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05

顾思琪+沈妍琼+李粉粉+张紫微+王红+汪春红

摘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本研究调查了武汉大学在校本科生创新性课题项目组成员,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总体效果较好,但仍有需要完善的方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仍需要在项目审查管理、指导老师作用、学生积极性、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80-02

2007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决定提供专项资金,资助全国100所重点大学中的15000名大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武汉大学作为首批入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的大学之一,在国家项目资金的扶持下,推行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的深入开展,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努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然而,尽管如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实际效果还是与预期目标产生了一定差距,而且在实施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缺陷,遇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武汉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创新性项目参与成员,拟了解本校学生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作用提供指导依据。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收集各个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以及指导老师的信息,按照学科特性分为六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领域)。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2.问卷调查。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完善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参与项目的原因、项目执行过程主要收获和问题、预期效果与实际成果的一致性、指导老师作用等方面。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现场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

二、结果

本次受访者429人,其中女性比例为56.9%,男性占43.1%,女性被访者比例略高于男性。调查对象中大三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7.7%;其次是大二和大四,分别是29.7%和10.7%;大五的学生最少,仅1.9%。

1.参加创新实验项目的初衷和所选项目与专业的关系。从表1数据可见,大多数的同学是怀着良好初衷、希望达到提升自己和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只有少部分成员参与项目是为了获取活动分,为以后工作、考研等增加筹码。没什么目的,只是看见同学参加就跟着参加了以及老师让参加的比例很小。这说明调查对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都是有自己的理由和目标的,同学们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想达到怎样的目标。

进一步分析所立项项目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显示:57.2%的学生所进行的项目是完全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36.7%的学生进行的项目部分属于专业领域,只有6.1%的学生选择的项目与专业完全无关。

2.项目进行过程中遇的问题和指导老师的作用。表2结果显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前5位问题分别是:资料查找不全面或不够专业;创新项目目标有违创新理念;项目的选题不恰当,仓促进行;仪器设备或技术无法跟进;项目实施时间太短。可见学生们对创新项目的选题的了解程度、对创新理念的理解存在较大问题。项目实施时间和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项目的进行。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如果指导老师全程参加并发挥很大作用,所指导项目59.1%都能很好完成并获得较好成果;反之项目完成较好情况仅为28.5%。可见指导老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项目完成效果,这可能与大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欠缺以及经验不足而需要指导有关。

3.创新项目结题时的完成成果与预期差距。调查对象认为项目完成成果超出了预期成果和完成成果十分好的比例分别是8.6%和39.3%。42.2%的同学认为项目完成成果一般,不及预期成果;7.0%的同学认为项目完成成果很不好,远远不及预期成果。为分析影响项目预期成果的因素,我们进一步分析了项目成员对研究的主动性与预期效果的完成情况的关系。结果见表3。从数据可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成员越积极主动的承担任务,达到的效果就越好;而项目成员越是被动消极,完成的效果就越不尽如人意。希望同学们在申请到项目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让创新项目的结果更符合预期,用自己对创新的热情积极地完成项目。

三、对策与建议

1.校方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宣传力度,并注重宣传该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等多方面的信息,减少盲从现象的发生;组成专家组对项目的立项、中期、结题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把关,保证课题的高质量产出。

2.指导老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适当引导、辅助学生,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建议指导教师和学生组织定期的交流研讨会[2],定期检查学生执行的情况并记入指导教师日志[3],让学生在实施项目中积极反思总结,提高科研能力。

3.校方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开放的实验平台。对部分需要购买昂贵材料和器具的实验性课题,校方应合理增加资金支持并对此类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防止项目因资金缺乏而成果缩水。学校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应向执行项目的学生开放,提供项目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做到保证使用、悉心指导。对于接收学生的实验室,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补贴[4]。

4.在立项之前深入思考和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考虑多方面综合因素,确保不会因为事先考虑不周而遇到不可解决的难题或是半途而废。鼓励学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并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都有较好推动作用的题目,有助于学生主动高效地完成课题。

5.项目进行过程中各个项目组人员应加强团结合作,切忌各行其是。

参考文献:

[1]赖晓晨,惠煌,夏锋,李丽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7-20.

[2]张玉平,官锋.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研究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1):97.

[3]刘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2014,(02):52-54.

[4]刁娟娟,孟磊,李新霞.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与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03):380-381+38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