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何秀林
摘要: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与特殊性的捕捉及大脑皮层反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做好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引导与培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而小学数学则是思维培养的主导课程与主要渠道,借助素质教育实现学生智力的开发,在提升其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思维能力源于兴趣的培养,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特长的培养,实现思维的活跃。因此兴趣与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学生新要素的发掘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好奇,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与见解,让学生在思维锻炼中保持好奇与热情,实现最原始学习动力的发掘与调动。从而唤醒他们的内在学习自觉性,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强化,这对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数学思维;兴趣培养;思维创新;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7-02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理应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中。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最好的启蒙教师,因此兴趣对于思维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保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激发学生大脑皮层带动其对新事物的好奇,提升思维活跃度。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是反映最生动的部分,并对数学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必须将思维能力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从心理层面满足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积极推进数学教学。因此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基础上重点就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在好奇上做文章,通过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上通过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提升兴趣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划分教学重难点,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在知识的生长点及转折点部分设置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开展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引入了高斯数学求解的小故事,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1到100求和的奥秘其实就是本节课讲解的重点,学生被故事吸引产生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得此次教学十分理想。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基于日常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好奇心作为切入点,在学生需要时进行点拨。教师必须要善于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来进行教学审视,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习惯等要素进行教学实践,找到他们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和主要的心理要素来进行兴趣培养,就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化个人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可以说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其“工具”的作用。从我们的数学学习经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各类难题几乎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决,这就在无形之中与生活架起了有效的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很抽象、很枯燥甚至很神秘,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的运用。例如人民币的讲解,可以让小学生跟着家长去超市购物,认识不同的钱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购物,简单付钱算钱,从而获取对人民币的感性具体认识,这样就调动起来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曾经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其实主要集中于手指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发现往往是通过实践动手做出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学实践,通过主动探索获取最终学习答案。例如在量身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厘米与米的长度概念区别,在走路时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千米的意义。在称量物体时我们可以了解千克与克的定义等,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思维,从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激活,这个时候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较强的发挥,以一个“实验者”的身份来进行学习,从而能够很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这对于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个学习过程也正是数学教学本质的重要体现,为学生今后发展和成长打下了重要基础。在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让学生爱思考、爱探究、爱动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与新想法,做好思维的创新。下面我们就如何进行思维的培养具体论述。
1.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的思维,真正成功的教育往往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基于每位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引导,因此他手下的学生虽然性格不同,但是都是教育成功的典范,这就在于其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奥秘。有的学生性格急躁,在教学引导时应该先制止后教育,避免因为其盲目而犯错。而对于性格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督促其做出决定,直接切入话题。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顺势引导其开展课外拓展,而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在掌握课堂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参与课外学习。只有针对性、具体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收获自我,快乐成长,才能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面对同一道数学题,采取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学生不理解题意,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或者诱导式进行教学,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对于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手势引导或者图文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小学生更喜欢接受生动直观的文图展示或者视频演示,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引导小学生观看丰富多彩的图文或者视频资料,让小学生在生动的故事讲解中了解课程知识,从而调动其课堂参与的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借助化繁为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轻松传达。在教学视频与图文资料的演示中,小学生可以激发思维,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相较于抽象的理论教学,这种直观展示在调动兴趣的基础上更能活跃思维,在课堂参与中让思维交流碰撞。同时也借助启发与发现法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思考的好习惯。
2.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学内容的课堂阐述与表达往往借助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越发精彩,教学内容越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准备与努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方面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才能做好对不同问题的解答。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透过表象看到背后的隐身含义,从繁复的内容中抽取真正适用于教学设计的部分,让小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也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处于热烈的气氛中,师生互动热烈,关系融洽,让思维在碰撞中激发出火花。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具有实践与拓展应用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案例与生活实际,实现课堂教学与日常实际的有效融合。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数学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从教学整体出发,立足小学生的素质提升与思维培养,在不同学科交叉影响中组织和部署教学。调查研究显示,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小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内在关联性,从而对知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学习渴望,而这种渴望意识则是思维锻炼与提升的前提与最佳途径。
3.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一题多题也可以实现兴趣的培养,奠定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通过一题多解,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他们的分析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从多个维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性。我们以具体的例子进行阐述。假设一辆汽车利用上午的三个小时完成了240千米的行程,下午再次行驶两个小时,那么这一天总共行驶了多长距离?一种思路是先计算出小汽车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然后算出下午行驶了多少千米,最后将上午行驶的路程与下午行驶的路程求和。具体计算方式为240÷3×2+240=400(千米)。第二种思路则较为简单,就是先求出汽车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然后乘以总行驶时间,具体计算方法为240÷3×(3+2)=400(千米)。其实除了上述两种思路还有一种解决思路更为简便,就是240×2-240÷3=400(千米)。其中,240×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240÷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样计算起来更为简便快捷。
其实上述阐述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思维是伴随着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兴趣是思维培养的关键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既定的关联性,相伴相生。这也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兴趣的培养,注重兴趣对思维培养的促进作用。如果说兴趣是思维发展的最佳平台,那么兴趣就是思维养成的基础与关键。兴趣往往是后天引导形成的,多数情况下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兴趣的关注,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的相关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