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课堂图书馆的高职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5-05

摘要:为解决当前高职英语泛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课堂图书馆英语泛读教学实践,从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重新建构高职英语泛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泛读;课堂图书馆;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14-02

泛读是高职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英语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上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掌握基本语法、了解英美社会文化;技能上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同时,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与本门课程的重要作用相比,泛读目前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必须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1]。通过调查,高玉垒[2]提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高职泛读教学困境的出路。在课堂图书馆的实践教学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高职泛读教学模式。

一、课堂图书馆

课堂图书馆,简单地说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运用到高职英语泛读教学中,以便学生阅读[3]。在国外,课堂图书馆教学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非洲几个国家的中学英语教学,70年代在马来西亚半岛的寄宿制中学得到推广并取得显著效果[4]。在两次成功实施的基础上,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于1981年建立了“爱丁堡泛读项目”。经过30余年的发展,此项目于2011年关闭并移交给了“泛读基金会”(Extensive Reading Foundation)。泛读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的慈善机构,目的是建立泛读项目,支持并促进泛读教学的发展[5]。这些泛读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语言知识水平以及读物的难易度建立分级读物(graded readers),内容包括人物传奇、侦探、科幻、惊险等小说体裁和戏剧等各种非小说体裁。建立这些分级读物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为学生提供迎合他们兴趣的读物并一级一级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内学者马庆林等对课堂图书馆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3][4][6]。他所在的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高校建立了课堂图书馆,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调查表明44%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强的一项,98%的老师也赞同这一看法[7]。

二、泛读教学模式构建

在教育理论研究界a,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肖美艳[8]把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概括为四种代表性观点:方法论、过程论、结构论和经验论。然而,各派观点对教学模式的结构认识基本一致,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9]。基于课堂图书馆的高职泛读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理论基础。(1)语言学理论依据。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图式阅读理论为图书馆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3]。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体系主要是五个假设组成。其中,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认为只有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同时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上,习得才能产生。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有趣又相关、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而他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语言的习得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如动机、态度、兴趣等。课堂图书馆教学模式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阅读动机。图式本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范畴,由心理语言学家把它引入外语阅读研究中来。简单地说,图式就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信息等在大脑中的表征。大量的研究也表明,读者对某一方面的图式越丰富,阅读就会越容易;反之,阅读就会变得困难[3]。在这一理论下,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阅读者把新接触的信息与旧有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推理,从而促进信息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学习者感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读起来比较容易,而生物医药等接触较少的信息文本理解起来比较难的原因。(2)学习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应该是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加工信息,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10]。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理论也为图书馆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支持。自主学习,也称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提倡学生者的自主学习,有三个主要原因[11]: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学习者也接受终身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如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以及态度动机等;目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都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一理论下,学习者可以决定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学,什么地点学,学习的进度如何等。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又可以激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领域,只有面向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英语专业没有这种纲领性的指导文件。高职英语泛读课程教学目标采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的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和专业相关的行业知识;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语篇分析,通过归纳总结提取文章的主旨大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鼓励学生对所读文章提出问题、讨论并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略读、查读等技能技巧和预测文章大意等常用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为终身教育做好准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快乐,学会欣赏,领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乐读”。endprint

3.操作程序。在图书馆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泛读课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一本教材。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英文阅读资源相当丰富,如英文阅读网、英语小说网。同时,智能手机英文经典名著阅读App,报刊类《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App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料。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学生兴趣和语言水平提供活页阅读材料。

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泛读实践主要依靠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课堂操作程序主要有:(1)小组汇报: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课堂上每个小组汇报课下阅读内容,其他组就汇报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2)背景信息介绍:通过讨论、讲授等向学生介绍阅读文章的相关背景信息,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图式;(3)限时阅读:课堂上使用计时器,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并训练阅读技巧与策略;(4)欣赏阅读: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等,让学生“快乐阅读”。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实现条件。在该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但学生课外的阅读材料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学生必须具备网络阅读的条件,如网络、电脑等。同时,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5.教学评价。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自主学习在课堂图书馆教学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们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两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语言知识的获得、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阅读情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阅读量、课堂阅读汇报质量、提出并讨论问题参与度、建立学生阅读档案袋等形成性评价和课程考试等终结性评价。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课堂图书馆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实践也很少。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英语语言基础薄弱等问题给分级读物阅读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政府与学校应当在建设相对固定的高职英语分级上进行投入。另一方面,这一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郭莉.高职高专英语阅读微课教学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6-28.

[2]高玉垒.高职英语泛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学教学,2015,(1):123-125,147.

[3]马庆林,Celia Newberry.课堂图书馆——英语泛读教学新模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35-38.

[4]马庆林,谢立新,郭燕宁.课堂图书馆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J].法学教育研究,2010,(1):234-246.

[5]http://www.ijsk.org/uploads/3/1/1/7/3117743/11_modern_language.pdf.[2015-01-02].

[6]马庆林.建构主义理论下课堂图书馆泛读教学模式探究[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08,(0):194-199.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