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小组合作讨论的正确打开模式

时间:2024-05-05

潘小斌

一、高效力值的小组合作讨论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表,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为“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包含以下方面:学生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小组合作讨论指学生们在课堂上就某一文本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之间彼此回应,在彼此回应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学习方式,在此学习方式中教师只是作为辅导者或向导,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开展讨论。这种形式是合作学习在我国最普遍的运用形式。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在分析性、认真聆听、引证、尊重地表示异议以及讨论推理、准确阐述、批判性思维和开放的心态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实现智力和认知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和显著效果。

二、小组合作讨论的正确打开模式

(一)适当的文本

一节成功的小组合作讨论课的第一个关键要素是文本。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作为小组合作讨论的文本,按照美国Michael S.Hale在《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中提出:一个高质量的文本的基本定义是,它是丰富的、重要的,并且它针对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譬如经典文章,因为它们是关于人类在不同时代和文化中探讨的相关主题,善与恶,生与死,爱与情,等等,它们提供了开放式研讨的肥沃土壤。此外美国国家人文教育中心2002年将研讨文本的特点归纳为:是思想和价值观的集合,探讨多种思想和价值观;对于参与者来说,挑战水平和难度应适中。

按此标准,六年级下册课文中《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适合小组合作讨论的文本。《跨越百年的美丽》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涉及信念、荣誉、金钱、容貌、艰辛等,是思想和价值观的集合,是丰富和重要的;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蕴含在词语和句子中的,需要学生去思考、研究、讨论的,所以对学生们来说挑战水平和难度是适中的。

此外群文阅读非常适合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比如一组关于长城的文章《万里长城》《在长城上》《中国大地上的长城》《长城的价值》,一组关于声音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春天的小雨滴滴滴》《王小玉唱戏》《看戏》《听时光飞舞》《口技》,等等,这样的群文阅读合作讨论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而且给课堂带来更多可能性丰富性。

(二)恰当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课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合作讨论的问题。

好的讨论问题最重要的标准是要有研究性。研究性意即这个问题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需要深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有助学生能力提升和思维成长的。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提出的问题学生觉得有意思,有浓厚兴趣,有研究的热情。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简明清晰的。即学生一看问题就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不会产生疑惑和不解。问题清晰的关键是尽可能简洁明了。提出的问题难易度要适中,太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太难学生无从着手,就会没有积极性和热情,讨论就失去意义。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多,不能过于零碎,问题要针对教学目的提出,一般两三个就够了,最多不能超过四个。

譬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 居里夫人有哪些美丽?

2. 作者用“跨越百年”形容“美丽”,你怎么理解?

3. 你对美丽的看法有什么改变吗?

怎么看待长城,在这组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这样?你的看法是什么?

再比如要通过《正月十五棒棒会》这篇文章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节奏感,可做以下设计:

先自己读文章,把文章中字数在7个字以下的句子标出来。

然后讨论:这文章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跟句子的长短、词语的位置有关系吗?

比较下面两句话,感受第二种写法的优势,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一种写法: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第二种写法: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

长句子改成短句,不但意思不变,节奏感增强,而且还多了很多趣味。请讨论后将下列句子改成短句,你能这样修改自己的文章吗?试一试。

句子: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小水珠“滴答”“滴答”落到蚯蚓的宫殿里,把他们的宫殿弄湿了。

(三)明确的要求

1. 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学生有明确分工,可以避免只是一两个学生忙活;可以给那些想参与又怕被人笑话的学生一個充分的理由;可以督促懒学生参与讨论,不让他们置身事外;可以让每个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人人参与才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的分工由教学目的及讨论的内容决定。

譬如要合作讨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安排学生负责的工作:学生组织讨论,要每个学生都发言,发言要紧扣文本,2号学生负责记录每个同学的观点并整理,3号学生负责打听其他一两个组的观点及理由并回来转达,4号同学负责本组发言,评判别组的观点与自己组的观点的同与不同,表态相同意见或阐述不同观点。

学生明确要负责的工作,就会积极行动,这是合作讨论非常重要的一点。

2. 要遵从基本的讨论原则

倾听、发言都要尊重其他人。在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要认真听,注意听同学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理由是否能证明观点,注意记录要点,对自己不赞同的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来:“你这样说有自己的理由,不过我觉得……”,阐述自己看法的时候要有理有据。没有文本支持的发言,或者站起来才临时组织的纷乱的陈述,以及引用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大忌。这些需要老师在合作讨论中不断要求学生、训练学生、提醒学生。

發言要尊重文本,联系文本。有的学生不看文本,不思考,发言的时候随便说,有的老师对这种现象也不在意。如果这种现象不杜绝,就会让学生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这是很糟糕的。要求学生思考、发言紧扣文本既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又可以锁定讨论,强化学生的阅读和转述的技巧。

(四)及时的引导

小组合作讨论课成功的第四个关键因素是老师及时的引导。

认真观察。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巡视课堂,一是观察学生参与的态度,是否只有部分学生参与, 不积极的、不愿开口、交头接耳说闲话的或者看起来茫然不知所以的学生,看到了要提醒。如果分工明确这种情况会比较少。二是观察组织讨论的学生是否能有效组织,组织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否需要老师帮助。

注意倾听。注意听学生是在不断深入理解还是用不同的话重复相同的意思,就同一个观点在不断重复,只不过表述不同而已;学生讨论是否跑题;对话是围绕文本吗?学生们是不是在不同观点间跳跃,而不深入地探究;讨论仅仅是说出自己的观点,还是学生们之间的彼此回应?

适时引导。当学生陷入胶着时提示学生:你能在文中找到支持吗?当课堂出现沉默时,老师必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沉默, 是因为现在的思路已经山穷水尽了,还是因为学生仍浮在文本的表面上,等着有人来告诉他们如何思考,然后迅速做出判断是指导思路还是提醒文本,应该进入下一个问题,还是引导学生转向文本的另一个观点。

一节好的小组合作讨论课,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果设计和引导得当,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学生们可能提出之前任何人从未有过的观点,那些书面表达能力欠佳的学生很可能在讨论中脱颖而出,中心讨论会很有趣,很热烈,对学生来说是激发活力的最好学习经历,这就是小组合作讨论的迷人之处,老师们坚持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的不二理由。

责任编辑邱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