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感恩教育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5

钟义民

近年来,由于社会及网络不良思潮的侵蚀,感恩这一中华传统美德饱受冲击。特别是在学生群体中,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我认为,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教师的言行,将会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位学生。教师在感恩教育中,与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空洞说教,不如以榜样示范带动学生。那天,我在上完课走下讲台时,一不小心崴了脚,而这时学生们也正准备到教室外活动,就在那一瞬间,走在最前面的一位学生立即冲上前一把扶住我,这才让我免于摔倒。对此,我非常感动,并真诚地对他说了声“谢谢!”其他同学也非常热心地上前询问,同时也赞扬了那位身手敏捷、乐于助人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扶我的学生以前在其他同学印象中是一位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后来这位学生在周记上这样写道:“正是那次事件中老师的真诚感谢和同学的赞许目光,让我享受到了助人的快乐,使我重拾起自信,重温起做个好学生的愉悦与自豪。”他还承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乐观面对,因为他相信总会有好心人相助。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无需天天说教,只需通过一两件看似极为平常之事,以教师的言行做出榜样足矣。

二、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时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使学生在感恩实践中养成感恩习惯。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特定或传统节日渲染感恩教育。如:结合特定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三八妇女节等,开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主题为“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之爱、教师之辛劳;结合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感恩实践活动等。教师要利用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感恩实践体验活动,有效地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强化感恩意识。其次,举办班级感恩故事会。我们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感恩”的故事,然后在班级举办的故事会上说出来,让同学们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爱,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第三,鼓励学生写感恩信。学生写感恩信,大都能将心底的真挚之情和感激之意蕴涵于字里行间。此外,可以要求学生主动为父母“减负”,让学生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在特定的节日里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等。

三、学科教学进行情感渗透

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形成感恩的习惯和意識。如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以告诉孩子们“生养”人类的是地球母亲;教学《黄河魂》时,可让学生们心潮澎湃地想象祖国母亲河的伟大;课文《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信心的病重的母亲等,都能给学生深刻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教育。同时,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学科教学可与情感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创设情感环境、人际环境和活动情境以及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多向折射心理场,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情感活动促进、优化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注重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运用角色转换原理,让学生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理解角色,用情感方式去渗透感恩教育。此外,教师可组织以“亲情”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和感恩教育。

总之,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要用系统的、持续的、多元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