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谈“闭目”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4-05-05

何秀钊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注意倾向容易转移,概括的逻辑性较差,难以发现事物的各部分或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在写作前出现思路闭塞,构思零乱,对故事的构架能力差的现象。我们应如何通过“解决问题”教学来排除这一教学障碍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写作辅导课上拿出五至十分钟来,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闭上眼睛,摆脱外界的干扰,尽量进入思维状态,步入“智力开发区”,展开丰富的想象。采取“闭目”这一环节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作用。

一、拓展思维空间

在写作辅导课上适当让学生闭目深思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主动去追想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寻找新的思路,开阔思维空间。例如,在辅导《穷人》这一故事的续编时,我采取了这一办法。1.引导学生有主次地观察课文中的插图。2.着重理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一场面。3.做如下的辅导:图上的桑娜怀着怎样的心情“拉开了帐子”?渔夫举起马灯看着酣睡的孩子,在感情上起了什么变化?接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假如孩子醒了,怎么办?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这一场景,去“听”他们的每一句话。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激发了。他们闭上眼睛,渐渐进入状态……接着我提问两位学生,他们都能有条理地说出所想象的内容,并紧扣中心。

课后在与学生的闲谈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他们说:“像看电影一样,一幕幕,历历在目。”在批阅续写初稿时我发现许多学生都能细致入微地把“看”到的场景、人物的表情变化及动作刻画出来。

二、培养想象能力

一些抽象的场景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摸索、创造,形成新的解题思路和写作构思,作者可以摆脱个人生活的小环境,形象地掌握自己没有感知和无法感知的事物。如我在輔导学生写《雨中情》这篇习作时,也是从学生的闭目中取效果的。具体做法是:

1.让学生弄清楚本次写作的要求后,郑重强调:要把自己摆进去,并确定“我”在故事中的地位,充当什么角色。2.列举两个片断:①我头顶书包,一边咬牙切齿地咒骂:“这鬼天气,偏偏在这个时候下雨。”一边踉踉跄跄在向那个顶伞的同学奔去……②一个跛脚的女同学走在我的前面。突然,她身子一斜,右脚向前一滑摔倒了!……3.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和片断闭目思索十分钟,定下心来,细细品味,从中捕捉人物的特点,想象那动人的一幕。4.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把刚才的境况和人物的特点说出来,互相补充。5.布置习作。

初稿交上了,有个学生写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场面:在一个大雨倾盆的上午,“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残疾女同学摔倒后想扶她而最终又没有扶她。在“我”愧疚不安时,自己却重重地摔倒了,这时她走过来,向我伸出一只柔弱的手……

小作者被片断②的情节吸引住了。她对已有的表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她针对片断②的情节在闭目中展开想象,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重新组织材料,产生相应的形象来理解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人物的新形象,故事的新情节。

“闭目”不仅在写作教学中有如此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适当使用也是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完成“感知——认识——整理”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