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刘向强
德育课是目前小学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随着新课改等体制的大范围落实,教育部门对德育课教学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明确了德育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体系构建中的关键地位。因此,如何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德育教育思路进行改革,将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相关教师给予足够重视。
一、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来看,由于其年龄较小与社会经验的不足,各类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在此期间若是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极易使小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偏差,最终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体系构建的成效。对此,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影像等手段及时矫正学生的三观,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另外,德育课的有效落实,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疑惑,使学生免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通过课堂游戏、社会实践,可培养较好的合作精神,确保德育及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持续处于和谐的氛围内。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实践体验,确保教师能够基于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思维认知,拟定方向明确的活动方案,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做好体验活动流程的管控,并及时给予课程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主要包含了亲历性、体验性与互动性的特征。
亲历性是指基于学生主动体验得来的知识与经验,比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在知识的认识上更深入也更客观;体验性是指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类情感元素,由此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德育教学重点的措施;互动性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通与交流,只有确保实践活动后,能够给予及时的引导与心理疏导,才能使德育教学的质量得以保障。
三、小学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
1.劳动体验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兼具的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家庭与学习环境,为将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和谐氛围奠定基础。从德育培养角度来看,劳动能力的优劣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准,只有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中,能够彻底理解“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才能确保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效果得以保障。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德育教师可以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体验,帮助打扫学校周围的街道,帮忙清理校园内的垃圾,通过一定强度的劳动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劳动工作的不易,以此矫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加爱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成果。其次,德育教师也可以留下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家庭劳务中,通过洗碗、拖地、买菜、管账等工作,更好地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通过此举能够较好地维护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使学生与父母原本的紧张关系得以缓和。
2.角色模拟体验
角色模拟体验通常是指在德育活动中通过扮演其他角色的职位、身份获得经验,由此增强学生对相关职位与角色的认知,使自身德育认识得以完善和充实的教学模式。通常而言,教师需要确定角色模拟体验的要求,并说明任务目标,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才能使角色模拟体现的效果得以展现。为了使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行为习惯,德育教师可创建食品商店、菜市场等情境,而后让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对双方的言语与行为提出要求,并通过阶段化的场景,使学生逐渐发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通过“售货员”与“顾客”的语言互动让学生明白“钱应该怎么花”、“那些钱可以花,那些钱不需要花”,由此将学生培养成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
3.情景体验
情景体验多用于德育课堂活动难以覆盖的课程内容中,通常需要多媒体设备通过影像、音频、图片等材料刺激学生的感官,并由德育教师做好课程引导,才能使德育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中,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述家庭相关的课程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家庭关系的情景剧,并在影像观看之前,由教师提出诸如“主人公为什么和父母的关系很紧张”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摩影像,才能避免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偏离教学目标。待影响观摩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作文的形式阐述自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感悟与体会,在教师的引导与情感渲染下,便能够使学生对于亲情的理解更加深刻。
再例如在讲述民族精神相关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我国抗战历史题材的资料,通过影片或图片,向学生更好地展现可贵且可敬的民族精神,并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抗战年代生活的艰难与战争的残酷。通过影像资料与教师的阐述,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同时也更能够明白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4.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某项事物与情境环境,加深对事物与德育理念的理解,以此拓展学生视野同时,也更便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调查、访问与参观的方式,引领学生步入实践活动内。
例如在讲述自然环境相关的课程内容时,德育教师在基本内容结束后,便可以带领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进入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场所,通过污水处理与发电排污的调查,更切实地感受到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四、小学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对策
1.引入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现代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转型提供了技术更先进的平台,通过多媒体使得德育课的知识点与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文字中,能够基于直观的影像帮助学生更迅速地了解德育课程的内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凭借影像、音频的配合,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资料共享渠道,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系构建效果更加可控。
例如在讲述民族精神相关的课程时,教师便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将各类视频元素融入教学方案内,而后随着课程的深入与讲述,适当插入影像,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精神的演变历史,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2.开展游戏实践
小学生们年纪尚小,难以在课堂内完全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做一些游戏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小卫士”“少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过马路时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或者在社区中开展一些捡垃圾宣传法律或者敬老助残的活动,这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每个人在生活中以及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只有每个人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其他责任,整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好。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准备一些小游戏,如你画我猜或者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明白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谁,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以及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提升自己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实践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在积极参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提高对德育的感悟。
3.落实课堂反馈
小学德育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及时提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还有学到的德育知识,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能够收到学生们的真实反馈,教师可以在很快的时间中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根据情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更容易接受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其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与要素,在德育课程开展期间,应做好课堂教学流程的把控,并做好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估,确定潜在问题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意见,再融入后续的德育教学方案内,确保每个德育教学环节都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准显著提升,并能够确保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完善。最后,教师在德育课教学期间,应以身作则,嚴格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并秉承人文关怀的思想落实教学工作,使师生的关系更和睦,才能让学生更关注德育课的内容,便愿意积极响应体验式教学的各类活动。
五、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德育课中的有效落实,既能够使德育教学工作摆脱书本文字的束缚,通过影像、音频与图片等更为直观的资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教学内容,同时凭借实践活动,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可切身体会的知识交互平台。故而,在论述小学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期间,必须明确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与内容,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案,才能使小学德育课教学的质量得以更全面的保障。
责任编辑 邱 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