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张世祥
摘要: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就得要求教师的角色要改变,强调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师生换位,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思考、探究、交流,把“教”变成为学生“学”而服务,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迎难而上,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50-02
目前,无论是合作学习还是自主或探究学习,都强调老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原来课堂上由教师完成的任务现在由学生完成,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自然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就得要求教师的角色要改变,强调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为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几年来,我把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改变了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下面的一节课例即“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课改变了我的整体教学思路,给我的教学留下深刻反思。
课例:课前三分钟说话开始了,第六小组的组长李婷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昨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西瓜每斤价格是0.75元,苹果每斤2.50元,香蕉每斤2.80元……”(这时,李婷顺手把一些名称数据板演上去),像这样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无处不在,下面继续听我小组的张宇同学来介绍。
张宇:星期天,我去公园玩,发现了一组数学信息:
大马每分钟大约跑1.485千米;
免子每分钟大约跑1.25千米;
羚羊每分钟大约跑1.670千米;
非洲象每分钟大约跑0.4千米;
……
(这位同学边说边板演了各数据)
接着第三位同学汇报: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昨天体育课上,我小组同学的跳远成绩如下:
张宇1.56米
李婷1.48米
贾娜1.52米
……
主持人:同学们,刚才我们小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了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小数知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这时,我班喜欢挑战的同学郭晓瑞突然站了起来,问:我提一个问题,看一看你们“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组员的配合情况怎么样?请你们组中的王娜回答:“买一斤苹果和一斤香蕉一共要用多少元?怎么列式?怎么想?”
王娜:这简单,“2.50元+2.80元=5.30元”
(同学们都笑了,太简单了)
郭晓瑞说:“不行,还加几问,①每斤苹果比每斤香蕉便宜多少元?②买3斤香蕉,10斤西瓜一共用多少元?”这两个问题留给你们小组的组长来回答。
(第一问,组长李婷不加任何思考就说出了答案。第二问,李婷开始犹豫了……)
这时,他们小组的曹辰站起来说“我帮你”。3斤香蕉一共用多少元?列式:2.80元+2.80元+2.80元=8.40元
10斤西瓜用多少元?
列式:0.75元×10=7.50元
买3斤香蕉和10斤西瓜一共用多少元?
8.40+7.50=15.90元
(这时,同学们都感到惊讶……个个抢着提问题)
我见势顺水推舟:
好吧,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么高,今天,这节课,我辞职不干了,由李婷同学当一回老师,我当一次学生,咱们一起来上这节课,遇到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这时,同学们高兴地拍起了手)
这时,李婷羞答答地走上讲台,这时一个好挑逗的学生突然站起来问:“李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新知识呢?”
李婷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粉笔边说边板书“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
这时,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李婷的板书内容正是我这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接下来同学们根据这组同学搜集来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有的问题,学生能口答即口答,不能口答的,我就点拔着同学李婷,让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等同学们的问题解答的差不多时,我故意站出来提出几个问题,我说:
“李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小数加法和减法,可是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我想知道:第一,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吗?第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规定的呢?”
(这时,李婷不能很快地回答出结果)
我见势马上点拔,“老师,请把这两个问题留给大家,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这样,我们不仅能一起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比的形式,选出最佳学习小组。”李婷马上领悟了我的意思,说:“我同意你的建议,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同学们在我与李婷一真一假两位老师的鼓励下,立刻又来了精神,这时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时此刻,孩子们都精神集中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接下来,便是各小组争先恐后地来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
这节课,在小组长李婷的组织下、同学们积极的参与中轻松愉快地结束了,下课铃声响起了,孩子们还喊着嚷着让继续上下去,因为这样的课,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上的课。
通过以上这一课例的教学,我认为我们的教学不应围着自己的“教”转,应多为学生的“学”服务,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是充分利用生活的原型,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当老师”、“小组合作”去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火花随之迸发而出,让他们从自已的探究学习中获得乐趣,这样的课才是孩们真正乐于学习的课。
课后的启示:
1.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即“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方法。
3.要有效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做好准备,成立合作小组,合作成员一般应4~6人,优差搭配,一人任小组长,而且教师要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训练,长期培养,使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4.要留给“小组合作学习”独立的思考时间,不要走形式主义,力戒讨论的“假”与“浮”,使课堂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常清.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常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J].小学数学教师,2003,(6).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