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梁雪莲 梁红 张雅君
摘要:针对目前生物技术专业招生与分配所面临的严峻局面,作者于2015年9月组织进行了广东地区生物技术行业调查,了解广东地区生物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和毕业生就业前景,为生科类专业学生教育改革指明方向,并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目的,提出增建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方向(如生物技术MBA),进行跨学科(生物科学和管理科学)和产学研联合培养是“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生物技术;行业调查;就业前景;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06-03
一、2015年广东省生物技术行业问卷调查
生物技术在制药、环保、食品、基因研究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们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发展迅速,中国的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了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企业对生物类人才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多。然而,生物技术类企业在近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数量多出很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目前生物技术类学生就业形式严峻,招生人数下降。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转行,而另一方面企业又找不到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了了解广东地区生物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毕业生就业前景,从而为我们生科类专业学生教育改革指明方向,2015年9月,学校组织生物技术2012级学生对广东省40家生物技术企业(如下表1)进行了采访和问卷调查。这些公司包括了广东全省90%的生物公司,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罗岗、清远等较大城市,还有更小的公司或者比较偏远如粤北地区的没有列入此次调查之列。对这些主要公司的调查能够反映目前广东生物行业的发展概况。
二、行业发展状况、面临问题和对毕业生的要求
(一)行业实际状况
省内的生物公司集中分为三大类:高科技生物技术类、医药器械和美容类、农副产品类(微生物和饲料添加剂)。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企业人数多为500人以内,也有为数不少的挂名生物技术的公司,实则是以销售生物类产品为主不做任何研发的销售公司。几家生物技术的实力公司主要集中在广州生物岛上。除了大型的生物公司外,像海王英特龙、凯新益、逗点、达科为等这些中小型、具有一定研发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的公司是现阶段生物技术产业人才聚集的地方。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点:(1)成立时间短,公司规模小,几乎90%的公司都是小于500人的,达安、菇木真、容大、凯新益是为数很少的几家大于500人的公司,其中达安是大于500人,其他大于1000人,而只有达安是高校校企上市公司。菇木真是农产品相关企业。另外,90%都是2000年到2010年间成立的公司,初步发展阶段。只有倍绣是1995年成立的,而达科是1999年成立的,倍绣是合资企业,而且是调查中人员唯一一家大于2000人的公司;(2)大部分企业属于私人或股份公司,其中股份公司多于私人公司,少数两家企业是外资或合资企业,都以自主研发和商品生产为主,进行商品生产的公司对员工学历专业要求不是很高,大专或本科均可;(3)强调实操能力.几乎所有企业都要求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为主要考察指标;(4)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的公司少.农业院校生物技术的学生比较对口的公司较少,包括海王英特、凯新益、逗点、达科等;(5)薪酬偏低.本科毕业生薪酬一般在3500元;(6)企业文化或公司理念缺失.仅有几家公司有鲜明的企业文化或明确的公司发展理念和未来五年目标,如科方公司强调归属感的人才理念,倍绣同时还注重员工管理能力。
(二)目前这些中小型生物公司面临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引导、规范和管理体系。整体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有组织的、系统的、分工明确的体系和发展战略,导致了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生物产品的重复研发。因此,应该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一系列技术任务小组、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小组等形式,具体负责项目的协助实施、监督和评估工作,规范商业化开发行为[3]。管理与销售是所有企业的命脉,目前,大部分生物技术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力量薄弱、规模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他们不缺乏技术研发人员,因为有本科、硕士或博士或留学人员源源不断的供应,而大部分公司都缺少具有生物技术基本知识的管理和营销人员,其中,发展比较好、已经有合适的营销网络的公司都比较强调管理能力,而刚刚起步、需要充足资金发展的公司则更需要销售能力的人才,毕竟销售才是硬道理。需要适应新技术新环境的改变。正如前面提到的,众多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压缩了公司的利润和发展空间。而在生物信息时代,新技术变化非常快,企业不能一直不变,因为环境在变,不能适应环境只会被淘汰。这就迫使企业必须要拓展发展方向,不仅要推动自身多元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要向更高的高度发展,只有引进人才,不段创新、生产出更适合客户的产品,才能在行业中有一席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靠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是靠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优势,创新技术较少,虽然我国长期以来重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投入大笔资金,但是并没有形成合力,形成规模[4],并没有将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科技,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稳定的地位[5,6]。
(三)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概括所有公司对本科生的要求可知,公司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具有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对相关专业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且热爱此方面的工作,同时也非常重视实习经历,并且具有良好的英语书面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能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的沟通,来适应现代生物技术这一国际化行业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沟通、交际能力,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此外,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再学习能力。只有员工具有这些能力,才可以和企业一起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和技术要求,可以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三、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实际差距及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以上公司的调查中发现,真正有实力的生物公司像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他们不招收本科生,主要侧重于研究生。针对其他一般公司招聘的技术人员,招聘要求也较高,一般都要求专业硕士以上,英语四级,能独立熟练使用相关仪器等。而对本科生招收最多的岗位是销售。一些相关的生物技术公司大多数以销售相关的生物产品为主营业务,真正以生物技术手段来检测开发产品的较少,因为开发产品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针对产品真正推出市场的流程比较烦琐,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导致了生物技术专业如今尴尬的就业局面,学生直接出去做销售,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地运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而真正对口的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工资也普遍较低,所以很多毕业生都没有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转向互联网之类的行业。针对以上行业需求的现实状况,生物技术的学生也有部分选择考研,在考研和就业的对比下,也多了许多考虑,生物类考研,细分如微生物、植物学、生物化学等的专业,但即使考研也是属于偏冷门的专业,较好的出路是能够在一些研究所留任或者资质较好的生物公司上班,机会还是有的。
(二)生物科学类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企业认为,学习成绩只是在校学习的表现,再好也是纸上谈兵。而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的技能学习和真正的工作操作也经常有很大的出入,不一定适用于企业。证书奖励虽然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但范围也比较宽泛,不一定在企业中能得到体现发挥。而实习经历则是学生真正深入到一家企业去学习操作的宝贵经验,可以让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比起在校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各类证书奖励,凯普公司更注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技术类岗位则更是要求员工具备技术操作的技能,而不只是具有销售或者管理技能。根据往年招聘的经历,凯普公司认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缺乏专业学习能力,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并不能真正地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各种原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力不从心,工作中经常遇到问题。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在大学期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体现在销售方面,时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而言语表达能力正是销售人员最需要的能力。因而其他能力尚且不谈,但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却是目前最急需提高的。这也清楚地让学生知道,未来生物技术产业对于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比较全面和严格的。总的来说,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生物技术类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生物技术类岗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扎实的。
2.增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方向。针对生物技术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总的来说,生物技术是标准的朝阳行业[5],有大力发展的前景,生物技术企业首先需要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而目前还更加需要市场拓展型的创业人才。应在现有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置生物技术MBA类专业,两专业将重点培养以精湛的生物技术能力为主从事技术操作类岗位的和以生物技术市场拓展能力为主从事生物技术创业、市场营销和管理岗位的人才。学生毕业时,生物技术是以科研论文形式,生物技术MBA是以创业计划形式完成毕业论文。以满足当前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他们也将是本世纪生物技术世纪生物类企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3.跨学科(生物科学和管理科学)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围绕确立的目标,重点突出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对接与交融,把学生大胆放出去,尽量接触社会企业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并实行产、学、研三方共管。重点研究建立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递进程序,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块。完善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致谢:感谢生技121、122班全体学生的参与。
参考文献:
[1]黄炳霖.当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2,(20):43.
[2]李学勇.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J].中国软科学,2003,(3):1-4.
[3]BIOONNEWS,中国与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比较[J].青海科技,2015,(08):92-93.
[4]丁陈君,陈云伟,陈方,郑颖,邓勇.中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研究[J].生物产业技术,2014,(06):70-76.
[5]李谷丰.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学论坛,2015,(19):338.
[6]陈文晖.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3(43):22-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