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时间:2024-05-05

摘要:宿舍管理在大学新生适应新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宿舍管理中缺乏适应性教育的观念,宿舍管理重管理轻教育,未形成具体的适应性教育措施。在重视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同时,应当从健全设备、完善制度、注重寝室成员分配和组织开展寝室为单位的社团活动等方式实现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10-03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表现。[1]一桩桩高校宿舍血案敲响了高校宿舍管理的警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具体措施和相关研究中,已有研究更关注教学过程中以及社团活动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新生的重要活动空间——宿舍的管理中进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未受重视。本文从我国高校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出发,结合笔者在宿舍管理中的实务经验,研究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一、宿舍管理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地位

寝室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地位。我国大学生寝室几乎都是集体宿舍,学生共同生活在宿舍。在学习相对独立,生活相对分散自由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宿舍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宿舍进行的信息沟通、交流相对较多,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因此,有学者将寝室称为高校的“小社会”、“小家庭”和“第二课堂”。[2]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源地,其成长经历、经济状况以及个人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都有明显差异,这需要大学新生相互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并做出一定妥协和让步。可以说宿舍是大学生接触他人,建立同学人际关系,学会适应集体环境以及与他人沟通的场所。因此,宿舍生活对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以及心理适应性具有重大影响。

第一,有效的宿舍管理有助于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与家庭或者寄读学校封闭式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更加自由,学生自我控制的空间更大。在享受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监管的自由生活的同时,对于部分大学新生而言,也不得不面对凡事皆需亲力亲为的生活难题。对在“小皇帝”或“小公主”生活环境长大的大学新生而言,入校初期极易出现生活上的不适应现状。在宿舍生活中,表现为:有的学生的个人卫生条件差;有的学生在自由的生活方式下,饮食和作息没有规律,出现熬夜或者暴饮暴食等现象,生活上的缺点完全暴露;有的学生无法接受宿舍的“艰苦”条件;有的学生无法适应集体起居生活;有的学生难以适应与他人共用宿舍和其他生活设施。据统计,对于新的生活环境,30.2%的大学新生表示不适应。[3]

大学新生生活上的不适应对宿舍管理提出了要求。有效的宿舍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环境,适应集体生活,从而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第二,有效的宿舍管理有助于大学新生适应人际关系。远离父母,脱离原有的熟悉的人际交往圈,进入大学,大学新生急需建立新的人际社交圈。大学新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大学同学比高中同学更具个性。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跟其他同学建立人际关系,有很强的恋家情结;有的新生不善社会交往,难以跟陌生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类学生往往缺乏朋友,反过来加剧人际交往圈的建立。还有的学生孤立于各种交往圈子之外,很难融入他人的圈子中。有的新生沉溺网络而忽略人际交往,被同学边缘化,出现了定位的模糊和交往障碍。人际交往的不顺利或困难导致部分新生孤独感剧增,恋家情结增强,反过来催生新的不适应。总体而言,大学新生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定位的模糊和交际障碍。[4]根据王维杰博士对3874名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68%的大学新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5]在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中,宿舍同学的人际交往是重要内容。在笔者接受的本校大学新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交往是大学新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而寝室同学人际关系的交往问题在其间所占比例很大,与同宿舍同学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甚至出现宿舍里的伤害事件。

宿舍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场合。宿舍管理对于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适应性作用表现为,既能及时充分发现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宿舍管理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二、目前我国宿舍管理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归纳起来,目前我国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第一,宿舍管理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未受到重视。我国目前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方法单一、内容片面的问题。其中方法单一表现为:目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要由辅导员、以入学教育为主的专任适应性教育课程的课堂讲授为主,参观实践为辅,兼有少量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等教育形式。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鲜有将宿舍管理纳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提法和研究。根据笔者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收集,高校尽管重视大学新生的宿舍入住问题,在具体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并未将宿舍管理纳入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具体教育中,更无相关针对性措施和做法,相关探索和研究也较少。换言之,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仍然以传统的直接教育为主,未形成将宿舍管理纳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识和观念。

第二,宿舍管理重管理,轻教育,未形成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具体宿舍管理措施。对全日制大学生而言,入住集体宿舍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宿舍管理也是我国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宿舍管理未被纳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之中,因此,我国高校在宿舍管理中重管理——注重高校宿舍硬件设施的齐全和有效运行,关注宿舍管理的安全,却忽略了学生具体生活的适应性和和寝室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由于放松了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因此在具体的宿舍管理中,几乎没有有关宿舍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具体措施和管理方法。

三、宿舍管理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完善

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需要从观念到具体的措施进行全面构建完善。

第一,重视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完善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宿舍管理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关键在于深化高校以及具体宿舍管理部门的重要性意识。其次应当加强辅导员对于新生宿舍生活和人际关系管理的重视。高校应当认识到宿舍管理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中加以突出,并在不同部门之间积极进行宿舍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相关统筹和协调工作。具体宿舍管理部门在保证宿舍安全和硬件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应当注重收集大学新生有关宿舍生活的反馈信息,在及时解决的情况下为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性创造条件。宿舍管理部门应当通过规章制度的规定,将宿舍管理中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加以明确化和规范化,明确相关权责,规范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生活。

可以将宿舍范围内的适应性教育统称为大学新生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重在关注大学新生生活上的不适应问题,以及新生之间因为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引起的人际关系的适应性问题。宿舍文化建设要围绕着增强学生归属感,融洽同学关系,增进学生感情,增强同学之间的认同感和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宿舍文化建设主要通过行为的引导教育和组织活动来实现。

第二,完善宿舍管理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具体措施。增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宿舍管理应当从以下具体措施出发。

首先,应当保证宿舍中生活设施设备的齐全。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涉及学生生活的宿舍设备应当尽可能齐备,宿舍环境应当卫生温馨,尽可能增强学生对宿舍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宿舍管理应当宽严有度,引导学生宿舍的自我管理。我国高校宿舍管理相对外国大学生宿舍管理普遍严格,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对于学生长期严格管理的习惯做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资源的相对缺乏。然而,宿舍管理的严格程度与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并不必然呈正比。大学生尽管是受教育对象,但已普遍成人,存在生活习惯的差异,存在生活隐私和生活自主的要求,过于严格的宿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大学宿舍管理应当严格规范宿舍管理主体的行为,对于学生个人生活多引导,少强制。

对大学新生的引导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应当成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社团,降低宿舍管理的行政化。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社团对学生宿舍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宿舍中存在的问题,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宿舍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向高校相关部门反馈学生宿舍生活信息,实现学生与宿舍管理部门的沟通,维护学生宿舍生活的利益。

再次,注重宿舍成员的分配组合。宿舍成员的分配组合是影响宿舍生活的重要因素。根据学者的调查了解,同宿舍成员的生源和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6]在宿舍成员的分配和组合时,学校和辅导员应当尽可能考虑到上述因素,例如,应当将本地生源学生与外地生源学生进行搭配,本地生源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上给予外地生源学生许多经验和便利。城市生源学生和农村生源学生应当适当搭配,高校校区一般都在城市,而城市生源学生能够给农村生源学生提供更多的城市生活信息。在初步分配后,如果学生入学后,确实存在因为与同宿舍同学关系不和谐,有正当理由和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为其更换宿舍。

最后,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评比活动。宿舍评比活动可以是班级内的比赛,也可以是学院的活动,甚至也可以是全校的学生活动。宿舍评比活动可以通过宿舍的卫生条件、宿舍布局以及美化活动,或者以宿舍为单位的才艺表演、厨艺比赛,以外界条件促进同宿舍学生之间信息沟通和团结协作,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感。此外,许多高校都有宿舍长制度。在笔者看来,可以让同宿舍学生轮流担任宿舍长,既增加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自觉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心理。

参考文献:

[1]林细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乔林.以宿舍为载体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美国新生住宿学院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19.

[3]张文杰.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4):47.

[4]包生耿.困惑于引导——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57.

[5]王维杰.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06,(1):43.

[6]游薇,吕鹏.加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2):68.

基金项目:此文系“四川理工学院校级课题——《当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12FDY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春明(1981-),新疆奇台人,蒙古族,四川理工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