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时间:2024-05-05

刘月升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开卷有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可见,读书光靠课内区区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结合阅读活动实践经验,本人想来谈谈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从而发挥课外阅读指导应有的作用。

一、保证有书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我们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我们应努力营造书香校园,除了开设必备的图书阅览室,还可以在走廊墙壁出读书专刊,悬挂科学家、文學家、教育家的画像,书写名人语录,学校也可举办系列活动。在教室内也可设置图书角,建立小图书库,图书库可由师生共同捐献,资源共享,利用教室板报进行读书展示,推荐阅读数目,让全班都关心阅读,形成“群体阅读”风气,创建班级浓厚读书氛围。

其次,作为学生的基本生活区——家庭,其读书氛围也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认识,逐步帮助学生开辟家庭小书橱,让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与书为伴,以书为趣。另外教师也应劝导家长多读书,读好书,并在家中形成相应的学习氛围。相信孩子们在浓郁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中,定能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保证读好书,开展读书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局限在语文课堂里,而应改变应试教育的落后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阅读课外书。学校要向学生开放图书室,让学生能到图书室里去借书看,从而发挥图书的作用。班级组建图书角,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共享图书。

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读物,让学生读好书。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加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结合,配合所学教材来推荐读物。

还有个捷径就是学科间的融合。语文教师应主动与其他科任教师配合,通过开展学科综合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进入搜索阅读状态,效果会很好。

有了这个保障,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开展多种形式读书活动了,让学生不断获得课外阅读成就感,这是激发学生保持课外阅读动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语文课而言,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亦可以根据读物内容排文艺节目等方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以采取“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可以是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可以是学生在读故事比赛中的录音带,可以是学生自制的小小故事绘画作品(即将看过的文章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还可以是学生模仿好句仿造的句子和小段落。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扫除将来作文和语言应用的难题。

三、保证好好读书,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外阅读没有自觉性和持久性,很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只负责忙两头,一头是推荐读物,一头是负责检验成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定时定量。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然后认真按照计划执行,每天的课外阅读不少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阅读量。

掌握方法。刚开始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程序,即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读边看边想,并把疑难和重点作符号圈点,阅读全书后再清理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作读书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然还有精读、略读等的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扶放相结合,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责任编辑 李少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