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王连秋
摘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为此,高校应增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与政府、企业联合创建交流互动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250-0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向纵深改革指明了方向。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也无法满足当前及今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高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一、高校应增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就不可能自觉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在学校中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舆论引导非常重要。高校的舆论宣传应该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宣传、讲解、探讨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多做工作。高校组织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型社团,开展学术讲座、讨论沙龙、专题报告、政策咨询、社团活动等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置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和推进大学生從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和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另外,成功人士创业案例和经验的分享,也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帮助。当然,开展创新创业方面专门知识的培训也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非常重要的举措。
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国内大学生之所以创业意愿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普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各高校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各种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打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新育人模式应该涵盖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考核、实训实习、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其中,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1.构建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取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厚实的综合人文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知识、技术或技能为支撑,以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保障。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人文素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外文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团队建设,创办、管理企业知识与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建立必修课、选修课、知识讲座等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教师应该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每门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并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各门课程都要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为主,彻底变革“老师教、学生学”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支撑,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已有的知识成果,结合现实问题与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提升创业能力。
3.加大实践教学成果在课程考核中的分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每门课程都要探索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将实践活动成果也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赋予一定的学分,鼓励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创新创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校要探索校企合作或其他方式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或孵化器,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倡学生在实践基地自主学习和联系企业针对性研究学习,增强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
三、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创建互动交流平台,形成良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大环境、解决阻碍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难题、保障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四个层面,首先是政府与高校、产业界的合作关系,其次是高校内部不同机构、院系、课程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涉及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国际合作关系。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政府、高校和产业界各司其责,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力协作。
1.发挥政府作用是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在政府与高校、产业界的合作关系中,政府要发挥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既要进行顶层设计,引领高校与企业合作;又要协调各政府部门形成国家政策支撑体系,推动高校、学生、企业联手协作,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并大有用武之地的社会大环境,通过政策保障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融合的难题。
2.高校与产业界深入合作,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当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离开了与企业的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也是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产、学、研结合,国内外有以下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
模式一:高校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验或实训室,可以采取企业向学校赠送软件或硬件,学校用企业名称命名共建实验或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和创新创业模拟环境。
模式二:高校与企业联合搭建企业、教师科研项目沟通和互动平台,有效实现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高校鼓励教师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吸引学生参与研究,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模式三:深化校企融合,在企业设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实地考察或实习实训,增进对岗位工作的了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模式四: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企业投资和赞助,在学校成立创新实践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和学生,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模式五: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
3.高校各院系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各高校应重视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的建设,鼓励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成员可以跨專业、跨年级,这也有利于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创业团队建设有利于在学生中普及创新创业意识,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2]万玉凤.中英专家热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商业创业[N].中国教育报,2016-04-15(003版).
[3]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Study on the Effective Path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Lian-qiu
(Shandong Vocational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College,Weifang,Shandong 261061,China)
Abstract: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new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build a new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jointly create the interaction platform,to create a new business ecosystem,mak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bility promotio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