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孙望安
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编著有《把脉师方——学校教育实践案例研判》和《聆听花开——中小学教育实践情境案例集》等。
四个“不一样”
打开文档,读到《用心引导,让学生远离游戏》的首段文字,首先让我想到,学生玩手机、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难以回避的问题、棘手的问题、令人头疼的问题。原以为这个故事也会与自己曾经读到过的关于管控学生手机、禁止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那些故事大同小异,然而读完整篇故事却发现,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很大不同。
一是学生痴迷程度不一样。故事中没有对肖海痴迷手机和网络游戏的程度从文字上作细致的描述,但是就从他对劝其不要玩游戏的母亲“又打又骂”,其父要冒着疫情的风险将孩子送到“少管所”或无论如何要“把他赶出家门”的情况看,肖海对网络游戏的痴迷的确非同一般。其家长已无计可施,况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必须在家上网课,老师也鞭长莫及。
二是学生学业水平不一样。有很多学生痴迷手机或网络游戏,一般是因为成绩比较差,跟不上班级的学习步伐,为填补内心的空虚或消磨时光,才选择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手机或游戏上。肖海的成绩本来不错,处于班级的中上等,只是因为在疫情期间“失控”,返校后仍有“后遗症”才导致学业成绩在班级“摆尾巴”。这说明该生在学习理解能力方面没有任何障碍,只要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他是有希望提升学习成绩的。特别是从后面教师开展工作的情况看,肖海有将开发网络游戏作为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打算,只是对开发网络游戏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毫无了解。
三是老师解决方案不一样。家长和老师限制或制止孩子玩网络游戏,一般会从管控孩子的手机做起,要么收缴手机,要么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简单地采取管控手机的办法,通常会招来孩子的抵制、反抗,管住了孩子的手机却管不住孩子的“心”,由此导致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本故事中,家长没有采取收缴手机的办法,当然也许是因为家长不具有收缴孩子手机的权威,老师也没有收缴学生的手机,而是采取了引导的办法,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也需要相关知识的支撑与储备。
当事老师一方面直面网络游戏的弊端,正面与学生交谈,同时明确表达支持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无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促使其耐心听取老师讲述的道理。另外一方面,老师提供相关专業书籍并借用外力引导肖海走出痴迷状态。尤其是与肖海有过同样痴迷游戏经历并懂得网络游戏编程的朋友的现身说法,对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助其感悟到网络游戏并非“玩”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四是最终教育结果不一样。尽管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收缴肖海的手机,但是一旦他认识到现实行为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尤其是了解到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的路径后,他就被唤醒了,被点燃了!“肖海把手机主动交给了爸爸。近两个月以来,肖海很少迟到了,每天在校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肖海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转变发生后就不会再有大的起伏。
用“疏”不用“堵”
看似比较简单的四个“不一样”,其实来之不易。这应归功于当事老师谨慎、认真、细致、敢管的工作态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无疑落到家长的身上。但是接到家长的电话后,当事老师没有一推了之或应付差事,而是作出了积极的反应:给肖海发送较长的信息,好言相劝;深更半夜还放不下又发短信劝说家长;面对返校后因痴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的学生,没有简单粗暴地禁止等。正是这些细致的工作,才有紧随其后的比较顺畅的沟通。当然,当事老师具有的高度责任感也尽在不言中。
同时,这也反映了当事老师区别不同情况、分辨不同成因、采用不同措施、善于管理的教育实践能力。讲述者在故事中并没有明确罗列针对肖海的“四个不一样”所开展的工作,但是笔者有理由相信当事老师一定经过了深入的分析,这才使得引导劝说工作奏效。值得一提的是,当事老师用“疏”而不是用“堵”的教育理念值得肯定。
不久前,笔者与一位教育专家聊起子女教育的问题,这位专家专门讲述了他儿子成长的故事。其子在中学阶段,青春期叛逆非常明显,对网络游戏“走火入魔”,父子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与对立。父亲静心思考后,没有强行禁止儿子玩网络游戏,而是改变了策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玩网络游戏不算本事,自己开发游戏能吸引别人玩才算真本事。”这句颇具“激将法”特征的话,在儿子身上发挥了激励作用。不久后,其子拿回一本专业杂志在父亲面前显摆,他的一篇关于游戏开发的文章刊载其中。后来,这个孩子成长为航空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位教育专家教育儿子的办法与当事老师引导肖海为自己的兴趣储备知识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讲述者在故事的结尾处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许这不仅意味着现在少了一名痴迷游戏的学生,还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名网络专家或编程人才。”强行禁止孩子的爱好,一方面很难禁得住,另外一方面也很有可能将孩子未来的发展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的建议
故事缘起于家长给老师的一个电话。在电话中,家长说要将自己管不住的孩子送到“少管所”,而当事老师则以疫情期间不安全为切入点,劝说家长谨慎行事,将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家长最终放弃将孩子扫地出门,这其中就有老师劝说的功劳。
但是,静心思考关于送小孩去“少管所”一事,很明显感到当事老师只想到劝家长留住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却没有对送孩子到“少管所”的理由与程序等做必要的提醒。也许家长在说要把孩子送“少管所”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有想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想把孩子“赶出门”。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应该履行教育引导的责任,不能简单地将孩子赶出家门。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尽到了教育与监管的责任,所采取的管教方式是否妥当。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不服管教,与家长的管教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即使孩子有严重的不良行为,或管教无效,也不可贸然将其送往专门的教育机构。首先,将孩子送往专门的教育机构,需要依法履行必要的程序,而不能因家长一时不高兴,或说管不住就将孩子赶出门外。其次,确实要将孩子送往专门教育机构时,要对其必要性进行专业的评估,不可感情用事。同时,必须确保孩子能继续完成义务教育,家长和学校仍然需要坚持参与和配合相关的教育与矫正工作。第三,若选择送往有关社会力量举办的学生行为矫正机构,家长还要验证机构的有效资质。
肖海自动上交了手机,是自律的表现,也是回归常态的举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他仍然处于青春叛逆期,也许会有反复或暴露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老师需要继续跟进,并相机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另外,肖海沉迷网络游戏居然对其母亲“又打又骂”,这是不尊重长辈的错误行为。也许在肖海发生转变后,其父母对孩子过去的过错可以原谅,但是老师有责任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要教育肖海进一步加强个人修养,学会控制情绪,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同学,都需要礼貌待人,不能有粗暴的行为。同时,老师要对肖海在家的粗暴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法指导,避免溺爱产生的负面作用。
责任编辑/曹小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