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

时间:2024-05-05

杨碧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小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时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文字的最佳期。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为了使低年级学生主动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强识字能力,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为低年级学生打开识字的天窗,有效进行识字教学,让他们走进海阔天空的识字境界。

一、遵循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汉字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起源于汉族的劳动与生活,运用造字原理,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识字的兴趣。汉字主要有四大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识字,使之收到良好的效果。

1.图文结合,学习象形字

象形字来源于图画文字,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用文字的线条画笔画,把要表达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学习这类文字可以图文结合,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日”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分离符号,学习指事字

指事字一般由一个独体字加指示符号组成的,利用标记记号指出事物的要点。教学指事字的关键就在于明白指示符号的位置和表示的意义。如“本”在树木的根部加点儿,指示那里是树根。“末”在树木的顶端加一点儿,指示那里是树梢。“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

3.分解組合,学习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种新汉字,组合方式较多样,如:两个“人”可以组成“从”,“人”和“从”组成“众”;两个“木”组成“林”,“木”和“林”组成“森”。

4.比较异同,学习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组合而成的。用比较异同的方法区别形声字,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保护庄稼好卫兵》,认识清、晴、请、情、睛、蜻六个字,让学生区别偏旁,记住右边的“青”,用换偏旁的方式就很容易记住这六个字了。

二、运用多种方法,增强识字能力

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独立与自由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方法的支撑,有效的识字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让学生乐于识字,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1.故事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听故事的乐趣,又可以从中识字,可谓两全其美。如学习“阔”字,讲了《杨修修门》的故事,说的是曹操在门上写了“活”字,杨修意识到曹操嫌门大了,便把门拆了重修。一年级上册故事《小松鼠找花生》,教师一边声情并茂地讲故事,一边板书字卡“松鼠”“花生”,学生很快地记住了这些字。

2.猜谜识字法

猜字谜富有思维的挑战性,在说一说、动一动等形式猜出谜底,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让思维得到训练,还能从中识字,可谓一举多得。如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第2课《小小的船》,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拼音自主学习了生字,然后出示谜语:“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一点一点大。”“土里出太阳。”让学生猜谜底,学生很快猜出了谜底是“两”“头”“里”。又通过做动作猜字谜,教师一只手罩在眉眼处,做出向远方眺望的姿势,学生很快猜出了“看”字。学生在愉悦的气氛里,兴趣盎然地识字,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3.部件识字法

部件又称偏旁,是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让学生用部件识字,简单又容易记住字,是低年级学生较常用的方法。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识记生字,用“了”加“一”就是“子”,用“人”加“一”就是“大”,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子”和“大”,还可以根据部件编成朗朗上口识字歌。

4.游戏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寓教于乐,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关于反义词的汉字:大、小等十二个字,我运用游戏“击鼓传花”,鼓声响起就传字卡,鼓声停,字卡在谁手上,谁就站起来认读,读对了,其他同学就跟读两遍。读错了,再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的读音。学生们在游戏中轻松学习识字。

教师在识字过程中,根据字的字义和特点,选用相应的识字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会到识字的快乐,增强识字的能力。

三、注重正面强化,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识记的汉字有正确的认识,得到正面的强化。美国心理学家罗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对最先输入的信息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形成首因效应,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亦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如我在教学认识“今”,就直接出示,而不是和“令”同时出示,让学生们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字同时出现,学生就会混淆这两个字。在识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一印象,注重正面强化,提高识字效率。

四、链接生活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将课内识字引向课外识字,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从马路路牌、街边商店、广告标语等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做识字的有心人。若不认识的字,就查查字典或向身边的人请教,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中识字,交流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展示自己识字的成果,学生会说“我在路牌认识了‘人民路”“我在街边认识了‘报刊亭”“我在家门口认识了‘报刊亭”“我和妈妈去看电影认识了‘电影院”……学生们在展示活动中学会了交流,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正是识字的关键时期,培养识字兴趣,增强识字能力,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让学生越来越聪明。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在“会识”的基础上“会用”,用认识的字组词、造句,实现“识用一体”,增强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