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马士宾 张彩利 王清洲 孙建诚
摘要:未来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91-02
一、研究背景
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卓越工程师教育其主要目标是着眼未来、重科学基础教育和工程技术训练,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是国家成为工业与科技强国,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交通运输、化学和医疗卫生等众多广阔工业与工程领域保持极强的竞争力,进而向全世界输出高科技产品的需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在本质上属于高等工程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是因为他们通过在大学受到的与现代科技和经济实践直接而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工程教育,已经能够善于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结合起来,掌握和主导不同领域各种规模的复杂工程项目计划。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开展地方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必须与行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已经开设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重点院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而截止到2014年,该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仅有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长安大学3所学校。河北工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一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传统专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专业建设已相当完备,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该专业教学环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北工业大学该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独立进行探索,旨在完善地方大学院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的教学体系。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关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家“人才强国”的大局,在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的同时,国家各层次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教育,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精英人才。卓越工程师是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应该具备以下才能:(1)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2)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3)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4)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本专业设置完全符合我国“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立足地方,引领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应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出发,借鉴国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经验,结合本校教学师资特点及外聘企业导师实际教学能力,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研究,设计新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卓越工程师培养应着眼培养未来。当今世界,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技术革新更是突飞猛进。课程设置应考虑如何促进工科学生从单一学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方式的转变,尽量避免培养那种一旦他们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消失后,他们就成了没用了的人。
2.注重科学基础教育和工程技术训练。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方法论与具有较熟练的实践能力两者之间缺一不可。河北工业大学创办人周学熙在创校之初就提出“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的办学思想。本专业卓越工程师要能够在交通建设领域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科学研究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懂得“为什么”,还必须知道“怎样做”。在工程师的培养中既要重视科学理论学习,又要重视工程技术训练,以便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一般的方法论,又具有较熟练的实践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践既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又是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置,不只教给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且要求学生与项目联系起来,将实验室的动手学习和各种项目工作实践经验纳入到教育经验当中,用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分析和发展实际的技术知识或实际技能。
4.通过科研进行培养。教师提出的项目应该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或源于工程实际。通过科研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达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目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提供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理论,验正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培养了应用型人才。
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科研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做到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技术,而且可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而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组织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来实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为此,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归纳为表1。
卓越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同时注重专业基础教学与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和谐统一。卓越人才的培养应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思维方式培养、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训练等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应遵循着眼培养未来、注重科学基础教育和工程技术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通过科研进行培养等原则,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时提出了课程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家德.精英技术教育理念与法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118-123.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9-5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