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路丽丽
摘要:跨校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基于目前高校跨校区学生培养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激发工科学生创新意识、深化教学改革、营造创新环境、创新培养体制等途径,发挥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力量,实现跨校区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科学生;跨校区;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15-02
创新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是提出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或者进一步完善、修正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也可以是发明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和工艺,提出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和观点等。总体而言,工科学生在学校期间创新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模仿进行借鉴、移植和改进。[1]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
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上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的拥有创新热情但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特点,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尤其是跨校区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尤为突出。
一、高校学生跨校区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短缺,因而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两校区(或多校区)的办学模式。目前国内跨校区办学管理的基本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纵向延伸为主的相对集中模式,二是以属地化管理为主的相对独立模式,三是混合管理模式——结合延伸管理和属地化管理。跨校区大学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包括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科研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对于学生而言,跨校区办学为广大学生营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台,并且保证了较高的教育质量。跨校区办学在促进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通力合作之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分校区,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和设备资源、管理服务和主要师资力量都在本部校区,造成跨校区地理位置分散影响师生交流,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等问题。高等学校不仅收获跨校区的办学成果,而且也遇到困扰,切实拉近校区关系,探索跨校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对于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本科学生一至三年级在兴隆山校区学习,本科四年级学生、研究生在千佛山校区学习。兴隆山校区远离市区,环境清新雅静,适宜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专心学习,积累关于基础学科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千佛山校区拥有主要的实验室以及各种机器设备,更适合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研究以及专业科技训练,目前兴隆山校区的实验室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通过总结学院的工作经验,探索工科学生跨校区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二、工科学生跨校区培养创新能力途径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提升工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自己主动性地学习、探索,爱迪生说过,“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创造”,因此要鼓励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对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主动学习的效果远大于被动学习,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研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材料学院积极发挥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在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的优势,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验项目,提升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潜能的同时给予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机会,促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跨校区办学为教学开展、师生互动带来一些难题,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高校教师应努力创新,采用学生能够较多参与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生个人的见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讨论的时候思维更加灵活,逻辑性和条理性更加清晰。学生在参与讨论教学中,不仅学会表达自我,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包括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其中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和生活,经过不断提升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过来有意识地去指导实践,在经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更好地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服务。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知,学会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工科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重点加强在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方面的评估。
(三)积极营造创新环境
工科学院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营造全员创新的环境。开展适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创新主题讲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座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认识专业,合理进行专业规划,高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学术前沿,保持与最新科技的接轨。学院通过开办科技创新讲座和班主任的科技创新论坛,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学院还通过在教学楼安放专业展板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发展概况、学院老师的科研成果等信息,方便其他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科研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学院各个专业也组织开展实验室参观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对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组织专业师生座谈会,回答学生们对各个专业的问题。
高校、学院积极开展多种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参与竞赛中提升创新意识。同时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对人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与科创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立项,敢想敢做、走向社会,比如专业型、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及就业型岗位体验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社会之中。
(四)创新学生培养机制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作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提供理性、直观的平台。学校方面,高校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企业方面,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跟随企业工程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并努力参与企業技术创新和新技能研发等工作。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企业生产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结构、智力结构、非智力结构的有效统一。[2]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合作培养。低年级学生可以走进企业,了解所学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改善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机制,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材料学院近些年一直努力推进并认真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跨校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首先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辅导员负责全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思想工作,着重于学生的安全、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班主任侧重班级日常活动和思想教育,通过班会、班级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导师更注重学生专业领域的探索,督促学生的业务学习,指导学生解决专业学科知识和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开展使学院逐步形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科研梯队或者科研后备力量,专业班配备本科生导师,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行为能力的加强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另外,班主任带领一些同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或者项目,学习之余走进实验室,并逐渐走向科研。学院不仅推行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同时注重了解学生的反馈并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学生对科研的看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基于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工科学生在开拓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学科认知、创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并根据调研结果设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不同的校区开展活动,为跨校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蔡惟铮,等.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关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2]王永利,等.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