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向琴
摘要:中职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生在学习心理适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能力偏低。本文首先分析了其学习心理适应能力偏低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评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53-02
一、评估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的意义
发展和适应是人生一个不合或缺的过程。心理适应指的是从环境的变化出发,个体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自身的心理状态与环境保持协调和一致,对于个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适应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来到学校以后,就意味着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因为学校是学生第一个能接触社会的场所,而中职学生在完成了中职学习之后,就彻底地进入了社会。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如果学生心理情况健康,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具体表现出学习态度良好、学习方法科学有效、学习目的明确以及学习比较自觉等,那么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也更加冷静和灵活。近年来,中职教育改革了招生制度,提高了生源生源,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难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一所中职院校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中职生学习适应性低的原因
(一)生源素质欠佳
通过对《中国教育报》上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2005年以及2006年的时候,中职学校实现了连续100万的扩招,而且很多中职院校还保持着持续升温的招生热潮。但是在这种火爆的招生局面背后也有一些隐患存在,一方面学校为了保证招生数量能够达标,往往忽视了生源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很多素质较高且学习较好的学生都不会报考中职院校,导致中职院校缺乏优秀的生源。中职院校招收到的学生往往都是成绩比较差、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很多学生甚至没有通过中考。生源质量的不达标不仅影响到了中职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工作,也是造成中职生学习适应性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课程和课时方面的设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是最大的。普通教育主要是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教育和学习;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需要从就业情况、市场需求等各方面進行考虑。所以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管是从教学的规律上还是课程的模式上,都与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出了以下情况,初中时候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打下良好而牢固的知识基础,考试的成绩自然也非常一般,报考职业院校就是不想再继续学习文化课程,而是想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但是中职院校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就业形势相适应,又可以通过普通的升学考试,因此在文化基础课方面增加了课时,提高了难度,许多学生因此产生了比较大的厌学情绪。而且,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时间相对被压缩了,影响了对专业的学习。
(三)学生自身的状态
中职生同样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比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控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的话,就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情绪波动,造成中职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偏低。
三、针对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问题做出的对策
(一)从社会情况以及就业需求的方面出发,对课程以及课时等的设施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设置课程和课时的时候需要注意,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计划与国家的相关规定相符合,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以及规范性;另一方面还要将全新的职业教育观体现出来,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社会的置业需求以及生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对专业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专业课程对基础文化课程的需求方面进行仔细分析,以此为依据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压缩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学习时间适度延长。中职生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在社会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储备也要足够充分,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要将培养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相关的专业学习方法、专业要求、职业要求等内容尽快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在新生时期就对职业、专业等各方面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学习要求。
(二)在学生学习方面也要进行科学的引导
首先要从专业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情况相适合的学习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步就是做好课后复习,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其次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接受、理解和掌握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能将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就可以更深刻、更灵活地认识到教师讲述的知识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是如果有错误产生,要善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用错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对于知识产生的错误理解的话,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降低学习效率,而且自我查误纠错的过程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克服身上的惰性。再次是对学习能力进行积极的锻炼。学生想要提高学习能力,需要对自身的学习特点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了解自身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地认识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避免出现妄自菲薄或者自以为是的问题;二是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与自己个性特征相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从生理方面来说,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生物钟,所以适合学习的时间段也具有差异,应该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来安排完成那些比较深的学习内容或者创造性比较强的脑力劳动。
(三)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
虽然中职院校没有什么升学压力的存在,但是大的社会环境下的应试教育,使考试不仅成为了学生的负担,也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能力的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例如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难、就业的压力等。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素质投入到学习中去。设置课程时要尽量在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中职生年龄尚幼,个性还没有完全定型其,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学校应该在这一时期让学生接受到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专业课程方面,应该将专业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尽早介绍给新生们,将其学习動机有效的激发出来。
(四)班集体需要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对中职生学习心理适应能力方面有影响的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班集体,它和中职生的人际适应有着重要的联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可以帮助中职生尽快建立起归属感,而归属感又决定了中职生的人际适应情况,只有保证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没有忧虑,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投入学习。在中职院校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处于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是管理和组织者,又是师生关系的承接者,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办集体活动,来为班级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保证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融洽,帮助新生解决遇到的人际适应问题。
(五)使家庭发挥积极的影响
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适应能力也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中职生进入学校之后虽然离开了家庭空间,但是家庭产生的影响依然是存在的。中职生可以通过先进的现代通讯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将家庭的心理支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中职生面对新环境产生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都会减轻不少。当中职生可以很好的适应学校这个环境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有更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那么学习心理适应问题也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奇,黄芳.第三只眼睛看中职学生——上海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06):55-59.
[2]张阿敏,徐大真.中职生问题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3,(01):67-72.
[3]张利.高职与中职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衔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94-96.
[4]梁晓燕,高志旭,高小丽,施露露.中职生父母心理控制、越轨同伴交往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1):83-88.
[5]张阿敏,徐大真.中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3,(04):51-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