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吕敏
摘 要:尽管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形式多样,但对于大学来说,构建成功的国际合作关系实非易事,合作结果往往难以预料。国际合作是一个高度动态且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合作双方付出相当的努力。文章以美国本特立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为例,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成功因素,并阐述了国际合作项目中遇到的挑战和教训,最后对中美大学国际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成功因素
一、引言
尽管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形式多样,但对于大学来说,构建成功的国际合作关系实非易事,合作结果往往难以预料[1]。国际合作是一个高度动态且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合作双方付出相当的努力。国际合作的成果,从来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如果我们能够对机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都能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项目中,这些都有助于建立和维持双方的信任和兴趣,从而对建立真正的合作共同体起到关键作用。要使合作取得成功,合作双方的高层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有能力执行一项合作计划,他们必须能够理解复杂的社会、技术及经济问题,这些都决定了合作机构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汉斯·德威特(Hans de Wit)指出,高校之间在研究、教学,以及知识传递方面的跨国战略合作,将成为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动向。[2]
文章介绍的美国本特立大学(Bentley University)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共涉及美国和巴西两国四所大学,分别是美国本特立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USP)、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UFPR),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UTPA)。四所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得到美国和巴西两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提升基金”的资助。本文将着重讨论该项目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并总结促成此教育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美国本特立大学的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
(一)背景
本特立大学与圣保罗大学之间已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及合作研究。2007年,美国和巴西两国教育部推出“高等教育提升基金”项目资助,旨在通过课程提升,改进商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推动美巴两国学生的交流互换。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扩大交流范围,本特立大学携手其他三所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组成国际合作联合体,并顺利获得两国政府的资助。
“高等教育提升基金”旨在面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商科教育,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的长久而可持续的项目来加强和扩大已有的国际合作。该基金计划通过两国课堂学习、全球服务学习、跨文化商业知识,以及为解决现实中的商业问题所需的工具和技能,与正规课堂学习和教学方法相融合。有鉴于此,本特立大学领衔的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将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流动和社区融入两方面。
本特立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获得美巴两国教育部从2007年至2011年的资助。该联合体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联合体中的合作伙伴已经有着十年的合作历史。本特立大学和圣保罗大学在学校和学院层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学术合作、师生互访,以及联合开展研究项目。同样,本特立大学与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在合作研究及专业交流上也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两校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及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体系开展合作项目,包括学生出国学习、学分转换等。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三名圣保罗大学的博士生参加了本特立大学的访问学者项目(Visiting Fellows Program)。以上这些项目为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也有力地推动了联合体项目的执行。
(二)成果
1.学生流动
联合体中的各校在行政事务和服务工作上相互协调,如录取工作、学生服务、出差安排以及学分转换。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都得到资助以支付在外学习的费用。正如多尔(Doyle)等人调查所得,要招收学生参与国外学习项目,学校需要不断宣传,与学生交流信息并提供额外的资助[3]。对于联合体项目来说,虽然招生人数未达到原计划数量,但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现场支持及学生资助,合计共有35名学生参与该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一学期课程。5名美国学生被派往巴西参加一学期的课程。在这样的项目中,是否掌握葡萄牙语是关键因素[4]。在巴西的交换学校,学生要选修12~15学分的课程,课程全部用葡语讲授。尽管本特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每年开设“葡语入门I”和“葡语入门II”课程,但许多美国学生对学习葡语没有兴趣,对少数参加过葡语课程的学生来说,要学习用葡语讲授的专业课程,他们的语言程度又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参加一学期课程的学生人数要比预计少一些。不过与美国学生前往巴西合作院校学习的情况相比较,巴西学生选择美国合作院校学习的数量要更多,共有12名巴西学生选择本特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学习。
第二,国外实习。这是一个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为期一个月的实习项目,共3学分。在商务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参加葡语培训。该项目共有9名学生参与了实习课程,且实习相当成功。[5]
第三,两周全球商业教育。该项目为3学分课程,在去巴西合作学校前及学习期间,学生要学习葡语及巴西的商业与文化环境。来自本特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共计16名本科生和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参与此项目。在项目结束后针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所有学生都十分满意他们参加的项目,并表示在项目中学到了商业和文化知识。
2.课程开发
联合体项目新开发了四门课程,从而丰富了商业课程体系,推动了美巴两国之间的学生交流。这四门课程分别为《以科技为基础的商业环境中有效运作的当代做法》《如何提高非裔巴西孵化器的企业绩效》《国际商务的实习》和《在全球经济、文化与商业中的巴西》。四门课程都在本特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层面开课,每门课程3学分。选修这四门课的学生必须先参加葡语培训。
3.服务学习
作为巴西学术与文化体验的一部分,每个参加联合体项目的学生必须参加服务学习项目。作为合作机构的“非裔巴西孵化器”(Afro Brazilian Incubator),是一家位于里约热内卢的非营利组织,其成立主要是为了帮助在巴西的少数民族企业。学生通过不同的项目参与其中,最基本的活动包括参与孵化器的管理团队和客户会议,观摩孵化器的运作。当学生回到本特立大学后,他们把在孵化器的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孵化器作为学习案例,用于自身课堂展示和研究之中。
4.外展和项目宣传
为了推动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的学生交流和其他跨国商业教育机会发展,本特立大学和其他合作学校对该项目的特色和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学校网站以及学校刊物,如《本特立全球视野》《巴拉那联邦大学期刊》等,向学生及社团宣传各类学术项目及各类文化活动。参加过国外实习项目的学生须在本特立大学以正式报告形式分享经验,学生将访问过的中小型企业当作案例进行研究,并要求写出建议报告,以便与企业分享。项目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多样性及跨文化合作意识,在当代全球商业环境中,这些是企业管理者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而且,所有项目参与者,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一起参与项目宣传资料、海报及活动策划的所有工作。例如,本特立大学在全校范围开展了项目推介会,邀请巴西学生一起参加文化庆祝活动,还为圣保罗大学访学归来的研究生举办了招待会。此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项目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多了解在国外学校具体的学术活动,以及国外学习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6][7]
(三)挑战
1.学生流动
联合体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学生流动,尤其是挑选合格的美国学生前往巴西学习。关于学生流动问题,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挑战:一是在国外学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更令人望而生畏;二是由于语言障碍,一些学生担心在巴西学习会对平均绩点(GPA)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学生出国学习的机会很多,大部分会选择英文授课项目;四是一学期学习的费用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五是学生不愿意长时间远离自己经常居住生活的区域。[8]
这些无疑对国外学习项目在时间和内容的灵活度上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例如,一周到四周的短期项目,可以考虑添加一些额外获得学分的机会,如田野调查(可获得双倍学分)、课后作业、服务学习等,这样可以增加该项目的吸引力和可行性。此外,项目原本主要为本科生而设计,但最终发现对研究生更有吸引力,因为研究生通过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从项目中学到了更多。研究生也更有可能与授课教师一起参与学术活动。在巴西参加项目的研究生对项目给予了一致好评,他们高度肯定了经验式学习和独特文化体验的价值。他们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接收学校提供的实习和田野调查。
2.四方合作模式
尽管联合体项目存在许多优势,但与双方合作模式相比,四方模式的行政程序更为复杂,灵活性不足。从中得到的经验是,在项目开始之初,应该制定行政程序和执行条例,以便为各合作学校在学生交换与合作方面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对于各方来说,又能确保透明度,以保证合作活动形成合力。
3.葡语掌握程度
对葡语的高要求自然对选拔足够数量的学生形成巨大的障碍。在联合体项目中,两大因素缓解了语言障碍问题:一是许多巴西合作机构有不少工作人员会说英语;二是学生在葡语环境中更为自然地学习交流语言,学习效果更佳。在巴西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课程都用葡语讲授,这无疑提出了许多挑战。要听懂课堂内容并参与课堂讨论需要对语言进行大量的训练,而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这么做。对于后续项目来说,如果合作院校的课程能用美国学生更易接受的英语或者西班牙语来讲授,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成功因素
联合体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美国学生理解巴西的商业和文化环境。各方项目管理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智慧,并唤醒他们的冒险意识。通过加强学术获益,减少焦虑及降低学习成本,项目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前往巴西学习。联合体项目的经验表明,包含文化因素的短期项目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更愿意探究异域文化。美国学生认为,巴西开放包容的文化,再加上其快速增长的经济状况,使得该国成为一个吸引人的留学目的国。在项目的评估中得知,所有首次参加巴西项目的学生都表达了再次前往巴西的意愿,有些学生甚至希望寻求在巴西工作的机会。以下列出联合体项目中凸显的一些成功因素。
第一,注重学分以外的获益。对于每所合作学校来说,管理人员和教师所开发的项目,除了让学生获得学分以外,还应该获得其他更多的收益。例如,感受文化多样性以及近距离接触跨国企业的运作模式,这对于在当代全球商业环境中能获得成功至关重要。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站,制定宣传册并举行信息发布会等。
第二,运用短期项目吸引学生。美国学生对一学期的交流学习兴趣不大,因此需要利用美国大学假期开发一些短期项目,包括短期集中授课、田野调查、实习、社区和企业外展。合作形式包括讨论会、工作坊、与非学术单位的合作游学。合作对象包括当地企业、商会及社区组织等。
第三,为学生提供资助。许多有兴趣参加国外学习项目的学生无法负担所有的费用[9]。然而,通过多方努力,有些学生的费用是可以得到减免的。在联合体项目中,本特立大学借助巴西合作学校为学生减免了许多学习、生活的费用,如巴方学校安排文化考察、企业参观、访问学术单位、开设课程与讨论会,并安排住宿等。合作各方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需要为此付出额外的努力,学校也必须对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持。
第四,提供语言培训。对于那些与巴西合作的大学来说,支持和举行常规葡语培训是学校一项很重要的工作[10]。在如今大学财政状况日益紧缩的背景下,对葡语培训的资助是不容乐观的。要长期持续资助语言培训,往往需要借助于外部组织与机构(如“高等教育提升基金”)。许多国家,如法国,会要求巴西合作院校开设英文授课课程。很明显,学习葡语的挑战和困难是巨大的。也许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短期项目近距离接触巴西商业和文化,他们自己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葡语,如参加语言培训机构等。
(五)可持续性
通过“高等教育提升基金”资助的联合体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原有合作院校项目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深,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学生交流规模得到扩大,课程得以提升,语言和文化知识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项目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第一,服务学习。本特立大学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服务学习。本特立大学的服务学习中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和自省的方式训练学生,以期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负责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未来领袖。通过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共同学习者、共同教育者及共同促进者,服务学生中心努力发展成为一个培养既博学又博爱的专业人士的摇篮,让大家积极努力关注和解决所在社区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成功的服务学习应使学生在课程和服务为基础的教育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最终成为民众领袖和变革的倡导者。对于联合体项目来说,巴西项目的服务学习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和提升,需要加强巴西和美国两地的服务学习质量,增加服务学习机会。美国学生在巴西“非裔巴西孵化器”的项目就是将服务学习融入专业学习的成功案例。
第二,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为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联合体项目中有必要很好地融入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本特立大学和圣保罗大学都开设该项目,该项目可以让来自巴西的学生与本特立大学的学生一起访问美国企业,共同参与商业讨论。联合体项目下一步的计划包括邀请巴西中小型企业一起加入到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之中。
第三,外展。联合体项目将扩大联合研究项目,参加各项会议和讨论。本特立大学及其合作伙伴将继续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开展共同研究。通过报告、期刊、学校及专业组织讨论会、国际会议等,发布项目信息。此外,加强本特立大学与“非裔巴西孵化器”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对中美大学国际合作的启示
本特立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主要涵盖三大合作领域:学生交流、课程改进及研究。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学生对葡语的掌握不够熟练,从而影响他们在巴西合作学校课堂学习的表现。为此,联合体项目针对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开设了许多短期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既学到了巴西的商业与文化知识,感受了服务学习,又在葡语水平上有所进步。学生对项目高度认可,一致认为在项目中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学到了许多商业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表示今后将会重返巴西寻求工作机会。在四所大学中有效开展项目绝非易事。克服了项目运作初期的困难后,联合体项目在学生流动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四年的项目运作,管理团队和教师对跨国联合项目涉及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学到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专业学院参与度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如何让专业学院和教师清楚地了解项目带来的学术及经济利益十分重要。
2015年9月22日,***主席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并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演讲。他提出,未来三年,中美两国将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对中国大学的教育国际化事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同时也对目前中美大学的合作现状提出了挑战。在国际教育领域中,无论从合作的数量、类型以及潜在合作选择的范围来看,与美国大学的合作总令人感到压力巨大、信心不足。鉴于美国本特利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体项目的经验与教训,本文对中美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大国际课程的开发力度,多开设适合美国学生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授课专业与课程群,同时对中国学生加强英语培训,为出国交流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第二,寻求中美两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并通过合理利用合作学校资源,降低交换学生的费用成本;第三,注重一周至四周短期项目的开发,内容涵盖集中授课、文化体验、国外实习、体验学习及社区服务等,更好地将专业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第四,在学校层面的牵头引导下,发挥专业学院管理层及教师的积极性,为中美大学双方共同研究及课程开发等搭建良好平台;第五,加强对研究生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发力度,在开发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项目时注重项目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中国的大学必须着眼国际,在这个既充满竞争又有着相互合作机会的世界舞台上,不断提高生存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国际教育合作。在与美国大学的国际合作中,一旦我们确定合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合作学校、合作形式,需要不断评估合作关系、深化合作项目,不断付出努力以战胜潜在的挑战,减少影响合作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各级管理层必须付出相当的时间与资源以建立与维护合作关系,构建合作程序以培育国际化文化意识与氛围,创建责任措施以保证合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只有合作各方致力于长期联盟、有效沟通以及建立信任,合作成果才会真正从理想转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1]Altbach, P. G., & Knight,J. The International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otivations and Realiti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7(11):290-305.
[2]de Wit.H.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and Europe: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2.
[3][8]Doyle,S.,Gendall,P.,Meyer,L.,Hoek,J.,Tait,C.,McKenzie,L.,&Loorparg,A.An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tudy Abroad[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0(14): 471-490.
[4][10]Zhang, Y., & Mi, Y.Another Look at the Language Diffucult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0(14): 371-388.
[5]Walsh,K.Afro-Brazilian Business Incubator: Students Offer Small-business Consulting Overseas[J]. Bentley Global Perspectives, 2011(3): 24-26.
[6]Dwyer, M., & Peters, C..The Benefits of Study Abroad[J]. Transitons Abroad Magazine, 2004, 37(5): 56-60.
[7]Ingraham,E.,&Peterson,D.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tudy abroad on student learning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J]. Frontiers: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 2004(10):83-100.
[9]Asgary, N., & Foster, P. Bentley-Brazil partnership flourishes[J].Bentley Global Perspectives, 2008(2): 5-6.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李广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