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编者按:***主席指出,各行各业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必然需要数以亿计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作为国家战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又松大学是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希杰集团作为韩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化生活文化企业积极开展跨国性的校企合作,两者为我国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提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典型案例。
摘 要:又松大学自建校以来,秉承特色化、国际化、实用化的人才培养方针,采取不拘一格而又富有弹性的教学模式,曾多次被韩国教育部评为“教育改革优秀大学”,并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高就业率,连续两年荣获韩国“十大青年梦想最优秀大学”的殊荣。本刊就又松大学的成立和发展,如何实现学校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如何进行汉语推广等问题对学校副校长兼孔子学院院长甘瑞瑗进行了专访。甘瑞瑗女士表示,又松大学的创始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与中国的合作深入密切;又松大学的特色在于以培养高端职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设置,从教职员工构成、学生国际流动、国外高校合作三方面着手发展国际化,利用校园本身资源以及积极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关键词:又松大学;特色化;国际化;实用化;汉语教学
一、延续中国情缘:塑造“松”的品格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请您谈谈又松大学的诞生和成长,尤其是她在您眼中的独特之处。
甘瑞瑗:又松大学位于韩国第二大行政首都、素有“韩国硅谷”之称的大田广域市。市北部的大德研究园区内有约70家研究所和近800家高科技企业。这里不但是韩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还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构,同时也是韩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从大田市到首尔,乘坐列车仅需50分钟。我很喜欢大田市,这是一座以教育和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城市。韩国政府一直计划迁都到世宗市,它距离大田市也不过30分钟车程。
又松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54年的又松学园,其创始人是韩国抗日英雄、大田市的第一任民选市长——金正雨博士。金先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由于战争,他的中学时期在中国的东北度过,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回到韩国。回国后,他就开始思索,为何日本这么小的国家可以对韩国以及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发动侵略战争?为了解日本强盛的原因,他毅然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求学之路,进入早稻田大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金先生学成归国后,在韩国创立了东亚文具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从那之后,他开始思索,韩国应如何发展。他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救国必须要从教育做起”。日本的求学经历让他明白,韩国需要的是能对社会发展起到直接作用的实用型人才,而这也成为又松大学的办学理念,即“培养服务社会的实用型人才”。我校的人才培养方针是特色化、国际化和实用化。我认为,这就是又松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之处。
“又松”这两个字颇有来历。“又”在韩文里是“多”的意思;“松”指的是松树,是我们的校树。金先生在东北生活时,很喜欢那里的松树,欣赏松树坚韧不拔的性格,希望又松大学也能像松树一样,生机勃勃,万年长青,不断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又松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棵白松,是跟着学校一起成长起来的,已经有60余岁的树龄了。松树在韩文里读成“Sol”,学校的很多学院或专业的名称都是以“Sol”开头的,如SolBridge国际商学院。
记得曾经有中国客人来又松大学访问,金先生驼着背、拄着拐杖,不顾90多岁的高龄,一定要亲自接待来自中国的客人,还时不时用浓郁的东北腔说几句中文问候客人。他的中国情对又松大学以及我本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又松大学非常重视与中国方面的合作,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国际交流工作很有意义。
二、 人才培养之特色化:培育高端职业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又松大学拥有极具特色的学科体系,许多专业都富有很大的社会应用价值,请您谈谈又松大学是如何做到“特色化”的?
甘瑞瑗:又松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类似于中国的民办大学。在中国,一提起民办大学,人们总觉得那是定位不高或质量不太好的学校,而在韩国并不是这样。事实上,韩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以私立大学为主,公立大学为辅。在韩国的177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公立大学仅有26所。
又松大学的特色化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秉着“培养服务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又松大学成立了铁道物流学院、SolBridge国际商学院、数码多媒体学院、酒店餐饮烹饪学院、保健福利学院、松亚融合服务经营学院6所学院,下设33个科系和27个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又松大学可以算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
又松大学的铁道专业是和韩国的铁道公社共同合作设立的。目前,又松大学是韩国唯一一所可以培训并颁发高铁、地铁和轻轨驾驶执照及城市轨道管制师的院校。韩国铁道公社总部设在大田市,总部大楼的9层就是我校铁道专业的教室。此外,又松大学还负责培训铁道公社的职工。
又松大学的烹饪专业在韩国名列前茅,被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指定为“明星大厨培训基地”。
又松大学的护理系聘请了多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美国教授,该系学生在毕业前须考取从业资格证书,该证书能在韩国和美国通用。到目前为止,学生的通过率为100%。
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凭借大田市这一“硅谷”的区位优势,又松大学的数码多媒体学院的知名度在韩国数一数二,其游戏多媒体系是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信息振兴院指定的大田地区游戏产业教育学院,每年可获得国家财政部的定额财政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7年的SolBridge国际商学院,该院是韩国排名第一,并且是唯一一所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商学院。该院以优异的教学成果被韩国教育部评为“特色办学名品学科”,连续5年得到韩国教育部每年约130万美元的拨款,以鼓励其推进国际化进程。仅仅经过7年,SolBridge国际商学院就在2014年5月获得了美国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的认证。最初,学院只有27名学生,但配备了来自欧美名校的8位教师。现在,学院有约900名学生,他们来自全球32个国家。我们的口号不是培养“世界精英”或“商界领袖”,而是培养“会思考的商业人才”。我们从经济危机中看到许多著名商学院培养模式的弊端——社会责任感缺失。因此,SolBridge国际商学院在教育中注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个会思考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拿身体器官作比喻,眼睛要会看,即具有国际视野;嘴巴要会说,即懂得交流的技巧,还要掌握几门语言;手要能做,即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颗“心”,即社会责任感。要时刻铭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就是用这颗“心”来培养商学院的学生。
中国近几年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很多人将职业教育错误地等同于“蓝领教育”,而韩国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端的职业人才。比如,我校的烹饪专业、形象设计专业等都设有硕士学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我们的目标也是如此。又松大学现任校长约翰·恩迪科特(John E.Endicott)曾在致辞中说道,“又松大学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解决青年实业不断努力创新”。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更好地生存,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都能够胜任任何工作。
三、 人才培养之国际化:
用心开展可持续性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又松大学吸引了众多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和学生,并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近10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请您分享一下又松大学开展国际化合作的经验。
甘瑞瑗:又松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提出要“两条腿走路”,一是特色化,二是国际化。如何推进国际化进程,我认为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团队建设方面,提高国际人员比例。我们的现任校长约翰·恩迪科特博士就是来自美国的知名人士。他有着丰富的履历,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担任过美国里根总统的特别助理,在美国政府工作了31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作过17年,现在还担任东北亚有限无核区临时秘书处(LNWFZ-NEA)主席。目前,在又松大学工作的外籍教授近300名。特别是全英文授课的SolBridge国际商学院,其外籍教师比例达到了近90%,其中大部分专职教师毕业于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此外,教师队伍中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界和工商界的学者和专家。除了教师团队,我们的职员队伍也是国际化的。比如,我所在的国际交流中心有20余名员工,他们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
第二,提供和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又松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与国际接轨的,比如烹饪专业的所有设施是按照全球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配置的。现在,又松大学有来自40多个不同国家的1100多名国际学生。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又松大学在铁道、烹饪等5个专业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班,为莘莘学子融入世界大讲堂提供了更多平台。除了吸引外国学生来又松大学学习,我们还尽力向国外输送本校的韩国学生,促进学生的双向流动。比如,今年我们向北京外国语大学输送了94名学生。只要学生愿意,我们就鼓励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三,与国外高校合作。我们与中国的高校有十分密切的合作。比如,2010年,我们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成立了北外-SolBridge国际商学院(BFSU-SolBridge),并在2014年合作申请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该商学院学习,韩国本部的学生也有机会赴北外学习交流并获得双学位。再如烹饪专业,我们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合作,已有2位中国教师到又松大学授课,此外还有8位欧洲教师、2位日本教师。我们的铁道专业与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展合作。其他中方合作院校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等。
我们注重对口合作,旨在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我们的原则是让学生成为最大的“赢家”。不管对方是否为名校,只要在专业发展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我们都会张开双臂拥抱合作,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本人在中国从事了十几年的国际交流工作。我认为,合作就是真心诚意地交朋友。在慢慢交朋友的过程中,双方才能坦诚相待,逐步建立信任。任何合作都需要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之上。这种信任由心发出,而非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来约束。用心开展的合作才具有可持续性。
四、 人才培养之实用化:
校企合作助力职业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又松大学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其职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与企业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甘瑞瑗:首先,又松大学的校园就是一个丰富的实习基地,每个系都有实习场所。我们的宗旨是一切由学生做主,能让学生做的事情全部由学生来做。比如,学校餐厅的服务工作全部由餐饮产业经营系的学生承担;校园环卫工作,比如打扫卫生间、打扫校园等,全部由学生带薪实习完成,并且校园里的每份工作都责任到人,可以清楚地知道谁负责什么工作,并建立投诉机制;护理系的学生可以到韩国各地的著名医院实习,也可以在又松大学的烧伤医院实习,该医院是韩国中部最大的烧伤科医院。可以说,整所校园都是学生的实习基地。
酒店餐饮烹饪学院还在校外设立了供学生实践的特色餐厅。学生分组实习,一组约为10人,每组试经营两个月。学院为每组提供1000万~2000万韩元的创业基金。学生自己开发菜谱,自己进货,自己挂牌,自己经营,自负盈亏,相当于真枪实弹地当老板开餐馆。在学期结束后,学院将评价每组的经营状况。赚到的钱就成为“品食基金”,像“品食香港”“品食日本”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出国去香港、日本等地品尝当地的食物,研究当地的食材。学生们一边游历一边做笔记,积累最鲜活的一手知识和经验。
除了校园这个实习基地外,我们也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又松大学已经与20多家跨国企业和180多家韩国企业签订了实习和就业协议,包括欧美的商业金融类企业,韩国知名的国际化企业,如三星、现代、LG,以及中国的大型外贸、金融类企业等。2012年,又松大学被韩国教育部评为“产学合作先进大学”。
以又松大学与韩国大型跨国企业CJ集团的产学合作为例,我们从2013年开始正式合作,在又松大学开设CJ培训班。CJ集团计划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因此我们合作培养的对象为又松大学在读的中国留学生,一般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CJ培训班的培训时间为10个月左右,分为春季学期、夏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每期招收约20~30名学生。第一学期除了培训基础知识外,还有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实习和观摩;第三学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毕业后一般会分派到CJ集团在中国北京或上海的分公司,担任管理人员。
总体来说,又松大学培养的是会思考、有学识、懂技术、善沟通的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管到哪里都能够生存,并且能够生存得很好。
五、大力推广汉语教学:
孔子学院孕育中韩友谊
《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又松大学孔子学院获得了“世界先进孔子学院奖”。请您谈谈又松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推广的情况。
甘瑞瑗:我本人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通过对外汉语教学,让人们开口说汉语,进而理解中国人、理解中国文化,这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意义的事业。我曾经参观过美国犹他州的“沉浸式”汉语教学小学实验班,该实验班的各个科目均采用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教材,学生在教室里的班规之一就是不允许说除汉语以外的语言。从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孩子口中说出的地道的汉语,使我感到特别惊讶。现在,这种“沉浸式”汉语教学模式在美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不禁担心,韩国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以后研究中国的专家都是欧美人了。美国作为距离中国较远的国家都如此重视汉语教育,能从整个教育系统入手推广汉语,那跟中国一衣带水的韩国要如何保持优势呢?
回国后,我利用又松大学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在韩国推动“沉浸式”汉语教学。韩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当严格的,小学阶段的课程密度也很大,有些人担心采用全汉语教学会跟不上正常的教学速度。为此,我们跟大田市教育部门的官员以及各学校的校长们召开了多次会议,积极说服他们,最后终于申请到了两所试点学校。试点项目从2014年开始,目前实施效果很好,实验班的一年级学生的发音已经非常标准。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为试点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们指派了3位志愿教师,并给予了一些经费支持,在此特表感谢。
《世界教育信息》:又松大学孔子学院在推广“沉浸式”汉语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甘瑞瑗:在开展“沉浸式”汉语教学时,我所参观的美国学校直接采用新加坡教材,而韩国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允许使用国外教材,且韩国的基础教育学科种类多,知识量大。为了适应韩国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小学教材从韩文翻译成汉语。语文、数学、社会、自然、历史等学科教材的翻译工作量非常庞大,而且翻译费用高昂,再加上小学教材都是彩页,印刷成本也很高,仅仅两个班学生的教材印刷费用就高达1.2万美元。这是韩国目前唯一的“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因此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政府、学校以及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我们希望能真正做一点实事,让孔子学院在韩国不但成为汉语推广中心,还能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培养下一代中韩友谊的基地。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您对目前的汉语推广有何见解?
甘瑞瑗:我认为,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如何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如何编撰合适的教材,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值得大家去思考。在进行汉语推广之前,必须先做好一定的基础研究。比如,弄清楚学习者的发音体系,明白哪些发音对他们来说存在困难,如韩国人就不容易发出“V、F、P”这几个辅音。再如,了解学习者所在国家特有的文化习俗。学习语言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交际功能。交际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汉语在此过程中充当媒介语。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色的文化,相应也有一些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何用汉语表述各个国家特有的语意,国别化词汇的整理和收集,以及语法点的排列等都很重要。我们在汉语推广、汉语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交流服务,实现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吴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