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感恩自强观念;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等措施。对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2-03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为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
1.制度育人层面的缺失。在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很多高校多依据学生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同时为了尽快完成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所以在大一新生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班级和学院就必须上报贫困生名单,这就造成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会产生情况了解不全面,为了评定而评定。还有的班级评定会成了声泪俱下的哭诉会,部分学生形容自己的家事极其夸张,使广大同学感受不到资助制度的“暖心”。
2.获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里,家庭经济学生在面对着繁重学业、生活压力和就业竞争压力,在获取国家、社会及他的资助与关心下,应该要有感恩意识。而目前家庭经济困难这一群体的学生感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社会对自己帮助缺乏感恩。总认为国家、社会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对他人的帮助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对国家的助学贷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偿还。二是对教师的教诲缺乏感恩。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师长们对自己的辛勤付出视而不见,对教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三是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的心。有的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不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对自己的出身环境不满,将自己家庭经济的拮据归由于自己的父母没本事。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攀比心较强,高消费,买名牌衣服、手机、电脑及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不求上进。以上种种淡薄的感恩意识已经成为各高校德育工作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3.贫困学生诚信缺乏。高校大学贫困生诚信的缺失的主要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偿还上,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大概有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无论是那种助学贷款都是信用贷款,在校学生无需担保或抵押,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还款。目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贷款不守信用,缺乏偿还意识,特别是在毕业后,工作流动性比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岗位调整以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城市后,不主动和银行、学校联系,从而使银行损失巨大。为此,高校应以国家助学贷款为载体,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信自强的品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科学性。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以学生在校期间月平均消费和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档次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区域间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差异,所以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存在贫困生困难程度的差异。其次,贫困生评定程序缺乏公平性,而且评定操作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中家庭情况一般都是靠学生自我陈述,班级学生共同投票,进而导致班级拉票的现象严重;而且,贫困生证明材料由当地民政部门提供,有些民政部门工作的不负责任现象,加之学校每年按照40﹪左右的比例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导致学校无法核实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第三,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不足,提供虚假评审证明材料。一部分非贫困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时弄虚作假,凭借关系,开据虚假贫困生证明,从而达到获取资助的目的。而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无能力开具当地相关的贫困生证明,而丧失了减免学费或获取资助的机会。操作层面的空间为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认定了贫困生资格,后续就会有助学金等补助金额,也会使其他同学产生心理的不平衡。
2.资助体系分散。资助工作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管理。按国家政策规定,各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全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但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或者对资助工作仍缺乏有效管理缺乏优化组合,资助政策交叉重叠。目前资助体系中各项资助政策虽然都指向经济困难学生,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统一规划,使其在整个体系中应占的份额、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处的位置模糊不清,不同资助政策经常孤立地执行,这使现行政策交叉重叠和学生重复受助现象非常突出,资助不足或遗漏现象同时并存,致使资助的育人整合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
3.高校对贫困生助困教育针对性不强。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工程中更注重以经济资助工作为主,而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的关注比较少。在资助过程中,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大部分按部就班,每年都是按照国家的资助政策和高校的相关评定组织开展年度评定工作,下发通知,由班级所谓的民主评议推荐,报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报送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这一流程把学生资助作为一项普通的学生工作去完成,而对于学生的精神资助关注较少。平时在开展的感恩教育中,因为场地、经费等原因,开展的活动多以大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内容的针对性、新颖性缺乏。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因素。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家庭、高校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主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每年占全校总人数的40﹪左右,有的少数民族高校地区的比例更高,这么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在校生,由于来自贫穷地区,家庭条件不好,他们在普通的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存在自卑、自尊心不强的现象,他们不能摆脱目前家庭经济窘迫的现状,不能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反而把国家或社会资助给予的帮助看为是一种施舍。因此,他们不想与他人沟通,内心通常是敏感、脆弱的,面对巨大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就业压力时感到无能为力。
三、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思考
1.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内容,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任务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的新思路。学生资助工作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操,寓教于助。提高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各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建立和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以确保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的相对准确性。要于每学年初开展每年一度的认定工作,之后才开展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与评审工作。对不同系统在学校不同部门设立的奖、助学金,归口到一个部门(如学生助学管理中心或学生工作处)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申请和评审,这样既可避免资助工作的互相扯皮,又可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以及出现困难程度与资助额度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开发和建立操作性强的学生助学管理系统,此系统应包括网上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各项资助项目的申请、审核、审批、修改、数据统计和查询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获助条件对网上申请进行限制,从技术层面上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从而使助学工作更加准确、快捷、高效。
针对一年级新生对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受助机会比较低的情况,各高校可在新生中设立新生奖学金,给予高考成绩优秀的新生奖励,奖励金额可与学校的奖学金持平,亦可高于学校的奖学金;在助学金等级设立中,可向新生倾斜,同时在设立社会助学金时,可与捐赠方协商,设立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助学金,以弥补国家资助政策覆盖面的不足。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感恩自强观念。由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原属于“发放式”性质,资金少、获资助难度大,因而获助学生基本上是由教师指定的、认为是学业成绩最好或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主动申请资助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以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而在目前资助资金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要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建立对自我潜能的积极肯定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根据学校的资助政策,结合自己的困难程度、学业成绩和个人特点来自主选择符合自己的帮困助学措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促进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
4.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希望得到精神、心灵上的帮助。高校应以培育资助文化为抓手,以感恩、诚信、励志、社会责任感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扶助工作,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他助到自助的重要转变。
高校在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体现出资助育人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纲要中,要融入大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内容,比如校内文化宣传部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部门要统筹校内外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通过设立创业型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助学文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职业能力。在开展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本校特色的资助文化特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家庭困难学生的自立和自强。三是结合学生自身需求,开展学生资助文化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活动中,要结合家庭困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以受助对象为主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资助文化活动。比如通过举办“校园自强之星”和“勤工助学服务之星”评选以及“助学政策主题征文”等活动,提升在校受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真正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文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少玲.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25-26.
[2]李岩.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7,(1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西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优化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2012ZZ004)。
作者简介:农庆能(1979-),男,广西百色人,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助教,桂林理工大学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