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六位一体”模式打造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时间:2024-05-05

杨军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宜昌市数万名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参加人生的首趟研学旅行,收获书本以外的知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作为全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宜昌的“1+4”研学旅行工作模式,即协调小组+学校、家长委员会、营地基地和旅行社模式曾于今年5月6日,在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会上做推介,得到全体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在交流中,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以旅游思维做研学的现象。如果只是把传统的旅游线路简单包装,换个名称就叫作研学旅行,那就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以创新精神为基因的宜昌教育从来不乏先行者。天问教育集团国际小学校长胡维森介绍,为了做“真研学”,宜昌市夷陵天问国际小学集“天问教育集团十余年游学”的丰富经验,深入研究“研学旅行”的核心内涵,原创开发出了以习惯课程、学科整合、前置学习、实景授课、多元评价、系统反思“六位一体”的研学课程。

研学旅行怎么设计?

研学旅行,强调的是课程先行。在天问国际小学每次的研学旅行开始前,全年級教师打破学科界限,一改传统分学科组备课模式,围绕研学地点和路线,跨学科进行备课。

史裳君是学校四年级国学研学的负责人。她说,今年四年级学生的研学地点是西安。研学旅行出发前,师生们都会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西安之行有8大景点,我们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8个小组,负责制作各自景点的海报和PPT,在全班演讲”。五年级语文老师陈珊珊介绍,今年五年级学生的研学地点是黄山和景德镇。出发前,他们要求每名学生将搜集到的黄山、景德镇,以及瓷器的相关资料,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对此次的研学目的地有初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地观赏和游览时不光是“眼中有景”,更是“脑中有境”。

学生们有事情忙,老师们的事儿也不少。除了制作包括研学协议书、研学日程方案、研学礼仪约定等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跨学科备课。

以五年级研学来说,语文老师陈珊珊了解到,此行中要参观陶渊明故居守拙园,她提前将陶渊明的名篇——初中课文《桃花源记》给学生们做讲解,学生朗读、记背,让他们带着对诗人的景仰之情去踏访;数学老师秦立则善于发现路途中的数学,教学生们从车票中提取数学信息,如乘车时间、车次等,还根据五天的游览路线,结合五年级数学知识“方向与位置”,让学生们活学活用;英语老师阮允教给孩子们日常交际用语,在路途中可以和外国友人交流;美术老师崔群艳认为此行中的中国最美乡村宏村是绝佳的写生地点,就提前教给学生们写生的方法和技巧……

虽然这些内容都不是书本上的内容,也和考试无关,但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不少学生说,“这让他们的旅途不孤单,不枯燥”。

学生如何自主研学?

带着满满的研学“干货”,师生们出发了。与其说,这是一趟研学,其实更像是一节节“便携式课堂”,因为在老师们的精心安排下,学生们的课堂被挪到了动车车厢里、各个景点前,还有就寝的房间里。和课堂学习相比,研学途中的学习时间更长、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多样。

在动车车厢里,学生们会根据提前学到的知识,手绘研学线路图,根据车厢里的座位数、人数和车厢数量,计算动车的运载量。学校课程处负责人杨华梅称,为了让课程落实到每日研学中,他们充分利用路途中的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如在大巴车上进行时政辩论赛,进行英语和语文的晨读,召开“流动的班会”,总结和反思前一天的得失。

不仅如此,老师们也将课程“装进大脑里”,随时随地给学生们上课。在黄山光明顶上,语文老师陈珊珊就现场上了一节实景作文课,因为在学校里教过类似景物类文章,学生们站在雄伟的高山之巅,文思泉涌,一篇篇佳作出炉,“感情饱满,描写生动,比在课堂里写的好多了!”?在宏村的古村落前,学生们席地而坐,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现场写生。?回程路上,数学老师要求孩子们制作一份支出明细表,让他们学会理财。

走一路,学一路,晚上回到寝室,学生们再完成每日研学的研学手册,老师们一一面批,及时反馈。四人一个小组,人人都有不同的职责,卫生员、安全员、观察员等各司其职,彼此互相监督、自我管理。

胡维森校长分享了令她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胡校长的姨妈在西安火车站偶遇了一群学生,出入非常有秩序,晚上在卧铺车厢也没有喧哗嬉闹,让这位睡眠不好的老人睡了个好觉,后来一打听,是天问国际小学的孩子们。

正是因为时时处处都是课堂,短短几天的研学结束后,家长们都会惊叹孩子们的变化,“自理能力更强”“学到了非常多的人文知识”“是个非常文明的小游客”……

“六位一体”模式为研学助力

今后,课程将成为“研学旅行”的关注重点。在今年5月15日宜昌市教育局发布的《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对研学旅行的“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校将研学旅行的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在学年(期)初就确定活动主题和时间,结合研学主题,组织学生做好资料收集等前置性学习。研学过程中,要按学生小组分项目组织课程实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所有课程环节,关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程的行为及情绪表现。研学结束后,要形成学生研学旅行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对照这些要求,天问国际小学校长胡维森表示,我们全体老师一直高度重视研学课程的打造,以及研学后的评价,如以班级为单位分享学生们的研学手册内容,分学科进行研学成果展,包括作文展、写生作品展等,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老师评价,发现每名学生的长处,研学中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是从老师入手,也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进行考量,这也是天问教育集团“人人自觉发奋,人人自由发挥,人人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另一种诠释。

低年段的地方风情考察——宜昌周边,高年段的文化专线考察——“阡陌”系列,天问国际小学一直致力于打造研学旅行的“升级版”,并不断优化、完善,打造精品研学旅行线路,正如校长胡维森所期待的,天问国际小学的研学旅行将会给学生们受益终身的体验,让他们在“诵先贤经典,览大好河山,访历史名人,传千年文化”中“塑独立人格”。

(作者单位:宜昌天问教育集团夷陵天问国际小学)

责任编辑/王娜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