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形与几何》有效性复习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5

林雪聪

《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其中性质和概念非常的多且杂,因此如何对这一部分进行有效的复习是小学教师要着力研究的课题。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综合应用串联知识点、理论实践相结合和题型归纳三个方法,提升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复习的有效性。

1.串联知识点,触类旁通

《图形与几何》这一课中有大量的知识点,稍不留神就会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混淆,比如有很多学生会不小心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混淆,而实际上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是边长的平方,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长乘宽,两者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再比如有人会将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混淆,而实际上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不仅计算方式不一样,其涉及的概念就不是一个类型的。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知识点的串联,让學生能够触类旁通,只要记起一小块知识点就能立马回忆起大部分的知识点并最终在学生脑海当中建立起知识体系。为此,教师在准备复习的例题时应当尽量选择综合性强的例题,让学生在解一个题的过程中能复习多个知识点。比如,为了让学生不仅复习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复习到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已知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现要求利用这个纸片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并求这样裁剪之后的剩余纸片的面积。”在这个题中,首先要求学生知道从正方形中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圆怎么剪,也即让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裁剪下来圆的半径为2厘米,从而裁剪下来的圆的面积为4π平方厘米,而且还要求学生知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边长,也即总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如此一来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内接圆的面积即为剩下的纸片的面积,也即为(16-4π)平方厘米。在这个题目当中,不仅用到了正方形的相关性质,还用到了圆的直径和面积的相关性质,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够让学生从一个整体去把握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知识点理解

在学习当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的应用,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需要一定数量练习的学科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图形与几何》这一课当中有大量的图形概念与性质,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性质,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不仅要复习相关概念和性质,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的“实践”来巩固这些“真理”。例如,在复习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时,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到圆柱体的形成和体积计算公式,也即通过长方形的旋转或者是圆形的移动得到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则是圆面积乘以圆柱的高,这些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决定学生在实际解题中的表现。在让学生充分回忆起这些概念和性质之后,教师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选择与这些概念和性质有密切联系的题目供学生进行训练,以达到在“实践”中熟练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深化理论指导作用的目的。比如,还复习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可以出一道这种类型的题目:“已知一个原先装满水的圆柱形水桶的桶壁在某天夜里被一只老鼠咬了一个小洞,洞口离地面1米,并且已知在第二天主人发现洞口存在的时候桶内只剩下4π立方米的水,求该水桶的底面圆半径。”在这道题目中,通过实际问题的具体化让学生对圆柱的形状给予充分的想象间接考察了学生对于圆柱体的概念,然后又在计算当中充分考察了学生对于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既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熟练圆柱体的计算方法,又能有效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导致的对该部分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在这种不断的“理论-实践-理论”良性循环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够不断地深化。

3.注重题型归纳

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复习当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串联知识点以及通过大量练习来深化知识点的理解之外,还要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题型意识,不断地总结各种题型的解法。其实,如果将《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的各种题型掌握的了然于心,学生在面对千奇百怪的题型变换时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师进行这一部分的复习时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处理,然后对于每一模块可能出现的题型进行归纳,比如在求一个立体的体积时,就可以按照“已知某一部分的体积,要求另一部分的体积;已知某一立体的体积,要求立体的某些性质;已知立体的某些性质,通过立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间接求取立体的另一部分性质”这三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处理,针对不同的题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策略。在总结好各种题型之后,学生不仅可以对各种题型了然于心从而积累解题经验,还能在真正考试之前快速地回忆相关题型的解法以防止考场突发状况的发生。

责任编辑罗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