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郑仲岳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成为大趋势。“高效学习”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研究中,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强大的学习工具,有利于改变“低效课堂”。下面试图总结学科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学科思维导图的内涵
历史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专业软件系统或手工绘制方法,运用图像、文字等要素对历史学科的思维过程进行形象化、结构化表述的学习工具。学科思维导图由刘濯源先生提出,他试图在英国托尼·博赞、美国大卫·海勒等人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根据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境,刘濯源先生将学科思维导图分为三种类型:1.归纳型:将史实与概念、理论分类归纳,组成系统的知识结构。2.分析型:用于分析史料,学科概念,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可用于对学科思维、学习策略的认知;最终发现历史学科的内在规律与特定。3.创作型:用于基于结构化思考的材料题解答、教师教学备课,拓展思维宽度与深度。
二、学科思维导图的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一)归纳型情境应用举例
树形图与气泡图,作为圆圈图的进阶版本。树形图用于分类,要求去除圆圈图中关联不明显的概念,把各个概念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树形图可以适用于单元总结。还是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树桩”,分出“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监察谏议制度”“选官制度”等四个“树根”,“中央行政制度”下在按照朝代排列“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度”“一省制”“軍机处”等,其他三个“树根”下排列相关概念,进而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概念网络。
(二)分析型情境应用举例
历史复式流程图用于分析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在中心圆圈填写历史主题,左侧小圆圈内填写一个流程作为原因,右边小圆圈内填写一个发展流程作为影响。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为例,中心方框内填入主题“选官制度演变”,左边画出一个大括号,列出不同时代的背景,右边画出另一个大括号,列出不同时代的选官制度、并点明影响。
(三)创作型情境应用举例
历史练习中的小论文题型让很多学生倍感头疼,特别是一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学生把答题要求和思维过程画出来,有利于整理思路,提高答题效率。例如,以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小论文为例,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解题过程中,首先使用括号图,列出答题要求并排成一列,“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简洁”“总结:呼应观点、拓展升华”。在这一列右边,挑选一个时代,根据历史阶段特征写出一个明确的观点,论证环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列出相关概念,并用一句话分析出特征,从而论证观点。总结部分进行进一步升华,体现唯物史观或者历史一般规律。通过这种方式训练答题思维,将更有效率。
三、绘制学科思维导图过程的原则
第一,形象化。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优先发展,抽象思维逐渐增强。学科思维导图绘制过程要符合其思维特点,要形象化。所以绘制过程要求图片优先,文字简明扼要,色彩对比明显,结构简练。
第二,规范化。在绘制过程中,字符的大小、线条的粗细、颜色要符合知识的主次、时序的位置等,在绘制过程力求准确、规范。而且,不同类型的学科思维导图适用不同的逻辑思维和不同的情境,也要求规范化。
第三,差异化。但是规范化不是千篇一律,要允许差异性。对于学困生,细化目标,提供多种类型导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偏好的导图去分析问题、表达思维,树立信心,促进成长。对于学优生,需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运用更复杂的思维导图,更严密的逻辑表述,鼓励创新点等,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容许差异性,鼓励差异性,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 徐国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