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堂提问的几个原则

时间:2024-05-05

邹振文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与预定教学任务而创建出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高效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是毫无目的的随便乱问,而应该在备课过程中事先设计,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行动态调整。它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意图必须要明确清晰。具体来说,这个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围绕本单元本文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来进行设计。例如,我们在进行《愚公移山》教学的时候,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有同学发现课文写到邻居小孩才刚长出牙齿就会去帮忙,很难让人信服?你的看法呢?你能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吗?

2.愚公与他的妻子的论争及他与智叟的论争,性质是否一样?

3.有人说愚公被高山所阻,与其几代人那么辛苦搬山,不如直接搬家更省事。但是,他不选择搬家而选择搬山,这样不是说明愚公确实很“愚”吗?

这几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是紧紧围绕如何正确地认识愚公移山的精神这个教学目标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和解决这几个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过程。

二、启发性原则

我们在课堂上的提问要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有了需要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的时候,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开拓。例如我们在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课文时,对课文“借题发挥”这个写作难点,是可以仿照钱先生这样逐步启发学生理解的。我们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据说杭州人民正在倡议重修雷峰塔,假设鲁迅先生还在世,你觉得他会反对还是赞成,理由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的这一个问题再度激活了学生本已有点疲惫的思维,他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有的觉得鲁迅先生会反对,因为雷峰塔象征着封建权势;有的认为鲁迅先生会同意,因为如今重修雷峰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看到同学们的思维已再难有突破了,教师再问了一句:“是不是雷峰塔就一定要有什么象征意义?”同学们一下子就开窍了:鲁迅先生把雷峰塔作为封建权势的象征,只是借题发挥而已,如今重修雷峰塔跟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关系。至于鲁迅是反对还是赞成,又有谁能说清楚呢?应该说,教师的这个提问真正做到了由浅入深地启发,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最终让学生理解了鲁迅在文章中所运用的“借题发挥”的写作手法。可见,只要提问得当,富于启发性,学生不仅容易理解问题,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会显得格外深刻、透彻。

三、适宜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也就是说提问的适宜性,应该包括“适量”“适度”和“适时”三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适量”既指所提问题的内容量也指提出问题的数量。一篇文章,可以提问的地方应该说是很多的,问题也可以提得很丰富。但是,在设计问题时,也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不管是问题的数量还是问题的容量,都应该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文章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来选择。一个问题所含容量过大或者过于琐屑,无益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而一次发问提出的问题太多,如不记录,对未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难以记住的。如此一来,提问就形同虚设。如教学《孔乙己》时,有老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孔乙己一出来,就有一个字跟随着他,那这个字是什么呢?

2.课文哪些段落或语句体现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3.孔乙己身边的人都讥笑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孔乙己在人们讥笑中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你觉得这一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5.大家读完《孔乙己》之后,能笑起来吗?心中是否还会有其他的感觉,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其实,这几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都是围绕“笑”这个“文眼”来提出的,理解了这个问题,就理解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适度”是指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问题的难易度最主要是要考虑本班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一般来说,标准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经过积极的思考之后确实能回答出我们所提的问题,即张富老师所说的“跳一跳,够得着”,这就是难易适中。当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认真了解、把握。

“时”是指我们提问的时机要合适,也包括解决问题的时机要合适。提问的时机把握得好,就能让学生的思维紧跟我们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发问过早,学生跟不上我们的思路,会茫然,会不知所措;发问过迟,学生已经理解了问题,所提问题就没有任何的效果了。同样,如果解决问题过早,学生都没有经过积极的思考,提问对促进学生促进思维的作用就丧失殆尽了,慢慢地学生就会懒开动脑筋了;而解决问题过晚,学生就会焦急、烦躁、失去耐心,这无益于保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活跃状态。《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把握解决问题时机的诀窍。

四、导向性原则

这里的导向性原则指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能够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为此,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开动脑筋,有所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当然,学生疑问的产生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培养的。在这方面,一般性的做法是:

1.在无疑处设问或者叫浅处深问。教材中有些内容看似简单易懂,无疑可问,但是要深刻地理解又并不容易。此时,就需要老师在此处设疑,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的境界。如一位老师在教《孔乙己》时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品的孔乙己是他的大名嗎?如果不是,那他有自己的真名实姓吗?”其实答案在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提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孔乙己这个形象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地位。学生的疑问就产生了,他们就会去思考,同时也会认识到有些地方看似浅显,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从而使他们在以后慢慢养成仔细探究的习惯。

2.引人争议之处设问。教学中不少的地方,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小到词语的含义,大到文章主题的理解。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无疑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会使学生的思维在争论的时候碰撞出强烈的火花。只要我们按此方法长期不懈地训练下去,又何愁激不起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不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宋代学者朱熹说,“学则须疑。”“疑”“问”在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使提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