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时间:2024-05-05

孔珍

“幼小衔接”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热门研究主题,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研究占比大。近年来,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在课程上都尝试了创新,在主题活动、音乐、幼儿游戏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学者对其进行课程的创新。

一、关于“主题课程”的研究

在学前教育领域,关于主题课程的研究有很多,除了主题课程这种表述之外,相关的表述也有很多,比如单元主题课程、主题活动、项目活动、单元教学、方案教学等。以主题为“幼儿主题课程”搜索“2011-2022年”的文献,共检索到356篇文献,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2019-2022年,具体文献分布如图1: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幼儿主题课程进行研究,在一线教育教学中,很多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对幼儿主题课程进行设计并实施。在主题课程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在选择主题方面有不同的考虑。有部分学者是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也有部分学者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中的事情确定主题并进行活动设计。以国庆节作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从调查、绘画、审议、协作和分享五個方面让幼儿了解国庆节,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合作和探索。基于传统节日的幼儿主题式课程内容的实践研究为方向展开讨论,认为幼师在开展主题课程时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结合,逐步丰富幼儿的实践活动。基于班本化“清明节”主题课程资源,从五个方面探究幼儿主题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主题课程活动源于生活的也不少,以“宝贝旅行记”为例开展主题活动,以幼儿生活化的经验为基础,从多个途径支持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从孩子的兴趣和生活出发,以“纸想和你玩”为例开展主题活动,让平凡的纸成为孩子创作和游戏的素材。生活“多彩的秋天”为主题,设计了主题课程网络图,并且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家长资源等方面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

在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幼儿园并不单纯只是以某个主题开展活动,部分幼儿园会将主题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相结合,比如,有将主题活动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促进幼儿美育的发展;也有与生活自理、科学教学相结合,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发展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创造力。以“蝴蝶飞”为主题,围绕“审美体验”和“创造性表达”,运用语言、戏剧、美术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美好事物的欲望,促进幼儿运用不同方式表达与表现,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大班主题课程“山楂树之恋”为例,从秘、美、韵、源四个方面感受山楂树之美,落实幼儿美育。以“饭菜香香我爱吃”为例,主题活动的形式促进幼儿的自主进餐能力。围绕小班“吃饭香香”为主题开展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能力。以“茶叶探索记”为例,让幼儿认识不同的茶叶,并自己制作茶叶,在活动中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

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主题课程,以主题教学为主,但不同的幼儿园或者不同的主题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的能力的培养的侧重点并不同。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课程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将碎片化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进行科学系统的重组与整合,开发园本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并提出了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相关建议。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幼儿的学习经验组织教学,立足儿童发展为本位,在主题活动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对幼儿主题课程进行探索,通过主题探究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美的事物,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为重要方向,探讨在主题探究课程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开发幼儿的头脑,解放双手、眼耳口鼻等器官,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趣味演出活动的举办、构建游戏环境、进行游戏活动的评价等方式研究主题探究游戏中深入学习路径的意义,从而帮助幼儿深度学习。

二、关于“幼小衔接主题课程”的研究

截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知网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搜索“2011-2022年”的期刊文献,共检索到588篇文章,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1年,共201篇。其中“幼小衔接”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研究占比大,高达63.54%,在以关键词为“幼小衔接”搜集的期刊文献中共有420篇相关的论文。

近年来,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在课程上都尝试了创新,在主题活动、音乐、幼儿游戏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学者对其进行课程的创新。在主题课程上,以往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幼儿的知识传授以及技能的掌握,目前在幼小衔接主题课程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更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究以及幼儿的习惯养成和学习品质的提高。在大班的主题活动上,大改以前主题活动的问题,创新大班主题活动的理念,高度重视幼儿园活动区域的科学设计,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发挥的时间,同时加强家园合作体系,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进入小学打下基础。立足生活综合锻炼幼儿行为能力和思维品质,将主题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列队能力,第三阶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比如,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围绕“幼小衔接”开展教学行动研究,通过主题式课程、专题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小自然衔接,认为最好的幼小衔接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心理上的。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维度开发并实施了幼小衔接课程方案,显性课程的主题活动中包括入小学的准备课程以及适应学校的月课程。隐性课程以幼儿的环境为主,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针对幼小衔接对主题教学活动进行反复探究,以教师为基地,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书包节》《校园里的植物》《整理小书包比赛》《课间十分钟》《每天一个小任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社会性能力,同时以共育为原则,促进幼小衔接家园同步化。

综上所述,来源于幼儿生活和兴趣的主题课程,是在幼儿园的班级中,紧随幼儿现实生活的变化并围绕对幼儿发展有意义的主题来形成的一系列关联性课程,有助于幼儿在其中通过探索和学习,获得与主题相关联且比较完整的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认真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为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无痕过渡而设计和实施主题课程。

责任编辑 韦英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