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怀特海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之影响

时间:2024-05-05

王倩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怀特海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之影响

王倩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怀特海所阐发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又新颖,他的教育思想中最具活力和启发意义的是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对于当代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仍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本文从怀特海论教育目的、教育的节奏及课程设置三方面教育理念来探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怀特海;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课程设置

20世纪著名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探索和研究的项目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他丰富而富于创见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怀特海的教育思想

1.教育应该围绕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自由发展,教育只能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怀特海眼中的教育是用来教授人们如何运用知识以理解生活,而不是将纯粹的知识“填充”到人的大脑中。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被证明有生活的价值,同时也是实际中可以利用的知识。

2.教育的三节奏。怀特海提出的教育应有的节奏显现出对于学生心理的把握和对教育过程的思考。[2]这种节奏是由浪漫、精确和综合三个阶段构成,“这种节奏包含一种交织在一起的若干循环周期,而整个过程作为发展中的小旋涡,又受一个具有相同特点的更重要的循环周期的控制。”[3]浪漫阶段是在最初的12年,此阶段应重视儿童的自由天性,尽可能地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活力。精确阶段处于中等教育时期,主要任务为教授精确的原理以及概念,帮助学生建构复杂且科学的知识框架体系。综合运用阶段则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阶段,此时以研究性的学习为主。

3.教学科目设计安排。怀特海所阐述的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4]“每一门科学都以某一片段的论据为限,并根据这一片段所提出的概念来建立自己的理论。由于人类的能力有限,这样的做法是必要的”[5]。教给学生的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学生可以把学习教到的知识消化转为自己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新知识要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过程。”[6]所教科目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引起学习者的乐趣。同时使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通过接受、转化、综合、重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最终内在地生成个人的意义。[7]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从孔子到柏拉图,有一条规律一直出现在教育史中,那就是教育务必遵循学生的天性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8]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趣味、情感活动的关注,致使教育教学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脱离内心诉求,使他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欲望,其才会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利用活跃的思维对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有当个体主动积极内化、整合知识的时候,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会加深。

2.实用且有价值取向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杜威曾严厉批评说:“教育的最大毛病就是把学科知识看作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所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教会孩子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运行轨迹来识别方向。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电的威力,从而保护自己远离电的危险。总而言之要把科学知识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探索精神,也使知识学有所用。

可以根据学校的地方特色开设校本课程。以书本形式将文化呈现于课堂,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传承民间文化也有重要意义。例如陕北地区学校可以把安塞腰鼓、陕北剪纸、陕北说书等地方特色文化加入校本课程。

3.培养“智慧人”。“在学校教育的视界中,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9]这种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智慧启迪的错误认识,从而导致大量眼高手低和高分低能的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倡导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要使教育从这种变质、不合理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就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应转变为注重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综合转化知识的应用,从而使其基于喜好乐于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技巧,进而探寻知识的海洋,生成乐学、好学、会学的智慧人格。

4.教育的纪律。我们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对学生的放纵。“一种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而自由则应该因为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11]教育脱离不了纪律的约束,在自由学习前孩子应该在脑海中有纪律的约束,知道自由学习并不意味放纵,在规定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例如上课期间可以采取独自学习或者小组学习等不同方式进行探索,但是不能在学习时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对于纪律的要求需要把握好尺度,管得太严使学生丧失自由发挥的余地,管得太松让没有自觉性的学生偏离正常教学轨道误入歧途。教育的纪律应该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宽严并济,让学生在纪律的范围内自由发展。

[1]许锋华,岳伟.浪漫、精确与综合——怀特海教育节奏思想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5).

[2]张青琳.教育的唯一主题即生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解读[J].高校教育管理,2009,(05).

[3][4][8][11]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0,3,66,55.

[5]怀特海.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6.

[6]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3.

[7]《中学教育心理学》编写组.中学教育心理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75.

[9]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10]王洪席.怀特海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

{G40-01}

A

1674-9324(2014)35-0270-02

王倩(1990-),女,陕西西安人,现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