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纪良浩 李琳皓 段小林 刘群
摘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信息时代更加显得尤为必要。从优化课程体系、“关键点”课程的设置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以及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剖析。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类实验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表明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85-02
引言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者正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知识学习方式、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1,2]。我国教育的改革,己从上世纪80年代初能力的培养、90年代初素质的教育,发展到如今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已成为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一、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针对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的原因,探索与实践基于素质本位的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寻找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和保障体系,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结合改革的目标,需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及“关键点”课程定位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是对专业的直接界定,同时也是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外在体现。由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渗透,其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也逐渐日益庞大。“关键点”课程是指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能起到特别关键作用的课程。如何寻找“关键点”,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在重点课程和能力方面强化训练,严格把关,对整体专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课程体系中的“关键点”确定之后,为了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质量,须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予以完善。
2.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在专业素质教育中的渗透。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一种养成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环节体现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在专业素质教育中的渗透,进行长远的、全面的设计和规划。
二、改革的措施
针对上述改革的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与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对课程体系优化及“关键点”定位研究。课程体系是由分散在不同学期、完成不同培养任务的课程所构成的。构成课程的基本元素是知识点与技能点,其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期间,学生应学习的课程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在这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中,为每一个层次选取“关键点”课程。“关键点”课程的选取属于一个系统科学的范畴,须从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科优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等方面加以考虑。在具体操作时,可结合问卷调查、专家分析等方法,并辅以相关的分析方法对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课程的归属问题。
2.对“关键点”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关键点”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保障体系:
(1)“关键点”课程的教学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新型师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高质量的教学取决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关键点”课程的教学必须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抽调“精兵强将”,或通过引进的方式引入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高级人才,也可以将教师派送到各著名的企业去充电、培训,使教师队伍能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从而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质量。
(2)从制度上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首先,加大“关键点”课程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使其有足够的教学学时保障;其次,必须为“关键点”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配备、建立“关键点”课程开放性实验室等等。
(3)对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根据社会向高等教育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素质等做出客观的分析与价值判断。
三、实践与探索
以我校理工科学生进校的第一门实践课程——《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课》为例,简要说明在实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优化、考核方式改革以及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课》属于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关键点课程之一,其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创新能力。五年多来,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很有意义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在市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改革的内容具体如下所述:
1.改变传统“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基于开放实验室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集中布置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完成自主学习。开放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并安排有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值班,主要负责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答疑与指导。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归到了学习的主体,使教师转变为学习主体的帮助者与促进者,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锻炼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为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几年来,不断完善、丰富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有课程所要求学习的所有知识点(技能点)的文字介绍、视频操作录像等教学资料。
以下表1是近五年来,学生课程成绩的具体情况统计数据:
从上表的数据,不难看出课程总的教学效果正在逐年稳步提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分层分模块的教学体系与开放自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与当今主流的个性化学习理念相吻合,满足了90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机房承担课程安排的压力并实实在在将授课教师从繁重、重复率高的教学环节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关注课程建设。预约考试与机考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放在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而不是只追求一个最终的考试结果。
四、总结
针对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教学体系中“关键点”课程的设置、保障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以及素质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本校近五年来,针对《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课》的改革情况,简要论述了在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教学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