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时间:2024-05-05

李伟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五个优先”,即教育发展优先、教育投入优先、教育规划优先、资源配置优先、政策措施优先。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及到教育规划、教育投入、教师队伍等重点工作的部门,要进一步对教育部门简政放权,支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行学区制。在县(市、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基础上,打破以乡镇行政区域设立中心学校实行片区管理的模式,根据校点布局、学生流向、办学规模、管理水平等设置学区,学区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教育教学统一要求,教育资源统一配置,教育督导统一责任,推进教育均衡和事业发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执行政策的检查、办学规范的督导、办学水平的监测、教育资源的调配来实行科学管理。加大学校内部改革力度,增强办学活力。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建立政府督导、中介机构评估、多种形式监测等督导评估机制,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实行专、兼职督学分片包干办法,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杠杆作用。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制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优化校点布局。根据实施城镇化战略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对全市和城区校点布局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点规划好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所在地及边远农村地区的校点布局,要留有发展空间、用地空间和学位空间。要着力建好寄宿制学校。要出台政策措施,分区域推进城市、城镇的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学生上学交通问题:一是支持购置校车,采取购车补贴、减免税赋等方式加以扶持;二是发展完善公共交通,结合校点布局、学生分布等情况,合理设计公交线路,对公交企业适当补贴,实行学生上学公共交通主次干线基本覆盖;三是支持组建区域性校车公司;四是规范客运企业从事学生交通兼营服务。此外,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解决学生交通问题的投入,市、县两级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补贴。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按照“三个增长”“两个比例”“两费一金”的法定要求,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特别是要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应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寄宿制学校应提高公用经费预算标准。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调动社会各方投入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教育捐赠,建立教育基金会,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建立教育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大教育投入的监督检查力度。明确各类教育拨款标准,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实行部门预算公开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建立教育投入年度公告制度。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审计制度。实行教育项目绩效评估,建立局属单位财务核算监管中心,实行财政集中核算,建立直属学校财务管理网,加强网上监督和定期检查。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旗帜,也是动力。要抓住教育思想、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这三个重点推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要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在教育信息平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推广西陵区、夷陵区经验,建立全市教育城域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实现“校校通”“班班通”,教育资源共享,实行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招生考试信息化。促进教育系统均衡发展。让优者更优、弱者变优,实行系统均衡发展,让群众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要注意在均衡发展中,增加优质资源,建好特色学校,避免千校一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