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蒋永穆,祝林林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革命性转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总趋势。然而现代化运动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运动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在把握现代化规律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即由最初的“四个现代化”到“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中国道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五个方面”既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壮美画卷,又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个方面”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这“五个方面”是经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未来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与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与发展。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者谋划所有实践活动的价值旨归。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始终坚持以人民中心,通过革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彻底解决了中国人民“挨打”的问题;通过建设与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逐步解决了中国人民“挨饿”与“挨骂”的问题,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西方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先行者,而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广大人民却没有共享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中国是现代化的后发者,而生活在中国的广大人民却改变了自身的前途命运。其原因在于两者进行现代化运动的价值逻辑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资本逻辑主导下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即“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质言之,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资本增值的运动,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运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就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为绝大多数无产阶级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是没有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不仅强调生产力是衡量现代化活动的标准,更是强调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才是衡量中国现代化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准。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我们搞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第一,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第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邓小平看来,我们的现代化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邓小平关于现代化质的规定性不仅明确规定了现代化的目标,也为实现目标提供了总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进入新时代后,***总书记再次从人民立场的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阐述:“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阐述不仅是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也阐明了一个都不少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并将其概括为“十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是其中的宝贵经验之一。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活动始终都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自然也彰显着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表明了,中国现代化根基在于人民,而不在于资本;中国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在于人民,而不在于资本。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能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谋划现代化是我们党能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基因密码。
在鸦片战争后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先贤之士也开始了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自救运动。如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等人的“自强”与“求富”、康有为等人的戊戌变法、孙中山等人的辛亥革命等,但这些现代化运动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自救的目标。他们的失败不仅有缺乏坚强领导的原因,也有没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中国现代化探索与建设实践中始终以最广大人民利益来判断现代化的发展成效,并适时调整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与战略安排。在改革开放以前,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和经济上的吃饱穿暖。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实践活动,并提出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式进入中国特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全面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如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民能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更能有效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提升广大人民的自我能力、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已经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必经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实现了由现代化的模仿者到探索者、再到贡献者的转变。我们成功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显著的成就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贡献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其最终指向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现代化浪潮,而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没有使中国人民摆脱封建地主的压迫,反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民受剥削的数量和程度。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变了中国人民“挨打”“挨饿”与“挨骂”的现状,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从改变中国人民“挨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了主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傀儡的炮轰,长期处于“挨打”的境遇。中国共产党深知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首要前提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通过革命终结从属地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改变中国人民“挨饿”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通过进行土地改革和修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吃饭问题;在建设时期通过兴修农田水利,保障了广大人民的粮食安全;在改革时期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等,完全实现了全体人民不愁吃的目标。从改变中国人民“挨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彻底摘掉了中国人民“东亚病夫”的称号。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得到了极大增强。中国人民以更加自信、自立与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人民之中,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世界建设之中,提升了中国人民的世界声誉。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在学习现代化一般规律和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把现代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和中华文明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是有效推进现代化唯一模式的魔咒,还把灿烂的中华文明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中解救出来,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长期以来,在“西方中心论”话语体系的影响下,人们似乎都认为西方的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模板”,不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就不能实现现代化。然而,世界现代化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可谓弊端百出,因循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目标,反而会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打破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断言,而且还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即在探索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坚持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与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从现有的社会事实出发描述了资本主义所开辟的现代化进程,即“东方从属于西方”。似乎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其他国家或民族要实现自我的现代化,也要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而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定这样的观点的,并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是“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出发,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在毛泽东看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向其他国家或民族学习,但是不能教条式地学习,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可见,中国共产党既十分重视学习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更十分重视从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邓小平虽然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但他也强调要批判性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进入新时代,***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在***总书记看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并不是“万能药方”,并不能解决世界所有国家在现代化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现代化特殊情况和文化基因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中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自己的路”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之中,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体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深知完成这些任务,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资本主义后面,必须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因此,我们决不能学习西方的现代化制度模式,而是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分“两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各种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的这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即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历史经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走“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而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征程中的前进定力,最终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他们在建设现代化的实践中探索了数百年,并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我们回顾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并不是“灵丹妙药”,反而更像恶性肿瘤一样不断向整个社会和自然有机体蔓延。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已经过历史的检验,并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如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在国家四分五裂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政党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经济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在贫穷落后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且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经济发展韧性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加、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等;在文化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在面临文明难以赓续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实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等;在社会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在社会保障落后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实现了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发展、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绝对贫困彻底消除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等;在生态现代化建设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我们的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等。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产物,也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为人类谋进步与为世界谋大同;秉承和平发展的宗旨,尊重世界各国的文明形态,积极推动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朝着多样、平等与包容的方向发展。这就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对外掠夺与“零和博弈”的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运动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文明具有历史属性,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可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衰落。从历史上来看,世界上曾有典型的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其中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都在西方工业化浪潮中走向了衰落,湮没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相反,中华文明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侵略下却能摆脱危机,实现了文明的赓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和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不仅在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了中国的国情,也在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发展趋势和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态势。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易言之,随着工业化运动的发展,世界各国都不可避免地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工业化浪潮。一个国家或民族想要赓续自己的文明,或者在现代化浪潮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从近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从一开始便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人类的发展形成有机体。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毛泽东所谓的“国际主义”既要求我们从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来谋划自我的爱国主义运动,也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有胸怀人类的情怀,在实现中国人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人民的发展。在和平年代,邓小平从大格局来谋划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改革开放的科学抉择。既考虑通过与世界的互动促进中国的发展,也考虑通过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推动世界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因为“中国的问题,也等于五分之一的世界问题”。所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必须从世界大局出发,从整个人类出发。在人类面临“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的重大新抉择时刻,***总书记果断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可见,在***总书记看来,任何想要发展的国家都不能违背历史潮流,而“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西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化,大多数是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为本国的现代化积累资本、开拓市场与掠夺资源,从殖民主义战争到帝国主义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战争与侵略。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不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还为世界谋和平、为人类谋发展。正如《决议》所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我们不仅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为人类的解放和世界的繁荣而努力。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的同时,还参与到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贡献自身的力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坚决支持亚非拉人民民族解放和殖民独立运动,乃至组织中国人民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了帝国主义与支持了世界人民的独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断融入世界发展浪潮中。在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视角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维护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规则的制定。譬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应对人类气候变暖协议的签订与完善、推动人类发展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发展战略,在推进自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同时,不断推动世界各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比如,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塑、无偿援助非洲建设、无偿提供新冠肺炎疫苗等。
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国家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然而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史早已有力地证明了,西方的现代化方案不仅没有使他们走上现代化,反而使他们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世界性生态危机”等困境之中,最终导致他们陷入了发展的瓶颈。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的百年现代化道路探索中,成功走出了不同于西方“依附”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从属”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开创了新的现代化道路。正如《决议》所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适合中国国情特殊性的一面,也有值得世界发展中国家借鉴普遍性的一面。这种普遍性则是中国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主要包括强有力的领导、广大人民参与、适合本国国情、和平发展方略等四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有强有力的政党的领导。西方资产阶级的现代化历史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史都表明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实现现代化都将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从而有效扫除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二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的参与。西方的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整个现代化都是为资本增值服务。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人民只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摒弃人民工具论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坚持人民主体论的现代化新理念。三是要选择适合本国的道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直坚信西方现代化方案是所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选择,从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自动屏蔽其他现代化的可能性方案,从而导致他们努力多年都尚未真正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应当谨记:“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四是要走和平的现代化道路。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西方国家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嫁经济危机、干涉他国内政等来为自身的现代化积累各种资源,推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历史与现实却表明了,这种依靠非和平的手段依旧不能有效推动他们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秉持和平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就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现代化道路。我们不否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奇迹与所产生的影响,有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等众多因素,但根本上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优势铸就的强有力的领导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了锻造,提升了自身治国理政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根本密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续写辉煌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是众多内外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在众多因素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根本的政治保证作用。当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中起着根本性的政治保证作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自封的,而是源于共产党自身的优势,即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强大的理论创新力、强大的自我革命力、强大的学习力、强大的执政力、强大的政治优势与强大的制度优势等。这些自身优势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顶梁柱,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客观规律,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过程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够扫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相比具有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优势,使共产党能够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起领导作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段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列宁曾经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学习使共产党保持先进性,而先进性使共产党有能力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具有中国历史上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如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正是“最有觉悟”与“最有预见”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靠着强大的理想信念实现了中国现代化从“学习者”向“引领者”的转变。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独特优势使中国式现代化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能够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党任何时候都不忘密切联系群众。正如***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起着根本政治保证作用,中国共产党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得到了锻造。正如《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是相互作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并走在了时代前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也源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锻造了自身执政能力。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敢于斗争,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主要面临来自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西方资本主义与霸权主义等多方面的挑战,也面临政治上的欺凌、经济上的封锁、文化上的渗透等多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在伟大斗争中成长与壮大,锻造了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自我革命,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制定和遵循铁的纪律、“三反”运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与政治建设等自我革命方式提高了自身的组织力、号召力、战斗力,并永葆青春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根本密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再续辉煌的根本政治保证。正如《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赓续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每一根“神经末梢”,就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终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赓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积累了众多具体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同样,依据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来制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方略,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二,编制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同样,通过编制五年规划来推动中国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和宝贵经验。目前,中国共产党已经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并且中国共产党在编制五年规划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如“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及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第三,尊重地方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不仅注重顶层设计,精准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而且还尊重地方实践,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开展渐进式现代化建设探索。譬如,现代化建设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等。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依然要坚持地方实践与中央顶层设计相结合,从具体现代化建设中抽象出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根本指导思想,而这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实践不断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产生的科学理论及时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并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有力地阐释并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从而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有序推进。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教条僵化的理论,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此,恩格斯不仅强调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而且还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根据时代条件而不断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实践的行动指南。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根本指导地位,也十分重视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列宁曾经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不仅强调理论对于革命的作用,更强调“先进理论”对革命的指导作用。“先进理论”既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指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曾经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从中悟出基本原理,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新的理论。邓小平也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因此,要发挥科学理论的先进指导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伟大实践相结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之问,才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也正如***总书记所说:“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所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推动理论创新,既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送来曙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持续照亮前进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中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行”的伟大成果。所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真理性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的过程,还是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现代化还是以学习苏联为主。而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两次结合”得以体现。“第一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两次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遵循“第二次结合”的内在要求,始终扭住“中国特色”这个内核,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这根本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走在时代前列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能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与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自然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决议》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十个明确”,这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蕴含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性思想保障。这“十个明确”从“领导力量、目标任务、发展理念、发展布局(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发展动力、治国方略、战略重点、战略保证、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思想保障。即:明确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力源泉,明确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明确了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物质保障,明确了通过建设世界一流人民军队保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稳定环境,明确了通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和平的外部环境,明确了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艰辛探索的结果,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坚持人民至上凝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和赓续发展的主体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把握住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命运之门,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和赓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坚持胸怀天下调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和赓续发展的外部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和赓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理论创新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成功和赓续发展的根本思想保障。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重要原因。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相互支撑共同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根本前提,并在其中处于根本位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还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应当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宝贵经验与丰富内涵,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