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微课建设探讨

时间:2024-05-05

杨颖燕

摘要:“互联网+”是传统教育界面临的一次改革浪潮,“微课”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该教学资源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教学专家和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微课”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特征、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外部教学环境,提出“互联网+”下的会计专业微课建设思路,以促进会计专业微课建设后续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微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29-02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所有传统行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供学生观看。网络学习个性化程度非常高,传统的“课堂”概念发生了改变,不需要规定固定的上课下课时间,甚至不再需要过于拘泥于学科与专业知识体系结构,而让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个性化的、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所以,短小精悍的“微课”应运而生。

二、概念和特点分析

什么是微课?按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时间长度大概在10~20分钟左右。国内研究学者归纳,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总结来说,微课的概念小可指一个或几个教学视频,大可以是一个综合的“教学生态环境”。

如果把微课放到视频上理解,则具有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时间短、结构独立等特点,也就是说一个微课定位清晰,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哪一个知识重点和难点,主题明确。采用的形式可以是PPT录屏、3D动画、真人讲授或实地采访等,表现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不受特定的局限。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每一个微课都是独立的知识点,打破系统的学习和结构,形成单独个体,支撑个性化学习。如果把微课放到教学中,则具有自由化、个性化、碎片化等特点,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需求,打破传统学习结构,让单一固定的课堂学习泛化,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导”的转变。

三、会计专业微课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会计专业教师分析。相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而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较快地接受新兴事物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因为从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老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每年都要求有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和行业培训,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不断学习和升级的能力。笔者对高职院校100多位会计专业教师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有52.8%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乐意尝试创新,31.1%认为愿意在外因带动下创新,12.1%认为创新和改变的意识一般,4%的人认为自己不愿意创新和改变。这说明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经验,实现会计专业的创新性教学,这为高职会计专业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奠定了很好的前提基础。再加上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会计专业日常的实训平台是全计算机操作教学,老师们具有相当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这也为制作微课程教学资源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2.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在高等教育里面相对来说比较弱,有的学生在高考结束后会带有极强的自卑心理,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但据统计,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在网络环境下沟通和交流的能力。60%左右的学生认为网络给学习带来了更大的便利,遇到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想到借助网络来解决,具备较好的网络技术操作能力。70%左右的学生都具有在网络环境下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他们愿意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分享,遇到問题时能够想到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帮助。笔者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微课教学调查问卷中发现,53.7%的学生愿意尝试网络和视频进行更自由的学习,30.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5.5%的学生更愿意保持现状。调查说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胜任“互联网+”课程下的微课学习。

3.微课教学环境分析。微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已十分成熟,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正因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的微课制作与应用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为实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笔者调查发现,会计专业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100%的教师和70%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30%的学生表示,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脑,但智能手机也完全可以满足他们课外观看视频、学习微课的需求。这说明,会计专业微课建设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四、会计专业微课建设的思考

对于微课的实际运用,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自然教学生态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并使之持续发酵,最终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转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1.如何设计。狭义的微课概念是指一个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具备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易于学习等特点。广义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载体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行为。那么,基于微课专业建设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其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在建设微课前,首先要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定位,分析学情,拆解知识结构,对系统知识进行碎化和还原。罗列和筛选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重新调整和布局,形成清晰的课程教学思路。其次要充分考虑会计专业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素材的选择、技术的处理和语言的表达上,充分考虑如何才能更贴近年轻一代的学习特点与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认同度,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思维,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如何开展。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微课是為学生提供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课程里运用和体现这种优化的教学资源,是老师们迫切关心的问题。如果只是机械的把微课挪到传统课堂上播放,达不到微课建设的目的。更好的选择是将“微课”与“翻转课堂”进行结合。

3.如何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微课建设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从微课建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两方面进行思考。周丙峰等提出高校微课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文本、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风格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其中教学文本为核心和基础,占60%,评价标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信息量充分饱和、教学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文字表达口语化、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方法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占30%,教学风格占10%。会计专业的微课评价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的评价标准。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也应纳入课程评价当中,综合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主观学习感受等。

4.如何保障。会计专业的微课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后续长期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完善和巩固。这需要管理者首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制定微课建设的相关鼓励措施、政策,将微课的建设与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结合起来,可以与教师的各类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聘建立关联。其次要制定微课建设的课程标准,配合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了明确的课程标准才能理清思路和不断完善。应尽早出台微课的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和升级。然后要建设多元化的微课评价体系,搭建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平台。健全的评价体系是进行微课建设的重要保障,搭建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平台使教师可以不用在硬件技术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应用中,能使信息化教学起到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微课”作为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符合碎片化时代的学习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能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若要确保高职会计专业微课建设能够有效、快速的发展及运行,设计微课程教学模式极为关键。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效设计与开发,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完成“学习主导者”的转变。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后续政策保障。总之,微课专业建设需要秉持“专业化、课程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EB/OL].http://www.netofthings.cn/GuoNei/2015-07/5705.html,2015-07-09.

[2]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EB/OL].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175205,2015-4-17.

[3]胡铁生,黄明燕,李密.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217(4):36-37.

[4]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