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吴继金
摘要:毛泽东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重视学校教育,关注人才培养,提出了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是毛泽东关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毛泽东;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49-03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社会的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那里,有不同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要培养为其封建统治服务的人才,资产阶级教育是要培养维护资本家利益的人才,而无产阶级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政治上的要求,又要有专业知识上的水平。毛泽东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教育规律和我国社会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指导思想。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学校教育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列宁曾经说过:教育“脱离政治”,教育“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伪善的说法。①在阶级社会里,学校是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超阶级的、“脱离政治”的学校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不是为这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就是为那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正如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是为资产阶级服务一样,无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也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列宁说:资产阶级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思想。……我们的学校事业同样是为推翻资产阶级而斗争”。②在学校教育这个问题上,无产阶级不同于伪善的资产阶级,公开声明其具有的阶级属性,声明学校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服务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1949年9月29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新中国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服务”。③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④从毛泽东所提出的学校教育方针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言论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毛泽东看来,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德、智、体三方面缺一不可的,重视其中某一方面或忽视其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不完全的人,因而是不可取的。毛泽东在年轻时期就提出了办教育要坚持“三育并重”的思想。1916年12月,毛泽东在写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中表明了这一点,他说:今之教育学者以为可配德、智、体之三言。⑤毛泽东曾经说过:我觉得一个人应该能文能武,有道德,有学问,又有健强的体魄,才是完全的人。⑥知识教育当然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除此之外,还应该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早在1921年,他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就曾经指出,学生要有向上的思想,养成健全的人格,洗涤不良的习惯。到抗战时期的1939年6月,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除了德、智,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强健的体魄是保证其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毛泽东尤其强调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⑤1950年6月,毛泽东看到反映学生健康水平下降的材料后,两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两年后,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要求青年们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把身体好摆在其他“两好”的前面。毛泽东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讲要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造成的片面性,“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能够全面地发挥各方面的才能。⑦这也是列宁所说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①毛泽东所提出的德、智、体几方面都要得到发展的思想,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要是从属于智力和技能教育的范畴来谈“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而讲的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得到发展,扩大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应当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口号,较之毛泽东的“三育”提法,又赋予了更加详尽并体现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和合格人才培养模式。
2.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毛泽东提出“学校教育要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养有文化和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又红又专”在中国古代来说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任何教育都是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放在第一位的,任何教育科目都具有双重目的,即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外教育实践表明,学校教育都是将“德”摆在首位的,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对“德”的标准不一样而已。中国共产党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即“又红又专”。这一人才培养思想,毛泽东早在50年代就提出来了。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同年10月,毛泽东又指出:知识分子要同时是红的,又是专的。⑧第二年1月,毛泽东强调: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④毛泽东所说的“又红又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对“政治和业务”关系的一种形象说法。“红”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世界观问题,就是指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革命意志坚强,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改造自己旧的世界观,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专”就是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的本领与能力。这是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观。毛泽东指出: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④在学校教育上,毛泽东既重视学生思想上、政治上的成长和进步,也十分重视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来到武汉大学视察,在李达校长的陪同下,他详细了解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实验室和校办工厂,接见了一万多名师生员工。在校办工厂,毛泽东具体询问了每一个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当一个同学给毛泽东介绍活性氧化铝工厂时,他问道:“活性氧化铝是不是三氧化二铝?”“为什么要叫活性氧化铝?”在场的同学被问住了。这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象活性氧化铝这样的问题都答不出来,说明你们还没有学好,以后要好好学习,钻研知识”。⑨由此可见,毛泽东既重视学生的“红”,又重视学生的“专”。这就是说,只专不红不行,只红不专也不行。如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虽然有一定学问,但却不愿用来为国家服务,甚至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那就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极力避免的。反过来,虽然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但却缺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专业才能和本领,那也是必须避免和克服的。又红又专,才会愿意并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endprint
二、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但是怎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呢?毛泽东提出了如下思想。
1.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阶级社会,教育是具有阶级性的,是为政治服务的,任何脱离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观点。我国的学校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无产阶级的正确道路,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因素。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青年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④为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地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这是学校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和轨道前进的根本保证。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正式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指出: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受党委的领导;党委应该注重在学校师生中发展党和青年团的组织,③强调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
2.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全体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学校教育不仅只是知识的获得,更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毛泽东提出的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学校教育本身也要又红又专,既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毛泽东就对该校只重视书本知识教学而忽视体育教学的情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60年代中期,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毛泽东还曾提出“将全部课程减掉三分之一”的主张。这足以证明,毛泽东所提学校教育不是只重政治或只重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的,而是强调全面教育、全面提高学生一切素质的教育模式。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如何。对此,毛泽东提出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思想,并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毛泽东说:我们的教授、教员,都在教人民,教学生。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③这不仅是建设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正如邓小平所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⑨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知识的来源虽说不必都要直接经过实践,但毕竟不能缺少实践这一关。对于学生来说,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所学的是脱离实际的理论。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书本知识只有与社会知识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去检验书本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毛泽东十分强调学校教育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这个重要环节。1914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整理了课堂笔记《讲堂录》,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③他主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社会这部“无字之书”。他十分欣赏这样一句格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尤其重视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曾对孔子在学校教育中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提出批评,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社会实践。他根据历史事实和自己的体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⑧可是,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总之,毛泽东关于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其培养方法的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虽然时代和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我们仍然要继承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现代化教育事业服务。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在政治上要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在业务上要有过硬的知识和本领,要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技能。只有坚持毛泽东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第363-364页、第205页.
②《列宁全集》第28卷,第29页.
③郑永廷主编:《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263-264页、第125页、275页、第262页、第267-268页、第275页、第28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毛泽东蓍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第803页、第803页、第780页.
⑤《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页、第67页.
⑥《新体育》1958年第20期第2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2-22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89页、第1卷第165页.
⑨《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26-227页、第105页,人民出版社1983.
参考文献:
[1]韩颖.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04.
[2]贾明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行政效率提高的作用及策略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3]孟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D].开封:河南大学,2009.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