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4-05-05

陈民聪

传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育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缺乏联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评價体系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只有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创新学习,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电子技术课程教育创新力度,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新生活,创造世界。

一、实施创新的课堂教学

(一)注重启发式课堂教学

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既要向学生多提问,也要让学生多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三极管放大特性”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音乐门铃的制作。在制作时先不接三极管,门铃只能发出很小的响声。此时,引导学生带着“如何提高音量”这一问题去学习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完成理论讲解之后,让学生在电路中接上三极管放大电路。学生对三极管放大特性产生了感性认识,再设计一些简单的故障让学生去排除,使他们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存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

1.加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实践、轻理论;抓基础、促提高。职中生具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公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的策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中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2.重视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具有一定的趣味及实用意义,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3.注重实验内容的层次性和创造性

结合电子实验课的专业特点,根据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教师每节课多准备几个电路,不断设计一些综合性、创造性的课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让能力高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开展发明创造。我校学生自行开发的家庭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广州市中学生小发明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

二、采取创新的作业模式

这种作业模式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将过去只进行定量的理论计算的作业形式,改为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物电子制作。

(一)制订作业计划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好详细的计划。在每学完一个较难的知识点或典型电路之后,安排一项实物作业。与传统的作业模式相比,实物作业要突出“新、精、活”的特点。“新”,激发学生兴趣;“精”,减轻学生负担;“活”,提高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补充原作业模式的不足。

(二)布置实物作业

教师在完成课堂讲解之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向学生布置实物作业。如“晶体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该电路是晶体二极管的应用电路,教学大纲要求熟悉整流滤波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计算。作业题目可以这样给出:根据所学原理,(1)进行整流滤波电路的实物制作。(2)根据实物分析其工作原理。(3)根据所给数字进行测量。(4)根据公式进行计算。(5)将测量与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完成作业需经过动手实践、理论分析、测量运算、结果分析几个环节,这对他们提高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能力很有帮助。

(三)做好辅导工作

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引导、启发、咨询和指点。通过辅导,解决他们的疑难,同时便于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在学生完成实物作业之后,应及时进行批改和评分。纠正存在的问题,肯定成绩并给予鼓励。

三、运用创新的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中采用“无失败技能考核”模式,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明确考核目标,给予足够的考核机会,只记录学生的最佳考核成绩,并作为最终评价。该考核模式主要应用在技能考核中,在学期成绩中应加大技能考核成绩战中成绩的比例,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学生。

责任编辑钱昭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