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李园园
审题立意一直是写作备考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难题。尤其随着近年高考作文题型的日趋稳定,写作的情境性、任务性凸显,如何圆满完成任务成为审题的关键。过往“话题作文时代”只抓一词即可成文,“旧材料作文时代”结合一个侧面即可立意,这些写作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内容要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的写作观念成为共识。
要完成写作任务,必先要准确审题。那么,怎么审题?如何着手?本文将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来分析作文审题的几个重要着眼点。
一、审给定材料
命题者给定的材料类型多样,内容可以是漫画、故事,也可以是名言、事理;可以一则材料独立呈现,也可以多则材料组合。不过,无论材料是怎样呈现形式,它都承担着触发考生思考、提供立意、引领价值的使命,是考生审题的第一要素。
1. 审材料里核心概念的具体含义及指向
词语的含义具有多样性,只有在具体的语境里,我们才能更好把握一个词语的确定性内涵及范围。作为给定材料中的核心词汇,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仔细审视在材料语境下的含义和范围。
以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目所给材料为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劳动”一词,本身含义丰富,广义的理解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在本次写作命题者给定的材料中,“劳动”的含义则主要指向“体力劳动”,否则材料中“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这句话就不符合逻辑了。那么,写作所引导的“热爱劳动”的主题,自然是引导大家对体力劳动要有正确的认知,要多做一些体力劳动。
而部分考生以南仁东、欧阳自远等科技工作者的辛劳,甚而至于用李白、杜甫笔耕不辍等事例来论证劳动的重要性,就不够恰切,并不能解决本次写作要针对的现实问题——部分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自然不能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2. 审材料里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核心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的辨析,能够鲜明体现考生的思辨能力,呈现考生的思维品质。在不少作文题目里,材料提供的核心概念不止一个,而且这些概念之间不是简单机械的罗列,而是具有某种逻辑联系。这些逻辑关系有些需要考生自行梳理,有些则已经在材料中有了清晰的表述,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更多的后一种情况。因此考生在写作之前,必须要厘清这些逻辑关系,才能做到“全面把握材料的内容与含义”。
比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所给材料为例: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在本则材料里,有“强”“弱”两个核心概念,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对举关系,而是具有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强者滥用其强,也许会转而为弱;弱者勤自锻炼,也会变而为强。这种强弱变化之道,暗含人生修养、社会进步的发展之道,是命题者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所在。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所给材料与之异曲同工: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在材料中,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逻辑非常清晰: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练好本手是出现妙手的必要条件,妙手是练好本手的可能性结果;出现俗手则是不练好本手的可能性结果。对这一关系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对基础和创造之间的关系界定清楚,即:我们必须重视基础,基础打好了才有创造的可能;否则,就有可能得不偿失,有害无利。
事实上,在本次写作中,考生写作最大的误区就是将本手和妙手的关系简单理解为并列关系,非常多的考生呈现出的写作思路是:我们要重视本手,我们要追求妙手,我们要避免俗手。只将三者机械罗列,而不将它们的关系阐述清楚,显然是对材料含义理解不准确、不深刻。
3. 审材料里暗含的褒贬意图
命题者所给的材料不仅给考生提供核心概念和话题,同时也有其或显或隐的导引性,体现其价值引领的功用。
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目所给材料为例: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方式各不相同:有人直接移用,取“翼然”;有人借鉴化用,取“泻玉”;宝玉则根据情境独创,取“沁芳”。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移用、化用和独创各有其功效,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但是,在所给的材料《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个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宝玉所取“沁芳”艺术效果最佳,最显才情。自然,“根据情境独创”是我们最应推崇的创作方法。因此在审题立意之时,我们对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者,当有相应的褒贬和取舍。
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明确指出:“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围棋界高手柯洁却认为:“‘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对待“俗手”的态度,命题者的导引与真正下围棋时的选择并不相同。作为考生,自然当以命题材料所设定的情境态度为依据,才更显妥当。
由此,命题者所给的材料重要性可见一斑,它界定了写作的核心内容,是“本次”写作的起点,考生绝对不能随意抛却材料的情境、内涵,仅凭一词一句,或者依据自己的过往理解,随意生发。考生应该对材料条分缕析,仔细推敲,才是审题的第一要义。
二、审任务指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任务指令语既界定了本次写作的具体情境,也标明了本次写作的任务。随着近年高考作文题目结构的日渐稳定,任务指令语已经成为作文题目中的重要一环,其多元要求也成為“本次”写作的又一重要界定。
1. 审核心任务
在任务指令中,最首要的便是规定了本次写作的核心任务。
比如2020年全国Ⅰ卷,“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写作任务指令规定了本次写作的核心任务,考生必须在写作中,明确回答自己感触最深的人是哪个,且能将理由阐述清楚充分。显然,本次写作围绕的核心是“人”,而非由某一人身上引出的某一品质。
2021年新高考Ⅰ卷,写作任务指令语为:“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结合材料写一篇怎样的文章呢?“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给了考生依据,即从给定材料的论述中得到启示意义。换言之,考生应该有材料的论述中,发现观点,找到规律,进而拓展延伸至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如果忽视了这样一个核心任务,自然就会出现就体育论体育、只拘泥于体育领域强弱转换的写作,并不能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2. 审写作情境与身份、对象
在任务指令语中,命题者往往会给考生设定一些特定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指向社会生活,也可以指向个人的体验或者学科情境。尤其是社会生活情境,它意味着我们的写作要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写作的交流性、针对性明显增强。我是谁?我要写给谁?我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要选择怎样的表达方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因写作情境而受到限定。考生写作所用的文体、语体、表达方式都应尊重情境所需。
比如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的情境是面向复习中学全校同学的演讲,在写作的时候考生是“复兴中学”的一员,作为面向自己的同学的演讲稿,写作语言应该平等、尊重,富有感染力和引导作用。
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的情境是“读书交流会”,考生的写作应围绕阅读内容,和自己的同学畅谈感受,交流观点。应当用语真诚,流畅表达,观点明确,且具备一定的启发作用。
如果说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是考生“本次”写作的起点,那么,任务指令语则导引了“本次”写作的方向,决定着“本次”写作的终点。在审题过程中,考生万万不能轻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要圆满完成写作任务,一定要准确审题立意;要准确审题立意,一定要立足于题目所给材料和任务指令。考生在综合考量材料与任务的基础上,仔细分析推敲,在材料中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理清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命题者的褒贬意图;找到核心任务,明确写作情境,找准写作身份与写作对象,才能真正做到“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
责任编辑 廖宇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