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准确运用化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4-05-05

李仕跃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考生能用文字、符号、图标、公式等来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逻辑推理过程和结论。例如:2022年高考广东卷第20题结合材料化学及生物药物领域等前沿,对化学式、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及立体构型等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化学概念进行考查;2021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结合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与环境保护,对化合价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化学计算、元素周期律进行综合考查,是典型的化学用语综合试题。但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化学语言的不规范表达成为失分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词不达意,答非所问。文字表述试题所问的问题往往没有选择题直接明了,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题意,再组织语言形成合理规范的完整答案,但部分考生文字信息提取能力较弱,往往答非所问、辞不达意,切不中题目要点。

2.书写随意,不够规范。例如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镁的元素符号写成mg,氯化钠写成ClNa;方程式书写不完整:没配平、缺条件、少状态,沉淀和气体符号未注明等等;化学专用名词书写错误:如将“过滤”的“滤”字下的“心”写成“业”,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醛基写成“-COH”;书写电子式时,或是忘了未成对电子,或是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忘了加中括号;仪器不注明规格等等都是在学生高考答卷中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

3.学习死板,不懂迁移。文字表述试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把所学知识与现实情景相结合,最终得出综合性的答案。例如:碘跟氧气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该题如用迁移类比法便可轻易解答,从氯酸钾迁移到碘酸碘,再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碘酸根离子为IO ,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故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3)3,其氧化物的形式为I4O9。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生硬、死板,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

4.图表信息处理能力较弱。学生不善于用图解、图形、表格等形式表达化学知识和实验结果,反之,对包含化学信息的图形、图像及表格理解不透,图文转化能力差。

二、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高度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首先要成为规范化使用化学学语言的榜样,要表现出化学语言的科学性、概括性和准确性。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规范书写的榜样。板书应该规范、准确、整齐、美观,切忌龙飞凤舞、随意涂抹。要培养学生书写及答题习惯。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格式及单位,特别是一些实验操作、现象描述的文字表述题。

2.回归课本,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教材中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专业性和系统性,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特别是每个概念,符号、图表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在学习中,一定要回归课本,从中感悟化学语言,从而提高使用化学语言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各种化学专业术语,积累“化学词汇”,可以纠正学生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表达的空间,多读、多说、多评,可以进行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及学生互评,也可以利用角色换位,让学生上台执鞭当“小教师”,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由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

4.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高考化学的非选择题,要求考生用所学的化学用语、相应的文字表达对化学的认识,而考生对这部分题往往答不到采分点,有的考生干脆放弃。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限时专项训练,特别是填空题,最能规范学生书写。设置的题目要基于课本,联系实际,要具有开放性,以此推动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

5.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高考复习中,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但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学生反映:考试紧张,题目会做,往往少看了条件或看错条件,更有甚者根本看不懂考题,这都是审题能力不高所致。审题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及理解能力,是对信息理解、分析及处理的能力,也是学生科學严谨态度的考查。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在复习中要培养审题的养好习惯,要指导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总结解题经验,从各方面提高审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