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5

牛晓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44)

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牛晓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44)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以来,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处于不同程度的“缺失”状态。本文阐述了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指出民办高校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扶”学生家庭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途径。

民办高校;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一、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终身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言谈举止、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直接的“显性”影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言谈举止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产生间接的“隐性”影响。但长期以来,高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单一的主流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没有加以重视。

2.民办高校家庭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是改进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民办高校发展较快,但不可否认,学生整体素质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究其原因,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面对民办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碰到一些棘手问题,如果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往往能找到“问题学生”的“软肋”,为民办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辟蹊径。

二、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及原因探析

1.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呈“两极分化”——或太严,严而无法;或太松,宽而无法。民办高校收费是公办高校的两到三倍,毋庸置疑,高收入家庭是民办高校的主要生源地。根据笔者曾经所在民办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家长从商,经营有自己的公司或工厂;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家长是政府或机关干部,有些还身居要职;百分之十的学生来自农村,但大多是苏南一些较富裕村镇,家境较殷实。由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在“富养”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陷入溺爱孩子的“沼泽”不能自拔,爱而无法。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自主能力愈发降低,容易产生被动、懒惰情绪或者逆反心理等,后遗症体现为:孩子进入大学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较差,对学校规章制度有抵触心理。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少,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欠缺,后遗症体现为:孩子进入大学后与家长沟通愈发减少。

2.民办高校学生家长普遍陷入“大学生教育完全在学校”的误区。作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者,笔者接触过很多家长。他们较一致的观点是:民办高校收费高,较普通高校更为“市场化”,更具服务意识,因此大学生的教育在学校。从学生入学伊始,好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可把孩子交给学校了。”这便意味着此后四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全方位问题,学校都要负责。事实确实如此,一些学生违纪,家长问责学校:我们孩子在学校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们学校没有尽到责任。面对以上情况的家长问责,校方只能表示委屈和无奈。很多家长的确没有意识到大学生的教育,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3.民办高校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现象。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拥有实用性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还依然延续之前的教育理念:成绩决定胜负。对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期望依然停留在学习成绩,对人格教育和情感方面过问较少。家长对孩子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比较关注,但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很少关注。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对父母的家庭教育不满意、不买账,认为和家长的沟通存在问题。当学生在校出现学习、违纪或心理问题后,通过和学生本人以及家长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问题学生”与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问题”症结基本都能追根溯源到家庭教育的缺失。

4.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家长素质不高,缺乏道德素养,不良言行误导了学生。与普通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家长与学校辅导员联系比较多,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爱而无法。比如安排宿舍,一些家长亲自出面找辅导员,希望挑选好房间好床位;宿舍发生矛盾后,学生自己还未找辅导员调解,家长先出面找辅导员,痛斥宿舍其他学生如何影响自己孩子,强烈要求调换宿舍,但是对自己孩子的问题丝毫不加反省;学生违纪受处分,一些家长找辅导员甚至领导,为自己孩子辩护说情,将责任归咎于学校,认为自己花了大价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发生问题自然是学校的问题和责任,根本没有对自身家庭教育的反省和思考。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在老师面前盛气凌人,扬言通过媒体曝光或诉诸司法为自家孩子讨回公道。家长的种种介入和武断行为导致当事学生有恃无恐,对学校纪律和准则没有应有的敬畏,甚至有“轻师”现象,笔者以前所在学院就发生过数起学生短信或当面言语威胁老师的事件,这些与家长不良因素的习染有重要关系。

三、“帮扶”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家庭背景,民办高校应转变观念,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家长优势,削减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合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民办高校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基础上,确立“大学生仍需要家庭教育”的观念。民办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终身影响。学校教育作为主体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作为“三位一体”中的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担负着学生教育的后勤保障和精神支持作用。民办高校要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和探讨学生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要把重视学生家庭教育作为常规工作之一,为家校互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方便家校联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更好结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民办高校通过正确引导学生,间接对家庭教育实行有效调控。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对家庭教育实行有效的调控,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1)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教育中,要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父母。比如民办高校学生家长中不乏创业成功的典型,辅导员可以邀请这些成功家长为学生做讲座,通过第二课堂形式,通过身边的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情商教育。(2)由于职业和人生经历的关系,一些家长自身会存在不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对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加以辩证认识,既要看到父母的长处,也要看到他们的短处,不能盲目信服和听从,要加以选择地接受父母的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主见和价值观,对于家长的异己见解或不良行为,有些需要尊重,有些需要逐步说服。(3)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和学校教育一致。尤其是在学生违纪受处分时,如果家长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冲突,利用家长和学校的矛盾掩盖自己的错误,最终达不到处分的教育意义。

3.民办高校要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大学教育是一种宽松的开放式教育,不可能关注每位学生的生活细节。很多家长认为把子女交给大学就万事大吉、彻底保险了,希望学校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还有很多家长“重智轻德”,只关心学生成绩。针对家长的这些思想误区,民办高校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大学生仍需要家庭教育”的观念,摒弃“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指导家长结合子女成长轨迹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既要重视子女的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子女的人格教育和情商教育,把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融合起来,提高子女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家长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尤其是家长在与学校老师和领导的交涉中,要本着平等和尊重的原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老师和学校的威信,避免当着学生的面指责学校和教师。

4.民办高校定期开设“公益性”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民办高校可尝试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辅导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期邀请部分学生家长来校。专家学者通过报告、授课、个别咨询的形式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学会如何和子女沟通,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育子方法。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家长来校做讲座,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他们的鲜活案例和有效方法对其他家长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5.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便家校互动,促进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目前民办高校与家长的电话、书信、手机短信联系较多,但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民办高校很多学生家长都具有上网的条件,辅导员可以通过QQ群或BBS论坛直接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很多不善言辞的家长或者很多不能当面表达的想法,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一般都能得到最好的表达。学生也可以通过论坛增加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减少误会,增进感情。因此,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网上交流作为和家长沟通交流的途径之一,这种方式更方便、更及时,能体现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与公办高校比,民办高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碰到的问题更多。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民办高校不应囿于学生个体寻求解决途径,应跳出个体这个“文本”,立足于“大教育”的视野,把加强学生家庭教育作为解决问题学生、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将家庭教育贯穿在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更好地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王冬岩.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析[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2]吉明明.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弱化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4).

[3]凤启龙,许苏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6).

G640

A

1674-9324(2014)35-0273-03

牛晓凤(1979-),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组织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和中国古代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