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5
邱一红
作为教研员,听课评课是家常便饭,最早到学校去开展教研活动,只凭随身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来听课评课,课后只能跟教师们“斋讲”“素评”。教师们也只有“斋听”“素记”,没办法在交流分享中即时直观展示自己的观课感想。甚至有些学科教研员只会要求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而自己却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一窍不通,教研活动仍用“一言堂”方式,导致效率低下,效果不尽如人意,很难让教师们信服。
近几年来,随着平板电脑、思维导图、电子白板多种工具和软件的迅速开发使用,我开始摸索它们的各种教学辅助功能,发现在听评课中合理使用这些现代信息工具,对于梳理教学过程和思路有了很大的突破,大大提升了教研活动实效性。对于教研员而言,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顺应时代的需求责无旁贷。
一、借助手机版的思维导图APP,便捷记录和梳理听课思路,为互动、交流、分享提供清晰的评课线索
传统的听课记录,仅靠一支笔一本笔记簿,记录下来的文字凌乱繁杂,条理不一定清晰,却又无法修改,听完也懒得再梳理,这样,听课者回来后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是不大的。用手机上的思维导图APP记录听课流程,不失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除了用一些电子白板里的思维导图功能,在观课中,用手机版思维导图APP做听课记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摒弃一些笨重的电子设备,在记录过程还可以随时修改,随时拖动位置,只需手机在手,便轻松将教学环节整理得一目了然。
有一次听课,执教老师上的是三年级的《哪吒闹海》一课,课堂很精彩,听课老师一致拍手称赞,可每一个环节是如何做到环环相扣,这些环节为什么这么设计,估计很多老师也是云里雾里,其中的门道还摸不清。
课一上完,我就通过手机个人热点将这份边听边梳理的思维导图上传到微信,从微信下载到电脑,直接投到大屏幕,为教师们剖析这节研讨课的设计亮点、教学意图以及运用了哪些新的理念。这样,通过这张思维导图的清晰演示,观课老师就明白了:中年段生词教学的重点落脚点在哪里,如何将五个板块的教学联结起来,如何体现语文要素的递进式落实,如何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新理念下的课堂设计及实践操作就清晰起来,这样的课例研讨活动对于观课老师而言,是可以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的。
二、借助电子白板软件对听课评课进行即时反馈,生动直观也更有针对性
(一)利用电子白板里的思维导图,帮助老师梳理再教设计,创设互动教学过程,转变学习方式
作为学科教研员,指导老师上好课是职责所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课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是教研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如一位老师在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雾在哪里》一课,第一次试教时用的是线性教学设计,即从头到尾分析课文,40分钟课堂里学生学得很枯燥,教师也讲得口干舌燥。听课中,我通过挖掘文本内容,重新选取对学生语言发展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学习任务的驱动,听课时我导入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把文本内容疏导出来。评课议课的时候,我先展示电子白板演示思维导图,教师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一边和学生一起将课文线索梳理出来:“雾要把谁藏起来-于是他就把谁藏起来-最后无论是什么,还是什么,都看不见了。”文章就是按照这样的表述肌理安排了几个结构相似的段落。议课的时候我建议,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了第一个片段之后,后面的片段均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来输入文字,整理课文线索。在教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亲自参与思维导图的梳理,这样的课堂有了互动,有了参与,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是对于课堂的调控,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接着我再出示思维导图,将课文中略写部分进行了教学建议,淘气顽皮的雾还要把哪些东西藏起来呢?你会帮着作者写下去吗?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的线索,后面仿照课文就有了说和写的“线路图”,学生的说写训练等语言实践活动就更有实效了。
这样的“颠覆性”的再设计,依靠的工具就是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这位教师借助新的教学设计和通过电子白板嵌入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打破了陈旧的教学模式,也为参与听课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显然,这些课堂模式的变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的收益者当然是学生。
其实,灵活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在课堂的即时生成,可以为学生建立清晰良好的导图框架,这点已在不少的课堂上运用。而用这样的方式开展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建议,相信很多教师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课堂行为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正是新课改的方向。
(二)推荐指导教学中合理使用电子白板的其他功能,极大辅助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电子白板是一款专门针对课堂教学开发的软硬件一体的教学设备,通过利用其工具自身的优越性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电子白板中的田字格功能和拼音现场书写功能,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是再实用不过的了,如教学“雾”字时,一键导入田字格进行归类识字教学;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采用了“连续”功能和发音功能,让学生对字音和笔顺有了直观的认识。
此外,像某些電子白板中的“古诗词”功能不可小觑。分年级的古诗一键导出,诗人简介、写作背景和诗句翻译一目了然;作文教学中师生还可以在电子白板中进行勾画、批注、修改、赏析优秀文段……在教研活动中,我强烈推荐并具体指导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合理使用这些工具,辅助我们的教学。
例如,前几天,在我市特殊学校诊断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智障的孩子特别不能集中专注力。在研讨活动时,我让他们启用电子白板的其中两个功能进行教学:“课堂活动”和“蒙层”。如特校老师执教自闭症的孩子上《圆的认识》,我建议老师用上“课堂活动”的“趣味分类”的功能,将圆形与其他图形分成两类,让学生动手拖移不同的图形进行识别,学生非常感兴趣,直观认识了圆形和其他图形的不同,用“克隆”功能更让孩子们感到新鲜、惊奇。还有一节只有一个智障孩子的课堂——《我要打电话》,听课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不感兴趣,很难配合教师讲课。课后我建议,利用“蒙层”涂出奖品的方法激励这个孩子,再教时发现,学生对学习有了期待,有了动力,教学自然也就有了效果,当然这些功能的使用对于其他正常孩子的课堂,更能助力于他们的学习,更能焕发出孩子们生命的活力。
三、教研活动中,借助平板电脑插入现场的视频片段、图片,使剖析课堂更真实可视,化抽象为直观
平时的教研活动,教研员能及时制作PPT做评课用就很不容易了,如今我使用的平板电脑加电子白板做现场听课点评,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特别是借助某些电子白板中的“多媒体”功能,插入现场录下来的教学视频片段,评课时还原课堂情景,为剖析课堂现象提供真实的再现。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哪吒闹海》时,我直接录下了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哪吒的“一摆”这个动作的视频片段,当课后教师们仍在辩论,朗读这个动词到底该用轻声还是要重音的时候,我再现这个环节的视频,让教师们直观明白,哪吒的“一摆”是不需要用大力气的,因为他功力大,本领强。老师们在视频回放中,也再次感受教学中对比教学法的引导得当,同时更加理解了什么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前不久,我在参加2018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时,对一些特别精彩的课直接用平板录下来,剪截了部分精彩的片段,回来为教师们培训统编教材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插播这些课例来诠释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让没机会到现场听课的老师也一样能感受教改新动态和新理念。例如,对于三年级统编教材的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预测”中,教师通过宁夏参赛老师的小视频,直观感受“预测”单元的教学要体现“预测要有依据”“预测的评价要多元”“预测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等新要求、新策略,这样可视性的教研培训,让教师们对新教材的新教法有了更加明晰的理解,这种培训就更接地气和可操作性。
在这个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井喷式发展的时代,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研员作为学科引领者,不仅在本学科领域上做“领头羊”,还要不断接受时代的挑战,熟练掌握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将信息技术与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度融合,主动引领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