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工程教育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时间:2024-05-05

高志刚+王世盛+宋其玲+罗勇+孟庆伟+赵伟杰

摘要:在我国积极推行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以大连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依据认证标准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人才需求等内容,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此举,一方面有利于重新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使学科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台阶;另一方面,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为制药工程专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制药工程;培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76-0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回归工程”教育观逐渐影响国内教育[1],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程实践教育质量,建立与国际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教育部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该协议中规定:所有签约成员国均承认通过国际认证的专业,其对应本科毕业生均达到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具有实质等效性。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涵盖了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和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等内容[3,4]。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世界制药业的转移,医药生产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中生存,必须首先增强实力和创新能力,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医药企业技术革新、行业领先的关键[5]。

大连理工大学于2000年依托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和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制药工程专业。在十年多年的发展中,大连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制药产业过程中高级药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切实提高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本专业于2012年开始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用培养目标来衡量和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于2013年6月份通过专家现场考核。在认证过程中,本专业十分关注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制药工程培养目标,能够将工程认证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一、工程教育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

培养目标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具体化,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工程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内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内容及要求包括如下几点。

1.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内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二、培养目标制定依据

1.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首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能力”,需要培养大批掌握药品生产制药技术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熟悉国家药品相关政策法规的工程师技术人才。其次,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状况相适应,着力满足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2.本专业的学科支撑。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支撑学科是化学工程、化学和药学,具有鲜明的化学、化工特色,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和本学院创新药物研究平台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药物研究平台和产业化技术科研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和现代制剂技术等领域,研究方向包括: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手性药物合成方法学和工艺技术研究,经皮给药技术、功能型缓释控释材料和分子跨膜吸收机制等研究,新型生物载体、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造等研究。

3.本专业的性质与学校的定位。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延伸,既要体现专业特点,同时也应符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在2010年成立了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并将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纳入学校“985工程”重点建设,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经费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持。为适应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不断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逐步完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部分正逐渐成为制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由此可见,本专业的性质和定位完全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是学校学科和本科专业布局及今后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按认证标准中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成。

1.知识要求:掌握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品制造技术与工程设计的专业知识,掌握药物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生产装置与设备的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新药申报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能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并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药品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与人沟通能力;具有应用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endprint

3.素质要求: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良好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潜质,具备树立较强的药品质量、安全及环境意识。

四、培养目标的衡量与评估

本专业以学生必须具备的毕业要求为目标,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培养计划,精心设计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实施,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达成。这样每一项毕业要求被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及其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都围绕毕业要求而展开,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课外活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并成绩合格,以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为标志衡量培养目标的达成。良好的教学过程控制,得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种竞争优势。

1.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制药工程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新专业,本专业具备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良好环境,具有优势的学科支持、强势的科研实力后盾、产学研结合的良好氛围、优质的办学条件和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许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具有从事工程教育的优良条件。秉承“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办学理念,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本专业毕业生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严谨认真,态度端正,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本专业的毕业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五年之后都可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自身发展潜力巨大。

3.具备深造潜质,深受名校认可。本专业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继续深造的比例从2010至2012年平均在40%以上。国内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如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评价较高,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踏实、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境外高校也同样认同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近几年已经有多名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国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

五、结语

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制药工程作为新时期医药工业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医药工作领域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进行合理的理解和行动,它的核心是使知识、行动和学习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专业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使毕业生具有应用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领导力和创造力。在工程教育和满足社会需求背景下,契合本专业学科支撑,符合学校对本专业的定位的培养目标的确立,对于优秀的高级医药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全体药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玉萍,张喜艳,沈宏强,曹智.试论工程教育与实践课程[J].职业技术,2014,(8):58-59.

[2]宗士增.解析工程教育的目标与方法[J].中国高校科技,2012,(2):53-54.

[3]颜雪明,肖新明,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1):45-48.

[4]元英进,尤启东,于奕峰,蒋建兰,赵广荣,程卯生,姚日生.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药学教育,2006,22(1):15-17.

[5]邹祥,胡昌华,李逐波.基于CDIO历年的制药工程类专业工程素质培养体系建立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235-23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