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研学旅行不是追风而是逐梦

时间:2024-05-05

陈栋

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把研学旅行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掀起一股浓厚的“研学热”。两年来,亿万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走向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深化教育改革留下了精彩注脚。

研学旅行之所以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主要是因为它推开相对封闭的中小学校门,把学生带到更广阔、更精彩的大千世界,去认真践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证明,研学旅行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有效形式。

当前,一些学校和机构推进研学旅行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推出的研学产品过分强调研学路线和研学基地,却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设计脱节,并忽略了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和消化知识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研学旅行不是盲目追风,而是青春逐梦。

研学旅行要重“游”更要重“学”。从古至今,成才者往往都要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富历练。比如,孔子在周游诸国中将儒学思想传遍天下,李白在走遍神州中写下名诗巨作;再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郦道元的《水经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等巨作的诞生,无不经历研学旅行的洗礼。真正的学问从来都不是拘禁于庙堂之高和盈尺之间,而是孕育在畅行天下的艰辛征途中。毕竟,研学旅行不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必须走出“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误区,努力追求“游”与“学”的有机融合,更不能为完成考核任务或怕承担学生安全责任风险而去应付课程设置。

研学旅行要重“行”更重“思”。自然是一个“大宝库”,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研学旅行本就是一种且研且学的体验,也是一种且行且思的感悟。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带着课本去了解伟大祖国的大美河山,去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去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最可贵的是,学生可以在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中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在亲近自然、探寻文化、思考生命中体验别样课堂的独特魅力,既能沉淀内心、明理益智,又能思行合一、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要重“形”更重“神”。研學旅行是群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十分鲜明的教育改革探索,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密切相连,与走出校门、走向实践、走向社会密不可分,与成就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融为一体。研学旅行要重视组织形式,更要重视实质内容。行走天下、感知世界,只是研学旅行的基本形式;培养良好习惯、弘扬传统文化、培植创新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才是研学旅行的终极目标。只有形神兼备的研学旅行,才是受欢迎、可持续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竞争力的。

虽然游学与研学仅一字之差,但实现从游学到研学的跨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游与学并重、行与思并重、形与神并重,明确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出遵循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规律和满足学校、家庭、社会需要的体验式教育产品,打造“移动的学校”和“没有围墙的校园”,引导新时代青少年学生踏上青春逐梦的人生新征途。

(作者系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总经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