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题牵引教研 教研孕育质量

时间:2024-05-05

刘本喜 陈江

巴东县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的教育理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方位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县教研工作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立足课堂、课题牵引,聚合能量、提升品位”工作思路,推行“横向各科齐头并进、纵向学段步步深入”系列研究,抓实抓细“一中心、两立足、三坚持、四落实”的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区域教研,形成“联系实际谋思路、注重长远求发展、课题研究强素质、整体推进重效益”的“课题牵引型”教研工作格局。

“两立足”找准教研着力点

立足课堂研究,长规划短突破。巴东县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聚焦课堂教学为抓手,着力构建有效课堂。先后经历从研究“教学方法”向研究“教学内容”的转变,从“优化课堂结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研究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为扭转教师教学随意性,县教研室带领广大教师开展以“目标教学”为中心的常规教学管理研究,探索出中小学“目标教学”课堂模式,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21世纪初,在总结、反思“目标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立课题《初中“学案导学”实验研究》,研究提炼出“以学定案”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研制、编印《课堂导学预案》《教学工作手册》并积极推动其在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近十年来,巴东县在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础上,分别确立了《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山区小学有效课堂构建调查與对策研究》两个主旨课题。当下,全县初中、小学正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和教研策略研究,探索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规律和方式方法,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

立足师生成长,重素养可持续。县级教研员带领全县学科团队,围绕主旨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引领、服务作用,开展培训研讨、探索实践、总结分享、推广应用等系列活动,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参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参与课堂教学展评,借助网络、微信、钉钉等平台,参加“一师一优课”晒课、“湖北好课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基本功展评”“班主任基本功展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例如,每年的技能竞赛活动采取学校初赛、乡镇复赛和县级决赛的方式,层层筛选,实现教师全覆盖,达到以赛促研、以赛促学。

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特长,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巴东县引导各学校以体育艺术教育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即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开展征文、演讲、文体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同时,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让学生“知识上有收获,方法上有形成,习惯上有改进,能力上有提高,思想上有启迪,情感上有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提升教研品质

坚持课题牵引常规研训,实施研究县域联动。巴东县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为研究任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常规研修和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开展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突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山区小学有效教学的构建现状调查与研究》(湖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和突出学校德育有效策略的《山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研究与实验立项课题),经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专家组现场结题鉴定,均达到省内基础教育研究领先水平。

《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探索出落实学科素养教育的教学资源“四环节”研发途径,实施科学人文素养教育“三环节多途径”渗透法,实施科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爱、活、全、新”四字策略等。《山区小学有效教学的构建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成果有:语文教学设计“三读”“三思”“三备”要求,课堂教学“导、调、评”策略;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三步要领”“六个环节”“四个要求”策略;英语教学落实课标“学、分、训、测、研”研究策略;科学课实验教学“三段十环节”要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指导型、活动策划型、实践体验型、成果交流型、总结反思型“五种指导策略”。这些成果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段学校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核心素养落地奠定了基础。

各阶段的县域主旨研究课题,教师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形成“人人参与、校校有课题”的全县同步研究格局。

坚持教学常规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5年,巴东县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制、出台了《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为学校实施常规教学工作管理提供了统一蓝本。该实施细则从教学思想、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管理、教研与培训、督查与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成为全县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章程。结合“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要求,2021年底,巴东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以精细管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县教育局组织每两年一轮的全县初中小学教育教学整体视导,县教研室组织经常性的教学单项视导,找出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整改,综合施治,引导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坚持基地团队建设并重,达成经验成果共享。由于山区县的特殊性,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是保证教育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由之路。为有效开展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巴东县每一项研究课题,均选定一批课题研究基地学校,组建县域学科研究骨干团队,做到了研有基地、研有队伍、研有成果和成果共享。

巴东县以教研基地创建为依托,探索校本教研、学科教研的新方式、新策略,培养学科教研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挥基地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2012年,在全县初中、小学确立了66所教研基地学校,发挥了带头作用并取得研究成效,但仍存在差距。2016年,县教研室针对这一问题,按照初中、小学学段各确定2所学校,创建县级示范教研基地学校。通过示范教研基地学校创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炼出校本教研的新模式,总结校本教研成果,积累了教研基地建设宝贵经验,并在全县推广。2021年,巴东县又启动新一轮综合类教研基地和学科教研基地创建,学校申报、乡镇推荐和县教研室评审,确定2所初中和2所小学为综合类教研基地学校,确定51所学校为学科类教研基地学校。同时,全县初中、小学学段分别组建学科骨干团队,确定171名教师为学科骨干团队成员。以学科基地学校和骨干团队为载体,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以骨干团队辐射带动全县相关学科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四落实”打造有效教研

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构大系统观,三级课程体系化。加強课程教材建设,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系,充分发挥各级课程的育人功能。指导学校研究、拓展国家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有效实施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利用地域资源研发校本课程,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度。2016年,编写、出版校本教材《绣美巴东》,供全县中小学生使用,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知识、文明礼仪、卫生健康、绿色环保等教育的蓝本。

在关注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素养。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构建大思政格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毒品预防、国防、法治等专题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落实过程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起适合县情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理顺县教育局相关股室—乡镇中心学校—各中小学校—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小学教学点)的常规教学管理层级,切实履行备、教、辅、改、考、评工作管理职能,加强对常规教学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水平。除县级教育教学整体视导外,乡镇中心学校牵头,辖区校长、教务主任参与,每学期组织一次互评互查,学校教务处每月一次自查,层层压实教学常规,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落实研训一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巴东县将教育科研与常规研训有机结合,着力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以教育科研引领常规教研和培训,提高常规研训的水平与质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常规研训制度,使广大教师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理念和习惯。各学科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县级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评、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重点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实现课堂教学轻负高效。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磨课、优质课竞赛、研究汇报课、专题公开课等活动,以骨干教师带动、辐射、引领全县中小学教学改革。

落实监测诊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在本地区率先建立教学诊断与质量监测平台,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段学校教学质量实施远程监测,并对学校、年级、学生的监测结果进行个性化诊断,帮助师生做好阶段性教与学的总结与反思,对学生发展变化、教师某一学段内的教学情况实现了过程化管理。根据“双减”政策,落实教育部关于考试的相关规定,在全县中小学强力推行等级评价制度,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学海无涯,教不停歇,研不止步。巴东县教科研工作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教研教改方向的引领作用、对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智力支撑作用,切实履行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