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陈凯喆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稳定与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享受与愉悦。然而在社会中有这样的一类群体却难以切实地感受到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与快乐,那就是聋哑群体,由于其生理上的缺陷,他們在信息交流的方式与健听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截然不同,因而他们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总是落后于常人一步。而手语的视觉化构建在对聋哑群体进行关怀的同时,也能改善健听受众对聋文化的接纳与认知程度。本文是对强化手语设计的实用性,促进聋哑群体与健听群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对手语信息视觉化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聋哑群体;手语;视觉化
一、手语视觉设计的现状
1.我国的现状与问题
在针对聋哑人士交流的视觉领域方面,我国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手语图形化设计这一块。目前我国市面上大部分可见到的手语图形化设计,运用的场景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在手语相关教学书上,主要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是以临摹速写形式的手语图形化设计,速写本身的艺术特点就会在处理上显得比较潦草且随意,再加上只有黑白两色的视觉效果更显得枯燥沉闷,显然这样的表现方式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是很难提起他们对手语学习的兴趣的,而且过多的装饰成分不便于记忆,间接导致对手语学习的效率低下;二是以卡通形象为主的表现形式,虽然卡通的形象与手语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比前者速写的表现形式更吸引人,但由于卡通的形象比较夸张化,面部形象所占的比例要远远大过于手势的比例,所以这样的表现方式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在注意力上容易被转移到卡通的面部形象上,从而忽略最主要的手语手势图形部分。
2.展现设计的差异化
目前在视觉领域的手语信息设计,做的较为出色且有借鉴意义的是一个名为“欧州手语中心管理(ESC)”的非盈利性组织所开展的手语视觉项目,该组织将所收集到的40万个来自25个国家的手语词汇进行了记录,并且分享在了一个名为“spreadthesign.com”的网站上。之后于2014年邀请了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设计师——库尔帕·霍斯克(KurppaHosk)开展了一项名为“Spread the sign(手语传播)”的手语品牌视觉设计项目计划,该设计对该网站进行了品牌化的视觉重塑,整体的设计色调仅围绕黑、白、黄三个颜色,虽然简约但又不显得沉闷,很大的原因归功于暖黄色的选取,明亮颜色所带来的活泼感非常容易抓住受众的眼球。而该设计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手语的图形化的设计部分,设计师巧妙地将手语的手势形象与瑞典的手指字母进行了结合,让手语图形化的同时又赋予了字体的抽象化象征。
二、手语视觉设计的策略探索
1.手部视觉形象的构建
在手语中的手势视觉形象构建上,根据前文的研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在手语方面的图形化设计的表现形式大多数是对客观的手部形态现象进行写实化的临摹描绘,虽然写实化的手语图形适用于专业手语教学在图像材料上的补充,但实际上这种客观真实的表现形式在视觉上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它并不适合手语在社会中的普适化传播与推广,所以在手语的图形化设计上,要积极寻求新的视点,探索出具有大众传播性的设计形式。
因此在手部形象的构建上,要以真实客观的手部形象作为设计的前提基础,在保证易读性的同时,对视觉形象进行相对的抽象转化,体现出它的概括性,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饰细节。若需要结合面部形象于手语图形设计上,面部形象不宜过于强调,设计应以突出手势为主,面部为辅的主次顺序。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同时,要时刻保持手在整体画面中的主体地位,以免视线焦点被其他的表现形式转移。
在手语的视觉转化上,手势虽然是最重要的主体,但是在某些词语的表达上需要融入表情的补充方能对信息进行准确的传达。由此在表现手法上要到有意识的将整体的视觉形象夸张化,夸张但不突兀。但在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到的,整体画面夸张的协调感要做到一个较好的视觉平衡,整体的视觉效果要以手势的部分为主,手势所占的比例要夸张化,与面部形象的比例形成较大的大小对比,让受众一眼阅读的顺序首先是手势图形的部分。适当的添加一些和所展示的手语信息相关的视觉元素,加深受众的理解印象,提起受众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产生想要继续了解信息内容的想法。所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夸张的表现手法,在保证视觉效果突出的同时不影响信息的阅读感受,通过这样的视觉转化,让受众对传达出的手语信息产生的深刻印象。
2.设计的契机
文化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它影响着人们实际的交际行为与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眼界视角、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维度。而流行文化作为文化的延伸,是时代必然的产物,好的流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产物,也是现时代下的文化标志。因此在设计实践中是否能通过流行文化信息,诸如以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流行文化为载体,结合符合当下流行审美的视觉设计表现,去拓宽聋哑群体的社交形式,来拉近聋哑群体与健听群体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单一化的使用场景,手语的视觉设计要有更广泛的功能延伸。以轻松有趣的流行文化方式来作为设计的契机,来调节互动双方之间的气氛,让手语这种边缘化的语言以主流化的视觉语言形式呈现,从而大大提高传播力度,不仅能够同时适应聋哑群体与健听群体的视觉交流需求,还能唤起大众对聋文化的关注。
三、结语
聋哑群体作为构成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理应享有与健听群体同等的一切公民权利。这个时代是一个追求高度文明的社会,“无障碍”始终是社会、国家先进文明追求上最美好的憧憬。本文的研究让我们对手语有了更为全面且全新的了解,它不仅仅只是专属于聋人的文化,它还可以是属于大众的文化。期望本文的探索在能够启迪社会大众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提升聋哑群体对自身语言的自信,以及社会大众对手语主动学习的愿望。通过设计这一手段的介入,试图解决或改善因语言障碍而带来的种种困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参考文献:
[1]聂鑫.手语图形化的设计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8.
[2]余晓婷,贺荟中.国内手语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36-41+29.
[3]朱本浩.残疾人的心理特征[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10):102-103.
[4]朱庆祥,陶晋,郑阳.从生理的无障碍到心理的无障碍[J].艺术与设计(论),2009(03):164-165.
[5]刘珊珊.论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表现[D].北京印刷学院,2009.
[6]李艳芹.视觉传达理念下的手语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7.
[7]谭建梅.“手”在图形设计中的符号语义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8]刘珊珊.论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表现[D].北京印刷学院,2009.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