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李清富 马滢
摘要: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阐释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问题,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涵,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必要性,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等。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教学改革;科技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06-02
21世纪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和强调对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而且是要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据调查,很多在校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不会主动学习,不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灵活应用,缺乏发现有价值课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的毅力。很多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考各种证书上,只追求片面的考试成绩,不加选择和怀疑地接受知识,死记课本知识,忙于应付各种考试。究其原因,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动力、激情缺乏,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创新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2,3]。
2.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1)我国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校的创新氛围不浓,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引导明显不够。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多以书本为主,知识陈旧,不注重与边缘学科的交叉以及对学科前沿的介绍。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产生脱节,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和常规的教学管理之中,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较少,多以分散、临时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系统的、长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长效机制。(2)要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充分利用课内教学的实践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很少。有的学校教学实验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实践需要,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学生无法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及时应用和拓展,妨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4]。(3)高校没有建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单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传统考核机制,只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高校还缺乏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很多老师也是突击参与,缺乏经验,学生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中央教育方针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5]。(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须要把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5]。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习惯,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3)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那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的优秀人才。实践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具有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1)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性教学方法。当前很多大学生已经习惯直接听老师讲授课本知识,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创新思维。现代教育必须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实施“创新性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自主探索、自主思考,学会主动的探索知识,灵活的应用知识,并且学会用已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2)定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可以营造出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要善于发挥科技竞赛的激励作用,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7]。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高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服务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地开展。(3)加强校企合作,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社会。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推进社会进步,所以要保证科技创新项目能真正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创新团队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研发。所以应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一些高科技企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良好条件,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重点研究,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8]。(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对研究方向把握不准,对开发过程中所用技术不够了解,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会走很多弯路。所以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一定要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所以建立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在各个专业筛选一批优秀老师,进行专门培训,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还可以聘请各专业方向及技术前沿的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责任心强的专家、教授,对研究领域进行介绍,对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开括学生思路,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8]。(5)搭建各学科之间交流平台。不同学科的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而我国高校基本上都是分专业教学,学生的知识面都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如果能搭建起不同学科的交流平台,给学生创造扩展思路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利的。不同学科的交流,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学术讲座、报告会、科技创新成果展、科技创新创意征集等方式来实现。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之间组织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各个专业的应用特点,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科研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7]。
四、结语
随着21世纪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型高级人才,突出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的传授、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高等教育应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军,陈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8).
[2]曹一瑜,肖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8):221-223.
[3]谢俊荣.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158-159
[4]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1).
[5]杨震.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6]钟彦.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1,(1).
[7]隋莹莹,庄岚,代鹏.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消费电子,2012,(17).
[8]刘爽.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