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精神生产受到物质的“纠缠”

时间:2024-05-05

刘义胜

摘要:精神生产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意识必须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精神更是须臾也离不开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当然,随着物质的积累与丰富,精神生产日益有了摆脱物质制约的趋势,按照自身的逻辑加速分离与发展。但从整个物质生产的历史范畴看,精神生产永远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这一基础。

关键词:精神生产;摆脱;自身逻辑;物质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01-04

精神生产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不仅在于当今社会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在于精神活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存续的重要意义。从16~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最初争论精神之于社会财富的增长,过渡到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家抽象思辨地探讨理性与精神,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将精神生产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考察,直至今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超越传统的物质生产成为财富生成的主要形式,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与科技、文化及知识紧密相连的精神生产,俨然发展成当今世界的“显学”。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解决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争议,将劳动时间直接作为衡量劳动产品价值的大小,明确使用“精神生产”这一概念。“甚至精神生产的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想合理地行动,难道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吗?……”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他们也对精神生产的含义、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历史演变做了粗略的论述,但囿于时代的局限和写作意志的限制,他们并没有深入系统地论述精神生产的理论。不过从他们行文严谨的相关论述中,我们还是可以从丰富的语义信息中发掘出许多可供探讨的线索,如“‘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阐发精神生产受到物质制约的关系。

一、“‘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

在论述精神生产与物质的关系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两句话一直为人所乐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民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和“‘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他们在这里用了两个时间副词作为精神与物质关系的限定词:“最初”与“一开始”,强调精神并不是凭空而生的,精神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物质交往,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是“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始人是在交往中慢慢地产生意识,在没有产生意识之前,世界万物存在那里,与人类没有关系,所以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类在意识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更高一层次的精神活动。如果说日常意识是一个反应与接受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那么,精神则是一个加工与产出的过程,是人类反作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因而,在这里,两位伟大的导师没有使用“意识生产”,而是用了更准确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不仅来源于物质生活,而且要产出精神产品,一开始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媒介即语言来进行传递。看似空灵缥缈、高贵神秘的精神,如果不借助语言的外壳,就难以记载和传递,也不能被“意识”,也就等于不存在,所以精神一出现就被物质“纠缠”,可谓“很倒霉”。而且“我至少会遇到一种危险,即我思想中的物品永远不会变为现实中的物品,因而它就只能获得想象中的物品的价值,也就是想象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认为精神生产不能停留在观念想象之中,必须首先借助语言传递出来。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接着论述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就是说语言和意识紧密相连,难分彼此,意识只要表达出来就是语言,而且两者产生的原因也是一致的,即“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发生在“关系”之中,而且只有处在社会中的人才能意识到这种“关系”,构建这种“关系”的意识和语言,一刻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否则置于意识产生之上的精神生产就无从谈起,精神也无时不刻地不被人这个处在社会中的物质所制约,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这种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没有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简而言之,也就是精神生产一开始就不走运,和物质“纠缠”在一起。

二、精神生产有日益摆脱物质“纠缠”的趋势

思维逻辑严密、行文推论严谨是两位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留给后人的一贯印象。为什么一定要加入“最初”和“一开始”这两个时间限定副词呢?能不能去掉?如果不能去掉,那么接下来精神生产的发展又会如何呢?是不是仍然与物质交织在一起,受到物质的纠缠而“很倒霉”?两位导师并没有继续深入论述,即便在后来的著作中也少有涉及。从当今精神生产发展的现状看,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物质相对短缺,物质生产乃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精神生产的作用容易被忽视。但正是由于这两个时间限定副词的使用,使我们可以大致领悟他们并不认为精神总是永远“倒霉”的,而是有日益摆脱物质制约的发展趋势。“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精神的力量不仅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极大地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而且成就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马恩逝世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精神生产能够借助的媒介越来越多,如最初的留声机,后来的无线电传音、影碟、光盘、U盘等,尤其是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那么耗时费力,地球变成了精神空间中的一个小村庄,须臾联动万里,来往古今。人类的精神产品像井喷一样产生,新的知识累积越来越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科技日异月新,科技发明越来越快地推动着物质生产的丰富,向物质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精神生产使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使人的精神力量渗透到物质生产的每个环节,提高物质生产和社会治理的效能,以致人们并不太依赖物质基础,只需要坐在书斋、办公桌前摆弄笔杆、敲打键盘、遥控指挥,就能进行文艺创作、科技发明和企业管理或社会治理。更有甚者,无需多少的物质帮助,人们可以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纯理论推理,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中探求新知识,精神生产似乎完全脱离物质的制约,就像牛顿一样坐在苹果树下,想象万有引力。就像斯波拉斯空想“斯波拉斯色子”一样,无需实验的证明,就能知晓“上帝粒子”的存在,在“旅行者”号还远未到达银河系,就能遥想宇宙有多远、多大……迅猛产生的网络话语可以掀起巨大的社会舆论,甚至形成强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说,意识形态中高端的精神生产可以不再耗费有形的巨大的物质武器,就能掀翻一个国家的政权,改变一个社会发展的形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说精神生产越来越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创造自身的生产。看来精神就是这样越来越神奇,愈来愈摆脱物质的“纠缠”,不需什么物质力量的帮助也能存在与发展。尤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科学家群体大量涌现,使社会的发展更依赖他们的精神力量,即便是一片废墟的德国和日本,由于人才及教育的延续,战后也能迅速恢复,并且超越其他国家的发展。二是科技生产异常迅猛,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科技之于生产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三是精神生产主要是科技和文化的生产,已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外的高科技和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成为各国竞争的重心,形成依赖于人的精神的社会生产体系,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大有淹没传统产业的态势。四是表现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精神生产不仅能够增加社会财富,而且融合社会交往关系,如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重在构建人与人之间情感精神的关系及扭转过分重视物质利益的倾向,起到物质生产不能替代的作用。由此看来,精神已在越来越发达的人际交往中,能够越来越不依赖物质就能生产出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即精神生产越来越摆脱了物质的“纠缠”。endprint

三、精神生产按照自身内在的逻辑加速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精神生产表现出的三个特征越来越明显。

一是理论“创造”理论,而不是传统的物质奠定理论。理论按照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矛盾推演发展,增生出新的“纯理论”。在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发生之前,人类社会主要是出于解决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出于对物质财富的渴求,不断创新技术,使得科学技术在这种追求中突飞猛进,尤其是近代以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而物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各个生产领域内技术的进步相互激荡,又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如特斯拉交流电理论就是在爱迪生直流电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以来,科学研究就其总体而言,发展的直接动力已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物质生产实践经验,而是被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及内在矛盾的逻辑推动着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新知识、新学说和新理论,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人们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而是由理论体系内在矛盾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形式上看,它们往往表现为远离或超越现实,成为构成科学前沿的纯理论,如相对论、哥德巴赫猜想、宇宙爆炸理论、地壳运动板块模型等。逻辑推理证明是这些理论产生的主要手段,它克服和超越了现实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生产实践经验的局限和制约,表现出纯理论性而难以被实证,成为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重要手段。并且,随着人们认识范围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它日益摆脱现实的物质纠缠,最终成为远离现实世界的纯理论,从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由理论到理论的过程,即理论创造理论。这一趋势使物质生产沦落为一种重复性、周期性和机械性的物质活动,而精神生产则成了创新的代名词。

二是随着人类知识的激增,知识“产生”知识,知识的重组激发出大量的精神产品,诸多交叉学科的兴起拓展了精神生产的空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使人类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获得信息和拥有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起因。20世纪中晚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使信息数据得以大量储存和传递,各种经济活动可以转化成为信息数据,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在人们追求信息或数据的同时,催生出大量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各门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分化,在获取大量信息数据的同时,又不断促使其交叉、渗透、融合,从而使各门科学之间的间隙得以弥补,产生大量的数据。由于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单一学科的发展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各门科学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果说前两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各学科内部综合的话,那么新科技革命则是对各学科进行综合,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种学科间的分化组合产生出一个结果,即增生出来的知识呈几何级地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知识爆炸”。知识的直接来源不再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而是知识产生知识,精神生产表现出脱离物质“纠缠”的特征。

三是精神生产转化为物质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精神“生产”物质,虽然物质生产在一定意义上仍然制约着精神生产,但现实是精神生产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引导物质生产,实质上也就是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需要来自于人的精神,而不是物质。当今社会实践的认识论功能实现从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的转化。精神生产将物质生产推向纯粹意义上的重复性、周期性、机械化的物质产出活动。尤其是电子网络领域,新的精神生产能够立即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激发人们对物质的消费欲望,而物质消费很快地又推动着精神生产的产出。这种周期的迅速缩短,我们可以从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看出: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不足两年。此外,据美国国会有关报告统计,战后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到今天已有40%过时了,电子领域中已有50%过时了。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的30年中已进入第五代,而微型计算机诞生后几乎每隔两年甚至半年就换代一次。这种表象使人们有了一种印象,精神生产在“引导”甚至是在“驱赶”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物质,而不再是精神“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

四、精神生产日益摆脱物质“纠缠”,但未脱离物质基础

精神无形,但却是自然的产物,离开物质自然的自然界和人的自然界,精神无从依托。“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人类的原始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一体相存的,每一个人既是物质生产者,又是精神生产者。今天在我们看来极其平常的生产经验,是原始人耗费莫大精神的总结,并直接用于指导自己的生产活动,也就是精神生产统一在物质生产中。即便是原始社会初期,最简陋的石制工具也凝结了原始人巨大的精神劳动,于人类进化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当今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只是现代人习以为常将其忽视而已。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无需部族全体出外打猎或采集,其中会有一小部分人(如巫师)专门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精神生产从原来在物质生产中存在的潜在形式发展成为在物质生产之外存在的独立形式,这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意味着所谓的真正的精神生产开始出现。“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也就是说,精神生产可以脱离现实的物质制约而去构造某种不现实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又可以现实地表现出来。“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是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不管精神生产怎么发展,远离物质的制约,但永远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其一,精神生产受人脑这一物质的制约,头脑需要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才能不断创造。人脑的开发即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标志,精神生产永远也离不开人脑这一基本的物质。其二,精神生产要借助基本的媒介——语言符号。生产是社会性的,精神生产只要表现出来,就要依托语言符号,否则就是“想象中价值”。语言文字符号这一物质形式是精神交往不能不依赖的工具。其三,新知识产生与留存累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手段尤其是文字符号,否则就像远古时代的传说,极容易失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毁掉了不知多少精神产品,再也不能完全从文字符号形态恢复。其四,科学技术理论发展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要改变现实的物质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且,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得作用于物质力量。社会科学虽然表现得不像自然科学那么明显,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纯粹的社会科学理论最终还是要变成物质的力量,才能推进这个人类社会发展。其五,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把内在无形的精神化为外在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其六,精神生产的发展规律归根到底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在原始社会末期,精神生产的一部分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还有一部分与物质生产相“交织”,即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创造,这一点极容易被忽略但却意义重大。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开启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到今天,我党多次提出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即便是从物质生产分离出来的那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归根到底不能超出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人想象着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但只是到了一百多年前才发明了飞机,人类才能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因此,精神生产的发展规律归根到底仍然受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共产党宣言》中说得好: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

参考文献:

[1]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3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3.

[9]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1.

[11]引自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EB/OL].载中国经济网,2007-05-1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02.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1.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