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数学班级学习合作共同体建设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

时间:2024-05-05

卢光

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看,六大目标中第一条目标表达了用各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对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进行体验;第三条表达了要从数学角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还有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独立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第五条表达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建立好学好数学的信心,要让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钻研精神形成。为实现这些目标,可以尝试通过合作学习,开展高中数学班级学习合作共同体建设,同时创设德育教育情境,使得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得到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种良好的氛围引入一种全新思路,促进学生愉快地、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高中数学班级学习合作共同体建设步骤

1.如何分组(合作学习外在组织形式的建构)

依据相关理论,我认为6人小组是最理想的方式。刚开始时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组建合作共同体,师生之间互相非常了解后,教师就需要适当干预小组的人员结构。

在合作共同体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角色,我将他们分为:领导者、促进者、记录员、小组成员。其中领导者和促进者是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任务是:第一,帮助小组形成学习、交流、合作的氛围,以促使每个同学数学学习上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第二,做好分工,做好各种记录。小组长要对小组内每个同学的不同天赋做出赞赏,并尊重第一个同学对小组的独特贡献,在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要使学习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领导者和促进者要努力发挥以下作用:

①提高合作共同体每位成员数学能力和水平;②在合作共同体成员中激发不同的解决数学问题和观点;③激发合作共同体每一个同学的主人翁意识;④激发合作共同体的创新性数学问题的提出;⑤提出问题,帮助小组的每一个同学思考数学问题;⑥确保合作共同体每一个同学辨别出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外部信息和各种想法;⑦运用有效而可靠教学与学习策略,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共同体成员个体的学习潜能;⑧鼓励以数学目标为中心的学习行为,创设一个耐心的、催人上进的学习数学环境。

我为学生的合作共同体提出了一些活动规则:①每一学期在合作共同体中需要指定成员作为促进者、领导者、记录员;②在每次数学学习讨论之前要制定基本规则,禁止个人攻击、讥讽和辱骂,学会倾听与包容;③在每次讨论之前可以指定一名成员拟定活动计划,计划包括完成每一细目为需要的时间;④要特别重视那些影响合作共同体取得理想结果的行为;⑤如果出现冲突,立即处理,原因:要使冲突具有积极作用,就要让冲突集中在问题上,而非集中在人与人之间;⑥鼓励所有合作共同体每一位同学就与当前问题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进行相互讨论、研究;⑦从学习数学的经验中吸取教训;⑧增强合作共同体同学对计划中结果的责任意识;⑨个别或以小组形式帮助个别同学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2.如何活动(合作学习的活动开展方式)

小组活动以互动法为主。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些同学毫无疑问是在浪费时间和产生了低的学习效果,而有些同学在小组的数学学习中则学得又快又好。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很多同学认为这是个性的冲突导致的。合作共同体中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和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原因:主要是缺少组织高效率会议的方法。我们尝试采用互动法去解决问题。在合作共同体中刚开始实施时,可能会觉得太受约束,但我们习惯了这一方法并掌握某些技能和工具时,这种感觉就会逐渐消失。

小组如何选择问题和分析问题呢?就一个问题,小组在采用互动法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就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要有一个清晰的表述,所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有代表性。识别、辨别、联想(与以前的经验)并简洁地表达问题对我们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挑战,合作共同体成员不要在尚未完全理解问题时就急于开始解决问题,因为如果界定了一个好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此一半的问题已被解决。因此,每位同学应该从数学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界定的事实和条件的解决路径,例如:从一道数学题的条件中去界定它是否属于恒成立问题还是最值问题,还是数列问题,还是导数问题等。

3.如何指导(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越来越渴望建立的。调查表明,学生已经非常认可了“善于了解、理解、尊重学生”的观点。而实际上,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实现学生充分参与、充分合作和充分互动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交流的互动中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倾听、交流、协作、分享。不仅在学生身上有体现,也应该在教师身上有充分的体现。数学课上合作交流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根据班级、合作共同体的具体情况,用恰当语言表达方式与内容,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充分展示各种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创设热烈气氛和积极情绪,及时注意各小组每個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作出及时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互动过程。

在课题开展之前,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题研究。学生应该根据数学老师的指导进行数学课题研究,也可以以合作共同体的形式进行研究,讨论而形成自己的课题格式及表达方式。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指导方案如下:

首先,数学概念小结、数学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解题方法小结、自己反思数学思想小结应该为归纳总结要有的步骤。

其次,给学生做研究报告时包括:合作共同体讨论过程、课题前期准备工作陈述、课题研究背景的描述、课题设计的思路整理、自身有何优势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研究后的感想(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在知识结构上还有什么问题、对自己研究的课题的总结)、提出对自己的希望。

再次,具体操作步骤有:

(一)由老师给每个合作共同体确定一个有关数学史料中蕴含数学概念的问题。

(二)合作共同体进行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要做以下工作:

(1)版面设计:以简洁、简单为主,对史料情境的数学表达应合理。

(2)对史料情境中的数学知识与概念的理解包括:①概念本质②内涵③外延④注意点。

注意:在抽象数学知识与概念时,尽可能加入自己的理解、体会,并在显示方式上清楚、简洁。

(3)应该给出相应有关史料背景的例题(不少于2题,难度要适中)。

注意:要给例题加一个定时器,有思考时间,而后才出答案,答案中要有基于自己经验分析理解,陈述自己的理解过程并告诉其他同学如何寻找关键词,引导同学们得出并抽象出相应解题方法,再给详细的解答过程。

(4)列出参考书目。

二、高中数学班级学习合作共同体实践反思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高中数学班级学习合作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充分挖掘教材中数学史料,容易形成相关德育的教育情境,有利于学生基于爱国主义教育情境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数学史料的课题研究,容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实践合作交流,形成学习合作共同体,挖掘数学内在美,创设美育环境,容易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数学的心态,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建立有很大的作用。

但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教师需要有更高的设计与指导水平,在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当学生的讨论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对数学内容在德育上的深度、广度与关联度,而教师需要时间学习,加强自己的德育教育专业水平,这也是矛盾所在。第二,学生构建的合作学习的学习研究深入程度不一致,教师的角色转变上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学习讨论所渗透的德育效果也会受到本小组同学的思维的限制。第三,合作学习分工细化,有时合作学习的组长不认真负责,就会导致小组间的組织趋于松散,影响到学习讨论的效果,从而也影响了德育渗透教育的效果。这是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方面,如何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还需要思考。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深度教学与课堂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9ZQJK002)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