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傅泽粮
“有公司给我开一个月四千五的工资,但我还希望找个更高的,这种工资水平在我们班找到工作的同学中只能算平均水平。”2007年5月,重庆一位学金融的大四女生如此说。相比之下,同期工科毕业生比较汗颜,他们的平均起薪才每月一千八。
2006年,股市的火把金融人才烧得炙手可热,大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之势。工商管理专业、经济类(包括财会、金融、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但容易就业,而且平均起薪比理工科毕业生多出一倍;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工作量相对少,工作强度相对较低;由于业务在迅速壮大之中,就业人员的升职也较快。相比之下,工科生升迁之路长得多,有些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期就长达一年;收入差距就更不用提了。反观大学学习过程,与工科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相比,文科生的课程较少且比较容易理解,更没有像理工科那样做不完的作业。
金融精英们的操纵使部分人迅速地“富裕”起来,许多人发现埋头苦干不如回家炒股。于是有人辞职回家学起金融来,专心炒股。已经工作了的尚且如此,正在求学路上的学子们自然更不愿走弯路。在金融人才比工科人才具有如此多的优越性的召唤下,前两年,有相当大数量的理科高考高分人才弃理从文,放弃当初的理想,转战金融领域。相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只能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有些人会说,在美国,近几年学工科的人似乎不多,而学工商管理、法律和经济类专业(包括财会、金融、经济学)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想崛起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加大对这些学科人才的培养力度。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应该吸取美国军工类专业的教训。美国军工企业为了防止泄密,只能雇佣美籍工科专业学生,于是美国军工企业闹起了军工科技人才荒,美国导弹专家后继无人就是一个典型。我国在煤炭、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行业也存在科技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和美国相比,我国只是人才缺乏的领域不同,任其发展下去,会产生类似的后果。
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应当不同。
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煤炭、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传统工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因此对工科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和美国相比,我国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等传统工业仍在迅猛发展,对工科生和工程师的需求还在增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重视工科教育,为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日本产品质量的信誉。到了八十年代,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一代的日本青年出现逃离工科现象,他们不再愿意从事相对艰苦的工科工作,而是热衷于从事工商管理、经济、证券、保险等相对轻松的行业。随着工科一代的老去,日本产品质量的神话逐渐破灭,2006年在越南修建桥梁时还发生了坍塌事故。工科教育是否应得到更多重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008年9月14日,雷曼公司的倒闭宣告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金融危机让华尔街陷入灾难,前些年红火一阵的金融人才,现在纷纷面临失去饭碗的威胁。这种情景让中国近些年来追风潮而建立起来的一些金融院系感到担忧。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从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未来将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产业升级,我们需要更多工科领域的人才。金融产业只能推动或促进生产力而不能取代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工科对生产力的作用目前仍十分重要。金融危机可能使大学生重新亲近工科,因为大学生必须面对就业问题。前几年炙手可热的金融类人才须直面最大的就业压力。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失业率达8.1%,创1983年12月以来失业率最高纪录,其中工程师的失业率低于3.5%,大大低于平均失业率水平。这可能会使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在选报专业的时候重新掂量一下工科的重量。金融危机能否使学生重新亲近工科,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