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小学生器乐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5

叶绿梅

在小学器乐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好动天性往往会使课堂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孩子们的心思引领到器乐活动中来,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多年的器乐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著名文学家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在器乐入门教学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器乐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良好的开端,师生的互动就会更加和谐,器乐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这些年来,在日常的器乐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护乐器习惯。如在陶笛吹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次使用陶笛时都要轻拿轻放,吹奏前将陶笛的挂绳挂到脖子上,防止失手摔破。吹奏后要用纸巾或干净的布擦干净陶笛,再放入布袋里。

看手势和辨别节奏指令的习惯。从第一节陶笛课就开始训练学生当老师双手作出指挥的准备手势时即表示开始准备演奏,老师双手握拳即表示停止演奏。

静心聆听和认真练习的习惯。学期初,先和学生一起定下课堂评价标准:规定每节课的平时成绩为5分,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5-6人,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在聆听别人演奏时:有1个人说话或吹乐器发出声音就扣小组1分,整组做到仔细聆听加1分;自由练习时:有1人不认真练习的扣小组1分,整组认真练习的加1分;课堂上要求练习的练习曲,整组会吹的加2分;课堂上全组同学积极参与表演或回答问题的加1分;课前提早5分钟到音乐室,专心练习吹奏陶笛的加1分。

二、循序渐进求同策略

器乐教学是一个由易到难的漫长过程。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坚持下去。要求过高、过急,进度过快都会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吃力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基本指法和吹奏技巧要领掌握不好,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效果也难以提高,甚至导致失败。学快一些、多一些当然好,但必须以全班大部分学生掌握为前提,真正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课堂器乐教学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一个学期后更为明显。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基本掌握陶笛的演奏方法,在入门教学时必须放慢教学进度,稳扎稳打。老师要密切关注班里学习能力最弱的那几个学生,多抽时间个别辅导。当他们能演奏基本音阶或演奏几首简短的曲子时,他们就会对陶笛学习产生兴趣,就不会成为课堂上无所事事或捣乱的人。

器乐入门教学安排,必须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并跟上进度。有时候学生做不到时,切不可着急,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练习。学生经过努力并能吹出乐曲,在享受到音乐美妙的同时,也会对器乐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因材施教分層策略

1.难度分层

基础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器乐教学中不要用统一要求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而是要降低难度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对于学困生,要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层次。

2.评价分层

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分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学困生的这种需求就更为突出,课堂中他们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即使这些学困生跟不上大家的脚步,也要先肯定有价值的部分,或表扬他勤于思考,或表扬他们勇气可嘉,想方设法挖掘他们的优点。对于成绩不好、纪律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特点,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让其感到自身的价值、参与的乐趣,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因被否定而出现沮丧感。对于陶笛吹奏的学习,要声明,不管学生达到了哪一层次,只要完成了这次吹奏的任务,就应该表扬。

四、互帮互学结对策略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优生总是能很快地把问题解决,而部分学困生却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了学优生与学困生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让学优生来帮助、监督、引导学困生,加强双方的课内课外的互动。在音乐课堂上学优生不仅可以帮吹陶笛,还可以帮唱、帮演、帮拍节拍或打节奏等。这样在学优生带领、影响下能更好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优生也在帮助他人中锻炼了才干,提高了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责任编辑黄博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