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与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时间:2024-05-05

黄浩

思维可视化是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与问题通过图文转换或者图形结合来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摆一摆,弄一弄”,动手摆弄教具、学具,促新概念的理解,丰富表象

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于新鲜的概念、规则会感到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形象思维作为一种翻译的语言通过几何图形、模型组织等具体的图像、图形等,借助想象空间,在学生头脑中对概念进行理解构造。

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对于“数位”“位数”“计数单位”这三个密切相关而又各自独立的抽象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带领学生使用一根一根、一捆一捆的小棒,还有三档计数器、画一个数位顺序表(如图1,在中间摆小棒),这些学具和教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边摆、边说、边做,让学生耳熟能详、琅琅上口,以至于看见“数位”,就能知道指的是“数所在的位置”;提到“位数”就能知道指的是占了几个位置的数……

二、“畫、描、标、算”,可视化审题方式促形象思维能力持续发展

在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尚待发育成熟,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一些具象的手段,使抽象的文字、符号等转化成形象、具体的图示,这种可视化的思维过程,我们姑且称它为“可视化审题方式”。

1.“画、描、标、算”

“画、描、标、算”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初步的长、正方体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时就训练学生使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可视化审题方式。

例如,使用2个长方形,长都是8分米,宽都是4分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原题无图,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学生此时还不太擅长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教师便鼓励学生依题意徒手“画”——由周长联想到围成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从而画出示意图,接着“描”——描出与问题相关的长方形周长上的线段,“标”——标出这几条线段的数据,这时数量关系就比较能明显的呈现出来了,最后“算”——此时利用数量关系算出周长来也就不是难事了。(如图2)

2.“圈、数、标”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问题解决,训练他们学习“圈、数、标”的可视化审题方式分析题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如,有33个草莓,6个装满一盒,可以装满几盒?(图略)这类问题是除法的雏形,而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除法,对于分析这样的数量关系,仍需要直观的形象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6个装满一盒”联想到“6个一圈”的圈,再数出圈了几个圈,就是装满了几盒。接着过渡到递减的列式计算的方法,然后数一数,一共减去几个6就不能再减了,就是装满了几盒。同类情况如图3所示: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做标记和圈关键词。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词、重要词之下进行标记,以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