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童金元 罗凯
在新高考改革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下,学生“走班”和“选课”已势在必行,每所高中学校都必须积极面对并适应。
黄冈中学从2015年秋开始探索构建新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实践,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班编排、课表编制、师资搭配、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必修、选修相结合,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旨在突出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我们统筹规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关系,实现顶层设计、功能互补,重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其中,国家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围绕不同门类不同学科进行校本化开发,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如表1)。高考课程中,根据高考改革需要,首先在语文学科试点分層分类走班教学,开设古诗文选读、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课程,每生每周2节课试点先行。
除国家课程外,学校还形成了七大门类特色校本课程:
(一)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是一门以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为主线,以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和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学校按照年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高一年级进行生涯认知;高二年级进行生涯决策;高三年级围绕即将面临的自主招生、填报志愿、升学就业、生涯决策等问题展开生涯教育,促进高三学生志存高远,增强内动力,学会把握高三,做出重要选择。
课程设置分自我认知、职业考察和职业选择三个模块。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高自我规划与自主管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二)校训课程。黄冈中学的校训为“弘德尚学,笃行致远”,这一校训既是全体师生修身求学的指南,也是黄冈中学这艘大船勇往直前的航标。为了进一步弘扬校训理念,深化校训内涵,学校分别开设了系列“校训课程”——弘德课程、尚学课程、笃行课程和致远课程。在具体实施上,以主题班会、理想教育等为载体开展弘德课程;以参观校史、入学教育、学科拓展知识讲座、观看科普报告节目、班级读书分享会、书法欣赏、诗词鉴赏等方式开展尚学课程;以游学、参观等方式开展笃行课程;以北大、清华等高校学生回母校交流、国际交流的形式开展致远课程。
(三)社团课程。为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开发了社团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公益类、活动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化类、学术类、艺术类等七大类社团(如表2),如红丝带社、模拟联合国社、机器人社、排球队、英语演讲社、数学建模社、民乐团等。学校2016年举行了首届模拟联合国展示活动,高二年级的14名学生分别担任各国代表,围绕“朝核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这样的模拟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和外交家风范。2017年8月2日至5日,第二届中部六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郑州举行,政教处副主任付军、英语教师刘琦两位老师带领8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高二年级汪梦瑶同学(俄罗斯代表)在“一带一路首脑峰会”分会场发挥出色,获得最佳代表奖(会场个人最高奖),高一年级金元同学(乌克兰代表)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分会场获得最佳文件写作奖,黄冈中学代表团整体表现突出,获得团队风采奖。
在管理上,学校将社团分为A、B、C三个类别,其中A类社团(校本化课程拓展社团),将社团和选修课程结合在一起;B类社团(校级社团),由学校指定社团名称、预设活动内容、聘请指导老师;C类社团(学生自主申报社团),学生自由申报社团名称、自主邀请指导老师、自行设定活动内容,招聘人数符合要求,经校团委审核同意后即可成立;学校鼓励学生创办“四有”社团,即有创新、有创意、有品味、有技术含量的社团。
(四)基于项目的课程。一是开设基于学科、教材、课内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根据各学科特点,在课内完成教材中指定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二是开设基于综合、实践、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基于问题导向,选择当地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课题。三是开设STEAM课程,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s(数学)的综合课程,STEAM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技类综合素养。
(五)大学先修课程。该类课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程度学力的先修课程。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旨在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为某些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天赋的学生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2015年,学校成为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Advanced Pre-University Courses)”合作试点中学。目前,AC已经开发8门课程: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地球科学概论、电路基础、计算概论。2016年2月我校成为清华大学中国大学“慕课联盟先修课程(MOOCAP)”合作中学,将进一步开设多门选修课: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化学、大学生物等。
(六)奥赛课程。学校成立奥赛中心,全面负责奥赛课程的管理、开发及奥赛训练的实施。针对奥林匹克竞赛训练课程涉及的学科有:数学(高中数学联赛教程、数论等),物理(光学、近代物理热学、力学、电磁学等),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生物(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动物生理等),信息(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
(七)海军实验课程。探索建立军地合作、超前培育、精确高效招飞培养新模式,超前储备热爱海空、适合飞行、素质全面的精英人才,为未来遴选舰载机飞行员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开设了海军实验班课程,组织海军专家和人员定期到校进行国防教育和训练辅导,每年组织实验班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利用暑假开展海军夏令营活动。endprint
落实选课走班,推进课程实施
实行选课走班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张个性化课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涉及选哪几类课,如何选课,怎么选到自己满意的课;对于学校来说,涉及开设哪些课程,如何满足学生需求,开设这些课程需要多少教师和教室,等等;学校在课程、教师、教室等资源问题解决后,如何合理、高效、有序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等,成为选课、排课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确定选课规则与步骤。
学校将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的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类:语文、体育、技术艺术,其中技术艺术又分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四类。在课时设置上,每周抽出3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两节连堂课。学生在高一、高二共四个学期进行选课,每学期每个学生选择一门语文,一门体育,一门技术艺术类课程。每学期语文类、体育类、技术艺术类均为36课时。
选课规则。选课规则是选课的基础,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选课规则定了,后面的选课和排课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具体来说,每门课都有各自的选课规则。
语文:共提供9门选修课,学生每学期选择一门,一共选择其中的4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可以选择擅长的加以培优,也可以选择不擅长的进行补差,还可以选择特色课程发展自己的兴趣。
体育:共提供6门选修课,学生每学期选择一门。由于体育属于训练类学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或发展期望,既可以在4个学期分别选不同的课程,也可以4个学期选择同一门课程。
技术艺术:总共29门课程,学生在四个学期分别选择一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和音乐类(乐团与合唱、表演类)课程。其中,由于乐团与合唱类课程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才能达到效果,因此,选择此类课程的同学需要在高一连选一年,选择此类课程的同学视作已选足艺术类课程,不需要再选择表演类与美术类课程。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课,每个学生的选课结果和情况都不同。这个规则是选课排课及所有工作的根本,是选课走班制能顺利执行的基石,因此,在规则制定后,要及时通知所有学生,告知学生选课规则,避免学生选错。另外,语文和体育类课程学生基本都能如愿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技术艺术类的学生可能无法一开始就选到自己最满意的课程,但有4个学期可供选,因此只需要选到自己喜欢的那一类课程即可,避免学生因为暂时无法选到喜欢的课程而沮丧。
选课步骤。首先,确定每门课的最多可选人数。为保证教学效果,需要确定每门课能容纳的最多学生数,这样才能保证上课的效果。每门课容纳学生数的上限由教师确定,取决于教室能容纳的学生数与该课程每周开设的次数。学生选课时,一旦人数达到某一课程可容纳学生数的上限,该课程就不再接受新增的选修学生。
其次,确定每班选择每门课的最多人数。选课不仅要确定每门课上课的总人数,还要确定每个班能选择该课程的最多人数,否则先到的班级将热门课程全选完了,后面的班级就没办法选了。
最后,二轮选择,最大化满足学生意愿。如果仅仅通过一次选择会出现许多无法满足学生意愿的情况,考虑到此种情况,为了最大化满足学生的意愿,在所有班级的第一轮选择完成后,学校安排进行二轮选择。
(二)制定排课方案。
首先,确定排课的总体原则。
原则一:学生同窗同学数量最大化。排课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利用选修课的机会,尽量增加同窗同学的数量。对每个学生而言,每学期3类选修课,就有3个选修课班级,高中共有4个学期,这个学生就会有12个选修课班级,大约会有400名选修课同学。如果在排课时尽量错开原先班级的同学,那么他就会和整个年级一半以上的同学成为同窗同学。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情商的提高都有极大帮助。
原则二:三类课程同一时间的上课人数、班数平衡化。由于同一时间段有语文、体育、技术艺术三类课程同时开课,因此,将同一时间内三类课上课学生的人数和班数进行适当平衡极为重要,避免某类课扎堆,也最大化利用教师和教室资源。
其次,具体实施步骤有讲究。
第一步:排技术艺术类课程。具体做法是:下载学生选课情况,将学生选课结果按技术艺术类的课程名称排序,使选择技术艺术类同一门课程的学生排在一起,再确定老师的上课时间。
第二步:确定体育类课程上課人数。安排时,先以体育课类型为主要关键字,以技术艺术类上课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将选了某类体育课的学生上技术艺术课的时间定下来。
第三步:排语文课表。由于学生上课总共只有三个时间段,因此,技术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的上课时间确定后,语文课时间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此时只需要确定语文课的授课教师即可。应该说,这一步几乎是自动完成的。
第四步:综合考虑,部分微调。由于语文课是最后确定的,难免会造成部分课程班级人数过多,这时就需要对人数较多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微调。
第五步:制定课表。选课完毕,填上上课地点和上课教师即可完成课表。
第六步:根据需要导出各种课表,以便教学管理——教师课表(每位教师一张)、学生课表(每个学生一张)、走班教室课表(每间教室1-3张)、行政班级课表(每个行政班一张)、全年级总课表。
课程管理与评价
(一)课程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为促进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无漏洞,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这就解决了传统行政班教学及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实施中“一人对多人,工作难到位”的工作难点,促进改革的有序高效进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成立公共课学部管教师。体育、音乐、美术、技术课老师成为公共课学部的老师,解决教师跨年级上课的管理问题。
二是多种举措管理学生。实行教师双岗管理。学科教师为教学班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对所任教学班的学生管理责任。学科教师是教学班的管理核心,是教学中教学实施、纪律保障、财物保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节课,任课教师都既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学生自身为管理主体,各教学班设班委会,对学生进行“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管理自治”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
三是制定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多样化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设更多的教师培训路径,聚焦“课程研发”、“教学执行”两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借助校外的合作型力量,进一步发展教师的执教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二)课程评价。培养核心素养必须改革评价方式,不能只用纸笔考试来评价校本课程,而是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关注学生人生态度、处事方式的变化,制定可操作可观测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好最后一道关口。我们在课程评价方面做法是: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教师工作态,以备课质量来评价教师;通过观察课堂看学生上课的兴奋度、参与度、教学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评价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以教师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
二是对学生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侧重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以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关注自己学的过程。终结性评价方面,语文类选修课采取考试的形式,其他课程以成果展示考核(作品、剧目、运动成绩等)为主。
黄冈中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实施选课走班以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素质普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幅提升,学校形象得到重塑。更重要的是,多元的课程与选课走班的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拓宽了路径。2015年12月5日,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论坛”上,有校长赞扬道:“黄冈中学的新课改,很有示范性,让我看到了黄冈教育的方向。”
黄冈中学在此次转型中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方向,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认为,“选课走班让我独立自主”;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指出“可贵的是学生学会了选择”;家长认为,在课程方面,“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为教育者,为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从未停止求索的脚步……
注:本文原载于《基础教育课程》总第207期44-50页
(责任编辑 鄢志勇)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