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学也疯狂

时间:2024-05-05

摘要:畏难、自卑、要面子等情绪阻碍了许多学生在数学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我们能否也在数学上“疯狂”一把,让学生学得“乐”,“乐”于学呢?首先应该使教学个性化,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尊重差异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发展中学习数学。其次兴趣是关键,从创设问题情境和建设“动”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合理的小组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能动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学习;教学个性化;学习兴趣;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0-02

要面子、自卑等不良性格和习惯导致了中国人在英语上的困境,疯狂英语提倡疯狂的说英语、疯狂看英语等,它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式的学英语的方法,并在许多人身上取得了成功。而在数学中,不也正是畏难、自卑、要面子等情绪阻碍了许多学生在数学道路上前进的步伐吗,我们能否也在数学上“疯狂”一把,让学生学得“乐”,“乐”于学呢?

一、教学个性化

最早的教学是一对一教学,所以能受教育的只是极少数权贵,后来才逐渐地变为班级教学,而正是有了班级教学,才大大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在这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班级教学一刀切的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因此,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

我认为个性化教学首先应该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除了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自感自悟”,还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读书、思考、研究、争论。教师除了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之外,还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做法、想法,消除学生自卑、要面子等的负面情绪。

其次要尊重差异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发展中学习数学。如必修4三角函数一章中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在各个象限中的符号,学生在得出结论后如何更好记忆的问题上给我提供了许多方法,比如有死记硬背的,有利用三角函数值与x、y之间的关系记忆等,我也提出了我喜欢的记忆法“一全二正三切四余”,我不强调统一的记法,而是指出在今后学习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日常多样化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是不同的,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并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思维方式,进而体现教学的个性化。

二、兴趣很重要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教育对象已经不是当年的学生了。以前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或教师传授,而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等高科技产品让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知识获取平台。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各种娱乐方式更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多样化的环境和广泛的兴趣让他们很容易出现喜新厌旧、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等问题。所以,倘若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而是沿袭传统,一上讲台只会照本宣科,那么随着课时的不断推移,课堂气氛会越来越沉闷,学生越学越没劲,教师则越教越吃力,恶性循环的结果必然是连学生的最后一点儿学习兴趣也被抹杀了,进而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强烈的厌学情绪。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全面更新,使教学方法紧贴学生生活、紧跟时代潮流,从而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我们要认真了解学生,仔细研究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手段,把单调乏味的课堂讲解和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由压力和害怕变为期待和热爱。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很容易对带有刺激性的问题产生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利用直观道具、学具、动画影像资料、图片等,还可以巧妙地利用语言、肢体艺术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算法概念”这一节,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我以一道脑筋急转弯——如何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作为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简单、生动地描述了算法的概念,然后用“狼羊菜过河”的小游戏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动”,激活学习兴趣。调查发现高中生上课睡觉的现象比初中和小学更严重,他们更羞涩,以沉默是金的原则应对教师。我认为要打破僵局,教师应让学生多动。课堂上,教师应基于教材,结合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听、看、思、问、记、练等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敢动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享受其过程。

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节中,对于椭圆定义可以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设问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圆的几何特征是什么?你能否可类似地提出一些轨迹命题作广泛的探索?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那么动点轨迹是什么呢?椭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让学生从思维上先“动”起来,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取一条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绘图”,使思维活动与动手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学习个性化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个人发展,也就没有创造性人才的出现。我认为个性化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为目的的学习。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构建和认知分享的观点,它能使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而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等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表现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习成绩的提高,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乐观态度的培养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小组合作较常见的组织形式是按座位组成小组,但是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使优秀生变成“主宰”,养成学困生的依赖性,难以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该有制定出针对性的不同要求,先让学生按照各自的能力、要求自主学习,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进行同等程度合作分组或者交叉合作分组,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构成的合作小组是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产生,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也没有固定的位置,按需组建,比较灵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能动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总之,只有我们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投入数学教学,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改革创新,我们就一定能让数学也“疯狂”起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由“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变为“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参考文献:

[1]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作者简介:施佳林(1982-),女,福建人,福州外国语学校中学二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