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5-05

刘媛媛,王思冰,陈慧敏,庄园,陈俊旗

摘要:本文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面向全国各省市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学校认同感的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普遍不高,民办院校与公立院校的学生在校风、学风、校史、学校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和认同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院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得分均高于公立院校。学生的年级对于校风、学风、校史的评价有影响。本文分析影响学校认同感的因素,并着重从学校软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认同感;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79-03

一、背景和意义

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按理说,大学生与学校之间应该是一种非常和谐的依存关系,在校时学生以校为荣,毕业后学校则以学生为骄傲,而事实上大学生对自己母校的认同感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学校认同是大学生对其所处的社会群体——学校的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其所处的学校的接受与认可,以及对其群体身份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的认知,属于社会认同的范畴。强烈的认同感,对学生而言,能够激发其对学校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生更主动地适应和参与学校活动、自觉地维护和建设校园形象,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对高校而言,学生强烈的学校认同感是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学生正确价值取向,树立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以及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学校认同感的调查,描述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现状,分析影响认同感的因素,对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群体,样本规模158人,覆盖全国18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男性样本占48.1%,女性样本占51.9%。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样本分别占58.9%和41.1%。从年级分布上看,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分别占比为:3.2%、6.3%、31.6%、58.9%。

2.抽样方法。考虑到时间、人力、物力、经费及样本代表性的问题,这次调查采用的是判断抽样法,调查考虑到样本的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就读学校的投资渠道、办学水平等因素。从投资渠道上划分,公立院校占比53.2%,民办院校占比43%,合作办学院校占比1.8%。从学校的办学水平上看,985、211院校占比9%,省部重点建设院校占比19.4%,一般院校占比71.6%。从学校隶属关系上看,部属院校占比6.5%,省属院校占比93.5%。

3.调查工具。研究者设计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调查问卷》,除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外,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分为四个维度:学校的校风历史(5项)、专业建设水平(9项)、校园整体建设水平(15项)以及后勤保障水平(7项),共36项陈述。各维度得分分别由所属陈述得分加总而得,采用5点计分法,各项陈述按照非常不满意(非常不符合)到非常满意(非常符合)分别被赋予1-5的分值。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得分为四个维度得分的加权。得分越高,说明满意程度越高,对学校的认同感越高。

4.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发送问卷网络链接的方法,让被调查者自行填答,填答完成后网络自动形成反馈。回收问卷158份,有效回收率100%。建立SPSS数据文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方法说明变量分布特征,通过交互分类、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检验差异的显著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及认同感得分较低。如表1所示,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平均得分为100.08分,每一项陈述平均得分为2.78分,低于理论中值3分。在专业建设方面,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4.15分,每一项陈述平均得分为2.68分;在校风学风校史方面,满意度平均得分為12.03分,每一项陈述平均得分为2.406分;在校园整体建设水平方面,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3.58分,每一项陈述平均得分为2.91分;在后勤保障方面,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0.32分,每一项陈述平均得分为2.90分。从整体上看,大学生们对学校各方面建设的满意度均低于3分,对学校的认同感不高。

对36项具体陈述的分析结果显示,只有6项陈述平均得分超过3分,分别为校园网络覆盖(3.13)、校园娱乐设施(3.24)、体育馆(3.06)、礼堂(3.14)、校医院(3.16)以及公共浴室(3.13),大多集中在学校文体设施和后勤保障方面。其余30项陈述平均得分均低于3分,不满意项目的比例达到83.33%。

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和认同感有显著影响。

2.学校的投资渠道类型对满意度及认同感有显著影响。研究者分别考量了学校投资渠道、办学水平、隶属关系以及学生的性别、年级和户口所在地等因素对专业建设、校风学风校史、校园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及认同感得分的影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如表2所示,学校的隶属关系、学生的性别和户口所在地对于满意度及认同感没有影响,学校定位的办学水平对于学校的整体建设水平的F检验值处于临界水平;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对于校风学风和校史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学校的投资渠道对于校风学风校史、学校整体建设

3.民办院校在满意度及认同感的得分上均高于公立院校。按照投资渠道,将高校划分为公立院校、民办院校和合作办学院校,因为合作办学收集样本较少,研究者将着重比较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在专业建设、校风历史、整体建设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得分的差异。如表3所示,民办院校在满意度及认同感的得分上均高于公立院校。

4.民办院校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学生在满意度及认同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分别考量了办学水平、隶属关系以及学生的性别、年级和户口所在地等因素对公立院校学生的专业建设情况、校风学风校史、校园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及认同感得分的影响,发现这些变量对后者均没有影响。

研究者又考量了学生的性别、年级和户口所在地等因素对民办院校学生的专业建设情况、校风学风校史、校园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及认同感得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如表4所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学校整体建设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的满意度及认同感有显著差异,在对校园的整体建设水平、后勤保障水平的评价和认同感得分上,女生的评价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校风学风校史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户口所在地对各方面满意度及认同感没有影响。

5.四个维度与认同感得分高度相关。研究者分别对专业建设水平、校风学风校史、校园整体建设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的满意度得分与认同感得分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无论是民办院校还是公立院校,与认同感得分相关程度最高的都是校园整体建设水平,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民办院校的校风学风校史与认同感得分的相关系数只有0.35,与公立院校的0.705相差较远。

四、影响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因素分析

1.专业建设水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专业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实验实践条件、科研成果和就业前景的评价会影响学校认同感得分,呈现出正比关系。一些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学生学校认同感得分较高。原因在于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能够体现特色和优势,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较高;学校对重点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实验实践条件领先,学生培养质量过硬,毕业生就业较理想。

2.学校的口碑。调查显示,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园文化和是否有知名校友會影响学生的校园认同感得分。这种影响体现出年级的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们认为学校口碑对学校整体评价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3.校园整体建设水平。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硬件设施、网络覆盖、体育设施、娱乐设施、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满意程度会影响学校认同感得分,呈现出正比关系。学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也会影响学校认同感得分。

4.对于民办高校认同感得分高于公立院校的原因分析。本次调查得出民办高校的学生认同感高于公立大学的学生认同感,一方面可能是由学生不同的心理预期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民办院校自身具有的一些优势。第一,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更注重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更能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第二,民办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设置相关专业及课程,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五、对策建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

1.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一所大学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师资力量是关键,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水平。

专业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载体,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整合有力资源加强专业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办出专业特色来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专业培养方案一定要与市场需求接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明朗的就业前景。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大学形象核心品牌的主要体现。学校应该创新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信誉,深入开展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校热情。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给学生营造“家”的感觉,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把学校当成心灵的港湾,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一员。

参考文献:

[1]董淑琴,黄其松.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54-55.

[2]董朝宗.提高大学生校认同感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99-101.

[3]雷振.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归属感影响因素探究[J].学理论,2015,(26):128-129.

[4]张干群.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115-117.

[5]谢恋情.关于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6,(31).

[6]任艳萍.高校学生学校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原因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6,(1):49-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