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陈海龙
今天,如果你去西安碑林博物馆,相信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第一展览室中如迷宫一般的黑色的“墙”,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墙”,就会发现它是由114块石碑组成的,石碑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文字。这些刊刻的文字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著的经典——十三经,因为最早的石经完成于唐代开成年间,因此这些石经被称为“开成石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13部古书。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4000余件文物中,开成石经就占有100余件,为什么古人会不遗余力地开刻数量如此之多的石碑呢?这还得从这些石碑上的内容——十三经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极其活跃,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但过度活跃的思想并不利于王朝的统治,所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统治者们就十分重视统一主流学说。
西汉时,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从此以后一直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儒家思想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中国的主流统治思想。
虽然汉代尊崇儒家学一说,但是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朝廷实行过“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两种人才选拔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更重视对人才品行、道德等的考核,对才学的考核并不占主要地位,所以真正有才学的人并非都能得到任用。
从隋代开始,中国实行一种以才学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拔制度——科举制,这种制度相对而言更加公正。而对才学的考查离不开儒家经典,这就使得学习儒家经典与步入仕途完全联系了起来,读书人也开始痴迷于儒家经典。
今天我们手中拿着的课本都是由各位作者精心撰写,编辑仔细修改,几十位甚至上百位专家认真审校过的,这些复杂而辛劳的过程就是为了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同学。而有了印刷术的帮助,大批量地把正确无误的课本印制出来,我们才可以人人都学习到正确的知识。
印刷术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对世界的文化传播有着巨大的贡献。正是有了印刷术,才使得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有了获取知识的机会。但是在印刷术普遍使用之前,辛勤求学的读书人又如何得到这些课本呢?
没有印刷术的帮助,读书人只好借别人的书自己用笔抄录,但是在传抄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失误而将文章抄错、抄漏。在不断的传抄过程中,谬误也越来越多,最后读书人看到的内容和这些经典的原文有很大的出入,从而导致读书人对著作人的错误理解,这对痴迷儒家学说、希望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走上仕途的學子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严重问题,所以,朝廷不遗余力地刊刻一部可以造福于天下读书人的官方课本就十分有必要了,《开成石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了解了刊刻《开成石经》的起因,我们再来看看它是如何刊刻的吧。此时不能不提起两个人,一个是下令刊刻石经的皇帝——唐文宗,另一个是向皇帝提出刊刻石经建议的人——郑覃(tán)。其实在石头上刻儒家经典的历史由来已久,东汉和曹魏时期就曾刻过两部石经,作为官方标准经典供天下读书人学习。但可惜的是,到唐代时这两部石经已经被毁。在国子监任职的郑覃向唐文宗说明了当时在读书人中流传的儒家经典有很多错误、读书人正深受其苦的状况,建议朝廷学习汉代,在国子监中竖立石碑,将校正后的儒家经典刻在碑上。唐文宗听从了郑覃的建议,马上委派人员开始刊刻。花了几年时间,唐代人终于将12部儒家经典都刻录在国子监中的227块石碑之上。
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教育管理机构
蛋妙妙,你知道文中提到的东汉和曹魏时刻过的那两部石经分别是什么石经吗?经常阅读《奇妙博物馆》杂志的朋友肯定跟我一样,知道东汉的石经叫《熹平石经》,是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派蔡邕等人编写、刊刻的。但是关于曹魏时的石经,我还真是不了解呢。
曹魏时期的石经叫《三体石经》,因碑文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刊刻而得名。《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的我国第二部石经。
咦,你是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开成石经》包含了13部经书,为什么当时只刻了12部呢?
由于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乱,《开成石经》从原址被移走。北宋时,人们为了保护《开成石经》,将它移进了今天的西安碑林,成为西安碑林的第一批藏品,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西安碑林收藏了越来越多的石碑等文物。清代时,人们又补刻了《孟子》,这才凑齐了十三经。
由于各种原因,《开成石经》现在只剩下了114块石碑,它为研究我国书法和古籍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古人为我们留存下来的瑰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